今天上午,市城管執法總隊對南京路步行街部分商場、酒店進行垃圾分類“突襲”。在第一百貨、上海世貿國際廣場、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的垃圾清運區,各種顏色的垃圾桶內混裝着各類垃圾。依據2014年出臺的《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兩商場和一酒店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設置分類投放垃圾桶和標識,城管執法部門對物業開具了限期整改通知單。

  >

  上圖爲第一百貨一裝着溼垃圾的垃圾桶。按照相關規定,咖啡色垃圾桶投放溼垃圾。

  第一百貨:各色垃圾桶內混裝垃圾

  上午,周到君隨市城管執法總隊率先來到南京路步行街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在商場垃圾清運區,從各商戶拖運過來的垃圾桶集中在此。只見,垃圾桶有綠色、黑色、咖啡色等各種顏色,垃圾桶上沒有任何“幹垃圾”、“溼垃圾”等文字或圖形標識,讓人無法識別桶內投放的哪一類垃圾。

  第一百貨垃圾清運區的各種垃圾桶。

  執法人員指着一個垃圾桶問物業負責人,“裏面裝的哪一類垃圾?”

  物業負責人答:幹垃圾。

  執法人員打開垃圾桶,用工具撥開黑色垃圾袋,只見裏面裝的是剝下來的玉米殼等溼垃圾。

  物業所稱的幹垃圾桶內,裝的是剝下來的玉米外殼。

  此情此景之下,物業負責人對執法人員及媒體解釋,垃圾分類條例要7月1日才實施,目前他們已經對各商戶進行過垃圾分類宣傳,如果商戶不分類,他們也會安排專人在垃圾清運區進行二次分類。此外,分類垃圾桶也已經在採購過程中。

  該物業負責人介紹,第一百貨現有40多家餐飲商戶,均各自和環衛清運企業簽訂垃圾清運協會,繳納垃圾清運費。因此,物業管理部門不清楚整個商場每天到底產生多少桶垃圾。

  城管開具整改通知書。

  世茂國際廣場和世貿皇家艾美酒店:垃圾桶是擺設

  隨後,周到君又跟隨執法人員來到上海世茂國際廣場和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的垃圾清運區,兩家使用的是同一個垃圾清運區,位於地下車庫。

  走進地下車庫,又見到了綠色、黑色、咖啡色等各種顏色的垃圾桶,桶上也不見“幹垃圾”、“溼垃圾”等文字或圖形標識,卻有“酒”、“泥”、“色”、“夯”等字,不知何意。

  世茂國際廣場垃圾清運區的各種垃圾桶。

  城管執法人員指着幾個垃圾桶問,“裏面裝的什麼垃圾?”

  物業負責人答,“幹垃圾。”

  執法人員用工具夾起垃圾桶底部的幾隻紙袋子,裏面混雜了些許剩菜剩飯。仔細觀察這幾個垃圾桶,桶底、桶壁上沾着剩菜剩飯等溼垃圾,顯然是長期投放溼垃圾、未沖洗乾淨留下的痕跡。

  這是物業所謂的幹垃圾桶。

  由於是中午11點左右,各餐飲商戶的溼垃圾還未拖運到地下車庫,因此,清運區未發現過多溼垃圾。

  不久,一名保潔人員拖運下來一桶垃圾,城管執法人員上前查看,同樣發現垃圾桶內混裝着各類垃圾。經城管執法人員再三詢問,保潔人員告知,這桶垃圾來自世茂皇家艾美酒店的後廚,在後廚沒有垃圾分類。

  來自世茂皇家艾美酒店後廚的垃圾。

  在一處牆壁上寫着“可回收垃圾站”中英文字樣,並有紙類、塑料、瓶罐三種分類,配着文字“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前面擺着紅色、綠色、黑色三個垃圾桶,垃圾桶蓋上已經積了一層灰,桶向外的一側上均寫着“酒”,周到君把三個桶都轉了一面,上面都貼着“可回收物”標識。物業負責人承認:這些是擺擺樣子。

  所謂的垃圾回收站

  周到君把桶一個個翻轉過來。

  一個垃圾桶要350元,商戶捨不得?

  在執法檢查中,一名物業負責人也向周到君倒了一些苦水。

  他說,集中到商場垃圾清運區的各種垃圾桶都是各個商戶自行購買的,每個垃圾桶要350元左右,在從樓上拖運到底樓以及環衛作業車清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要損耗,最終損壞,不得不換新。

  此外,各商戶爲了減少垃圾清運費支出,每天能少報幾桶就幾桶。

  而上述這些問題,物業目前並沒有權利、強大的措施來進行管理。

  城管執法人員在進行檢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此前執法並非無依據

  在近期跟隨城管執法人員的檢查中,周到君發現,無論是商場、小區或者其他單位的物業管理公司,甚至有的居委會,都認爲《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今年7月1日起才實行,也就是說在這之前不設置分類投放容器、不分類投放垃圾是不違反規定的,沒什麼大不了。

  實際上,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之前,本市於2014年出臺了《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管理辦法》,該《辦法》已經對垃圾四分類的要求、分類投放容器的設置、不按規定設置分類容器的處罰等作出了規定,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有較多相同之處。在7月1日之前,城管執法部門主要就是按照《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管理辦法》來進行執法的。

  對於單位垃圾分類這一塊,2017年也有過新的規定。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主要實施範圍是公共機構和企業。

  2017年3月上旬,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佈《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明確2017年起上海全面實行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若單位生活垃圾不分類則不予收運。各單位在每年第一月內(新開業單位應當在開業後七日內)進行生活垃圾處置申報,按實申報單位生活垃圾產生情況。然後,單位所在區綠化和市容管理機構(部門)將依據單位性質,審覈單位申報的各類生活垃圾產生情況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並提供分類後各類生活垃圾清運處理服務。若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開展有效,依據區內收費減免政策,可減免部分垃圾處理費。對拒不執行單位垃圾分類容器設置、垃圾分類源頭投放管理的,將移交城管執法部門予以行政執法處罰。

  針對第一百貨、世茂國際廣場、世茂皇家艾美酒店的情況,城管部門當場開具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相關單位限期整改。其中,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限期1天之內整改完畢;未按規定設置分類投放容器限期3天內整改。城管執法部門屆時將上門複查整改情況,若拒不整改的,將開具處罰通知書。

  城管執法部門開具的整改通知書。

  市城管執法總隊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存在分類收集容器設置不合理、分類標識不規範、垃圾箱房管理薄弱、分類實效不明顯等問題,實際推進速度較爲遲緩,推進力度還不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