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還沒到,安踏已經打算要剁手了,這次還拉上了方源資本。

9月12日,國內體育用品老大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下稱「安踏」)在港交所公布了一則足以震驚整個體育用品界的「內幕消息」。

該「內幕消息」稱,安踏已連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方源資本,向芬蘭高端體育用品巨頭Amer Sports Corporation(下稱「Amer Sports」) 發出收購要約,擬以40歐元/股的價格現金收購Amer Sports全部股份。請注意,是「全部股份」,而不僅僅只是要個「控股權」或「控制權」。

能否跨過90%以上通過率的坎

不知道Amer Sports?

沒有關係,你一定知道「始祖鳥」!

就是那個s貴s貴,人送外號「戶外服裝里的愛馬仕」的始祖鳥。

Amer Sports就是始祖鳥的母公司。

公告一出,儘管境內主流財經商業媒體報道寥寥,但這則「內幕消息」足以成為今年乃至更長時間內全球體育用品界最引人注目的一起併購案,也在業內引發了諸多討論。

就潛在的收購金額來說,簡要算一筆賬:以Amer Sports現有除庫存股後的1.167億股的股本計算,40歐元/股的收購意向價總計需要46.68億歐元,約合54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約371億元,摺合港幣在420億元左右。截至9月18日收盤,安踏的總市值在930多億港幣。

這麼大手筆的收購,收購資金來源成為關注焦點之一。安踏2018年中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安踏擁有現金及等價物合計約69.33億元,這還不到此次收購所需現金的1/5。假設安踏想要實現對Amer Sports的絕對控股(按照安踏持股51%,方源資本持股49%計算),安踏至少還需要額外融資120億人民幣左右。

當然,截至目前一切都還只在想法階段,甚至可以說只是安踏的一廂情願。要完成此次收購,不僅需要監管審批通過,還需要得到90%以上Amer Sports已發行股東(在完全攤薄基礎上)的認可。「90%」以上的通過率,對於安踏與方源資本而言,無疑是一道需要邁過的坎。據Amer Sports2017年年報顯示,持有10萬股以上的股東有58家,持股比例共計81.3%,其第一大股東Keva持股比例為4.62%。這一串數字意味著Amer Sports股權結構較為分散,這在給安踏提供了潛在收購機會的同時,也使得收購談判的難度大大增加。

可以回憶起的一個類似的故事版本是,安踏此前也曾被熱炒想收購橫跨時尚與體育界的彪馬(PUMA)品牌,但最終失之交臂,最終開雲集團的股東出手買下了開雲集團持有的彪馬股權。

作為戶外運動愛好者心目中大神級的公司,除卻始祖鳥外,Amer Sports 旗下還擁有Salomon 薩洛蒙、Atomic 阿托米克、Suunto 頌拓等多個口碑極佳的戶外、極限運動服飾、鞋履、配件品牌。這些品牌雖然大眾知名度不高,但在細分領域早已經擁有了一批忠實粉絲。特別是伴隨著近幾年國內中長跑和戶外越野的興起,2010年左右在國內還非常小眾的始祖鳥、Salomon、Suunto等,目前已經成為眾多人的心頭好。

安踏需要一個「新的故事」

關於安踏緣何一下子鍾情Amer Sports,可能的解釋理由如下:一是,安踏要想成為一家比肩阿迪達斯、Nike的國際公司,單純依靠內生的成長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這也是為何這幾年安踏在跨國收購上緋聞不斷的原因所在;二是,從品牌和業務的協同上,Amer Sports在全球戶外山地裝備市場的中高檔定位,對安踏現有品牌可以說是一個有力的補充,能夠擁有Amer Sports中高端品牌不僅能夠對安踏產品品類進行完善,也是對高端消費人群進行拓展的有效手段;三是,如果從單純的市值管理角度考慮,安踏已經走到了一個顯見的瓶頸期,在傳統運動服裝領域,未來增長乏力,能維持原有份額和利潤情況已屬不易,而重點發力的安踏 Kids等板塊也未達預期,因此也需要一個「新的故事」,來滿足市場未來中長期的想像力。

公開資料顯示,安踏品牌始創於1991年,於2007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從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來看,「國內體育用品老大」的名號安踏當之無愧。

據安踏2018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收入為105.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1%。破百億的數據也刷新了國內體育品牌半年度最高營收的歷史記錄。在凈利潤上,安踏更是以26.89億元的成績躍居李寧、361度、特步凈利潤總和之上。

數據來源:相關公司的公告

出色的業績表現與安踏近年來「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打法有著重要關聯。以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為聚焦點,公司逐漸開拓了包括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DESCENTE、SPRANDI、 KINGKOW、KOLON SPORT等多個品牌。其中FILA、SPRANDI、KINGKOW就是收購的重要成果。

儘管這是個震驚行業的大想法,但資本市場似乎依舊對安踏的心存疑慮依舊。此前在中報發布當天,儘管數據看起來尚可,但安踏股價大跌10.10%報收36.5港元/股,創下近兩月來股價最低點。而在擬對Amer Sports發起要約收購公告發布當日,安踏股價也下跌逾9%。

2018年年初,就一直有安踏要向彪馬出手的流言傳出,如今公告發布,大家才知道安踏真正的標的原來是Amer Sports這家芬蘭體育用品巨頭。在2018年半年報中,安踏明確表示將持續物色國際體育用品品牌的收購及合作機會,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回報。此次瞄準的Amer Sports或許就是安踏物色已久的對象。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已經相對成熟的體育用品領域,培育新品牌周期長、見效慢、風險係數也高。直接併購已經有一定市場基礎的品牌才是更為穩妥的做法。這也是安踏縮短與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知名品牌差距的有效路徑。

一個值得注意的時點是,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還有3年時間,距離下一個體育產品的消費熱潮也只有3年的時間。安踏能夠在這之前完成收購,並配置規劃好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方陣嗎?安踏距離「世界的安踏」還有多少路程?

而對小編這樣的消費者來說,更關心的問題實際上是,如果安踏拿下始祖鳥的母公司後,「戶外服裝里的愛馬仕」會不會不用再那麼貴了;而對那些穿著始祖鳥跑EMBA戈壁挑戰賽的大小土豪們來說,如果收購成功了,那時還會用「安踏牌始祖鳥」來小小地裝一下逼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