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望遠鏡即「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首批巡天光譜數據正式對全世界發布。

LAMOST是我國自主創新研製的中星儀式主動反射施密特望遠鏡。LAMOST創造性地應用主動光學技術,實現在觀測中鏡面曲面連續變化,突破瞭望遠鏡大口徑與大視場難以兼得的瓶頸,通光口徑最大4.9米(工程規模相當於8米望遠鏡),視場直徑最大5度,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光譜巡天望遠鏡,也是世界上新型的、可以實現10米以上更大口徑的大視場望遠鏡的最好方案。LAMOST大視場的焦面上可容納4000根光纖,每次觀測可獲得多達4000個天體的光譜,是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2012年9月,LAMOST啟動正式巡天觀測,2013年6月完成了第一年巡天觀測任務。第一批數據集(Data Release 1,DR1)包含有220萬條光譜,其中信噪比大於10的恆星光譜172萬條,已超過目前世界上所有已知恆星巡天項目的光譜總數。在DR1發布數據中,還包括一個108萬顆恆星光譜參數星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恆星光譜參數星表。

天文學家已經利用LAMOST DR1數據取得了一些較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在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區域內新發現近2000顆類星體;發現了300多顆白矮星;發現28顆白矮—主序雙星;從157顆天琴RR變星中探測到了3顆天琴RR變星存在超高聲速激波現象;新發現了50顆貧金屬恆星;對LAMOST大樣本光譜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銀盤上方的恆星正在遠離銀河系中心運動,並伴隨著沿盤向下運動的趨勢;美國合作者利用LAMOST DR1數據發現了一顆超高速星。

LAMOST第一期光譜巡天計劃在5年時間裡獲得超過500萬條高質量的光譜,海量的光譜數據將成為「數字銀河系」的重要基石,對於研究銀河系的結構、運動、形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此次對全世界公開發布LAMOST DR1數據,表明中國大型巡天望遠鏡所獲得的大規模海量數據將被更多的國際天文學家所使用,充分顯示了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自主創新能力。

摘自《科技日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