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1 16:54

抓住格律詩的三要素:平仄、押韻、對仗 要能使學生真正掌握詩詞格律知識,作為教師要能教好這一部分內容,其實關鍵只有兩個:首先要熟記平仄格式,其次要會辨別具體字的平仄。 (一)律詩的平仄格式可分三點來對學生進行講授。即 1、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及其來歷: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①仄仄平平仄 a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a(實際上都等於是在五言句式前面加上 ②平平仄仄平 B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B 兩個平仄相反的字,就構成七言格式。) ③平平平仄仄 b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b ④仄仄仄平平 A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A 五言的四種句式又可以看作是先由四言構成: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這兩種四言式增加一字就構成了五言,構成的辦法是「前加相同後相反」。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前面加一個平仄相同的字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後面加一個平仄相反的字,不能出現三平調,所以加在後面的要相反。 2、必須符合「對」和「粘」的要求,以達到平仄有規律的交替變化。 「對」的要求體現了一句詩中平仄的交替變化,而「粘」的要求又使上下聯之間有了一定的聯繫。寫出了第一聯也就不難按照「粘」的規則寫出第二聯、第三聯和尾聯。 3、在不「犯孤平」和出現「三平調」前提下,可以按照所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在每句一、三或五字的位置上靈活變通,可平可仄。但二、四、六字則不能通融,該平就必平,該仄就要仄。因此,「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是不完全正確的。它固然指出了格律詩的一三五字位置允許平仄靈活,但未強調不得出現三平調和不許犯孤平。可從分析教材中的五言格律詩、七言律詩中的平仄格式以及一、三、五字上有的加圈有的不加圈,來進一步講清這問題。 ---------------------------------------------------------- 對具體字所屬平仄的辨識,這是最重要也困難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字在中古時期所屬平仄的識別——一定要突破這個難點,否則詩詞格律部分將永遠無法掌握!有多種識別方法: 1、 利用方言識別中古平聲字。 因為粵方言中的幾種次方言(廣州話、客家話、潮汕話等)都還保留著入聲字,同時也保留著陰平和陽平兩種調類。由於這些方言中的入聲字並未與平聲相混,因此只要認識了陰平和陽平兩個聲調的代表字,則與它們同調的就都是中古的平聲字了。例如,凡是與廣州方言中讀「詩、時」「花、華」二字同聲調的,就都是古代平聲字。 2、 利用方言識別古入聲字。 有的學生可能識別方言調類的能力差些,一時不易掌握以平聲代表字類推的辦法。則可教他們利用識別入聲字來檢驗現代漢語中讀平聲的字是否是真正的中古平聲字。因為現代普通話中的陰平、陽平字,除了從中古的平聲演變而外,還混入了古代的入聲字。而這些字是不能視為平聲的。如果能把這些字從現代的陰平、陽平字中識別出來,則其餘的自然就都是真正的中古平聲字了。學生們的現代漢語語音都較好,識別現代漢語中的陰平、陽平聲調較容易,又由於粵方言中無論是廣州方言,還是客家方言、潮州方言都保留著中古的入聲調類,依調類推,用方言識別入聲字是不困難的。例如: 廣州方言的6個(實際是9個)調類: 名 稱和調 值 陰平55陰入15 陰上35 陰去33中入33 陽平21 陽上13 陽去22陽入22 調 號 1 2 3 4 5 6 例字 詩色 史 試錫 時 市 事食 從表中可看出:凡是與「詩」、「時」同調類的字就都是中古的平聲字,否則就都應歸到中古的仄聲字中。 -------------------------------------------------------- 還可以用一中所謂「八聲調法」來類推某字所屬調類。即 陰 平 陰 上 陰 去 陰 入 陽 平 陽 上 陽 去 陽 入 詩 史 試 色 時 市 事 食 升 醒 性 ○ 成 ○ 盛 蝕 淹 掩 厭 饁 嚴 染 艷 業 央 鞅 怏 約 陽 養 讓 若 煙 演 宴 噎 言 峴 現 熱 英 影 應 益 仍 ○ 認 翼 空 孔 控 哭 紅 ○ 哄 酷 崧 聳 送 叔 崇 ○ ○ 熟 風 俸 諷 福 馮 ○ 奉 服 安 ○ 漢 渴 寒 旱 汗 曷 淵 苑 怨 ○ 元 遠 願 月 堪 坎 勘 洽 含 頷 撼 合 心 審 沁 濕 岑 ○ 甚 拾 音 飲 蔭 邑 人 荏 任 入 所謂「類推」,指的是熟悉上表以後,遇到表外的字,也按照這種音調讀去,以判斷出它的聲調。如「器」,可以念出「嬉、喜、器、悉」,則知「器」為「陰去」即去聲字,如「谷」,則念出「工、拱、貢、谷」則知其為入聲字了。當然,這是用廣州音為準,熟悉以後也可幫助自己判斷廣州話的發音是否準確了。

有人說,廣州話實際是九個聲調,還有中入字,為什麼沒列出呢?這是因為中入字不多,常見的僅「客、炙、赤、撇、潑、抹、闊、括、茁、撮、雪、決、鴿、壁、臂、劈、踢、錫、喫、蹠、八、法、刮」這二十來個,死記住它們也就可以了。八聲調法主要強調陰陽相配,四聲各分陰陽而形成八個音,更加便於誦讀。 客家話也有6個聲調,見下表: 梅 縣 話 聲 調 普 通 話 聲 調 例 字 陰平44 陰 平 花家多張 上 聲 馬買領語 陽平11 陽 平 華爬狂常 上聲31 上 聲 擺鬥比米 去聲52 去 聲 教帝罵浪 陰入21 陰 平 八託七 陽 平 橘覺足 上 聲 百曲脊 去 聲 澀率魄 陽入4 陽 平 拔石協讀 去 聲 獵業玉獲 注意,從上表可以看出:客家話讀陰平的,不一定都是古代的平聲字,因為它還包括了古代的上聲字在內。要從陰平中把普通話的上聲字挑出,剩餘的就都是中古平聲字了。至於客家話讀入聲的,倒可以肯定它們也都是中古的入聲字。 潮汕話也有八個聲調,見下表: 陰平33 陰上53 陰去313 陰入1 陽平55 陽上35 陽去11 陽入5 詩 始 世 薛 時 是 示 蝕 分 粉 奮 忽 雲 混 份 佛 窩 襖 奧 呃 蠔 臥 哦 學 頒 板 扮 北 房 棒 辦 縛 冬 黨 蛋 靼 同 盪 洞 達 刀 短 倒 桌 逃 在 袋 奪 低 抵 帝 滴 池 弟 治 碟 獅 虎 豹 獺 魚 蟹 鱟 蠐 3、 利用普通話讀音識別平仄 首先,要懂得古今四聲的對應關係,即下表。 平仄關係 平 聲 仄 聲 中古四聲 平 聲 上 聲 去 聲 入 聲 ↙↘ ↓ ↓ ↘ 現代四聲例字 陰平江香薛約 陽平詳聾學竹 上 聲養黨訪卜蜀法 去 聲樣對淚洞似卉肉沃質沒閱 注意:薛、葯、學、竹、卜、蜀、法、肉沃質沒閱均為古代入聲字;洞、似、卉本古代上聲字。 從表中箭頭可看出,如果普通話裏讀上聲或去聲,則可毫不猶豫地確定它是中古的仄聲字。中古的四聲到了現代,平聲一分為二,而仄聲中有部分中古的入聲字卻跑到現代的陰平或陽平裏去了。也就是說,單靠普通話讀平聲就認定它是平聲字就不一定正確了。所以就還要把混入普通話平聲中的入聲字識別出來。剩餘的則是真正的平聲字了。那麼,怎樣識別古代的入聲字呢? -------------------------------------------------------- 古代入聲字的方法 (一) 由b、d、g、j、zh、z這七個不送氣聲母所構成的陽平字(也叫「第二聲調」的字)都是中古的入聲字,例如: b 拔、跋;勃、渤、博、薄、泊、駁、箔、伯、帛、舶;別、蹩;白、雹 d 答、妲、怛、達;得、德;掇、奪、鐸;笛、迪、敵、嫡、狄、鏑;獨、讀、犢、櫝、瀆、毒

g 革、葛、閣、格、隔;國、摑、幗、虢、馘 j 莢、頰、鋏;集、輯、急、級、汲、疾、吉、即、極、脊、籍;局、桔、菊、掬、鞠、局、鞫、跼 zh 閘、扎、札、鍘、霅;折、哲、輒、蟄、謫、磔;酌、斫、濁、涿、啄、琢、焯、濯、著;執、職、直、埴、躑、植、侄;逐、築、舳、燭、竹;宅、翟;軸、妯 z 雜、砸; 則、舴、責、擇、澤、嘖、幘;昨;卒、鏃、族、足 (二)由zhuo、chuo、shuo、ruo、fa、fo、la、ye、ce這九個音節組成的字,不論現在 讀什麼聲調,除極個別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zhuo 拙、卓、涿、捉、著、酌、灼、斫、焯、琢、啄、濁、濯、擢、鐲 chuo 綽、戳、輟、啜 shuo 說、爍、鑠、朔、槊、碩 ruo 若、弱、箬 fa 發、乏、伐、筏、閥、罰、法、發 fo 佛 la 蠟、辣、拉、臘、垃 ye 葉、噎、咽、業、掖、頁、腋、曄、謁、液、腋(注意:「椰、耶、爺、也、野、冶、夜」等字除外,它們不是入聲字!) ce 測、策、冊、廁、惻 (三)韻母是「—ue」的字,除極其個別者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nue 虐、瘧 lue 略、掠、劣 jue 決、覺、絕、厥、抉、掘、倔、訣、爵、譎、噘、噱、钁 que 卻、確、闋、雀、鵲、愨、炔、缺 xue 學、雪、血、穴、薛、謔、削、踅 yue 月、曰、越、約、閱、嶽、悅、刖、鉞、粵、瀹 (四)韻母「—ie」與聲母b、p、m、d、t、n、l相拼,所產生的字也絕大多數都是入 聲字。例如: bie 鱉、憋、別、癟、蹩 字也都是入聲字;「甲」是入聲字,那麼,可推出「閘、押、匣、狎、胛……」等字也是入聲字。 pie 撇、瞥、苤 mie 滅、蔑、篾、乜 die 疊、諜、迭、跌、蝶、牒、垤、喋、耋(「爹」除外,它非入聲字) tie 鐵、貼、餮、帖 nie 捏、聶、鎳、嚙、孽、涅、隉、櫱 lie 列、烈、裂、劣、趔、捩、咧、埒、獵、裂、冽、躐 (五)普通話中有兩個讀音,但又沒有意義上的區分的字,大都是中古入聲字。如「色、 剝、血、殼、角、薄」等在普通話中都有兩讀,但意義相同。它們都是入聲字。 (六)利用諧聲偏旁也可幫助確定入聲字,例如: 「出」是入聲字,則可斷定「屈、茁、倔、詘……」等以「出」為聲旁的字也都是入聲字。「夾」入聲字,則「俠、狹」亦必入聲字;「各」是入聲字,則「胳、擱、貉」皆是; 「合」是入聲字,那麼,可知「恰、洽、答、鴿、塔……」等以「合」為聲旁的利用現代讀音來識別 (七)還可利用排除法去掉一些不可能是入聲的字,這樣,入聲字的範圍也就相對小些 了。例如: 1. 因為入聲字都是中古以[-p](-b)(如「及、鴿、鴨」)、[-t](-d)(如「法、鐵、八」)、 [-k](-g)(如「則、尺、錫」)等塞音結尾的字,語音變化的結果,使這些塞音韻尾脫落,於是現代漢語中,所有的中古入聲字都是母音結尾的字。那麼,現代漢語中所有的以輔音結尾的字,也就是以-n和-ng結尾的字,都可以肯定它們不可能是入聲字。此外,廣州話裏還有個以-m結尾的輔音,如「天陰」的「陰」、「心情」的「心」等字,都不可能是入聲字。 2. 現代漢語中「zi、ci、si」這三個音節的字,是沒有入聲字的,雖然它們是以母音-i 結尾,但它們這幾個音節構成的字(無論四聲)都不會是入聲字。

3. er和wei(作韻母時寫作-ui)音節也沒有入聲字。 因此,看到「資、姿;呲、慈、辭、詞;絲、司」或者「兒、餌、威、微、輝、規、推、 虧、葵、追」等字,也可毫不猶豫地斷定它們不可能是中古的入聲字。 (八)以上方法都解決不了現代讀平聲而又較常見的百餘個入聲字: 八、搭、塌、邋、插、察、殺、煞、夾、俠、瞎、轄、狹、匣、黠、鴨、押、壓、刷、刮、滑、猾、挖、蜇、舌、鴿、割、胳、擱、瞌、喝、合、盒、盍、曷、貉、涸、劾、核、缽、剝、潑、摸、脫、託、捋、撮、縮、豁、活、切、噎、汁、織、只、擲、濕、蝨、失、十、什、拾、實、食、蝕、識、石、劈、霹、滴、踢、剔、屐、積、激、擊、漆、吸、息、媳、昔、席、錫、檄、覡、揖、一、壹、撲、匍、僕、弗、紱、拂、福、蝠、幅、輻、服、伏、茯、督、突、禿、俗、出、蜀、窟、哭、忽、惚、斛、鵠、屋、屈、詘、曲、戌、拍、塞、摘、拆、黑、勺、芍、嚼、粥、妯、熟 ------------------------------------------------------- (二)格律詩的押韻 標準:詩韻(平水韻)。見教材P1670頁所附「詩韻常用字表」,特別注意其中的平聲部分。 位置:偶數句句末,如果首句入韻則在第一句末增加一個韻腳字。 要求:同一首詩必須一韻到底,不許換韻、不許出韻。 由於前面已經有詳細的名詞解釋,這裡就不必再重複了。 (三)格律詩的對仗 要求:詞性相同、句式相同、平仄相反。不能用同字相對,要避免合掌對。 位置: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尾兩聯可對可不對。如果尾聯對仗多用流水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