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蘋果不按常理出牌,連續三天在官網發佈新款硬件產品,開了行業先河,這一切都是爲了3月25日晚上的蘋果春季發佈會讓路。

綜合媒體消息來看,蘋果大概率會召開史上首屆沒有硬件新品的發佈會,將主推視頻流媒體服務和新聞訂閱服務,其中,視頻流媒體服務將融合傳統視頻媒體平臺原創內容和訂閱服務。

這表明蘋果發展的重心正在從硬件轉移到軟件服務。

蘋果越來越倚重軟件服務

作爲盈利能力最強的科技公司,蘋果設計出衆多硬件產品,硬件多年來都是其營收支柱,其中iPhone盈利能力最強,拿走了手機市場90%以上的利潤。

不過近年來,iPhone創新乏力,銷量日趨低迷。2018年四季度財報顯示,蘋果當季營收爲843.1億美元,淨利潤爲199.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0.65億美元下滑0.5%,iPhone在中國、日本和歐洲市場銷售額均出現下滑,尤以中國市場銷售額下滑最爲劇烈,同比降幅高達27%。

這樣的情況下,蘋果對軟件服務收入越來越倚重,去年四季度,包括Apple Music 、AppStore和iTunes等服務在內的軟件服務營收爲108.75億美元,同比增長19%,成爲僅次於硬件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去年秋季,蘋果發佈三款iPhone,市場反響差強人意,蘋果公司不得不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裏多次降價,以提振低迷的銷量。現在蘋果的境況正雪上加霜,手機市場整體萎縮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有限的市場爭搶更加激烈,華爲等安卓玩家正在高端化對蘋果的市場虎視眈眈。

如果蘋果可以豐富軟件系統服務和內容,就可以強化用戶粘性,避免其轉投安卓陣營。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視頻流媒體服務和新聞訂閱服務迎來了一個量身定製的發佈會,在蘋果歷史上,這是第一次,甚至可以認爲,這是蘋果從硬件公司變爲互聯網公司的標誌性事件。

蘋果要做超級內容平臺

在三四年前,蘋果旗下的流媒體平臺僅有iTunes一個,如今Apple Music、Apple News 、Podcasts等服務均已推出。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蘋果在春季發佈會會給果粉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但可以預見,蘋果在內容佈局方面的收費策略將維持不變。據悉,蘋果公司流媒體服務訂閱用戶的分成標準將高達30%,而App Store從HBO和Netflix等其他流媒體應用的分成僅有15%。

在互聯網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幫助用戶發現優質內容的訂閱服務本身有一定的價值,會有部分用戶買單,因此蘋果推出差異化收費理論上並無太大問題,讓用戶爲軟件應用掏錢一直都是蘋果擅長的。

長期來看,蘋果很可能會學習中國的字節跳動或者微博,構建一個超級內容樞紐,連接各方內容,再通過類似於信息流廣告這樣的模式實現規模化收入,這一模式的本質基於用戶時長,蘋果在操作系統層面擁有最多用戶時間以及超級權限,超過任何App。

蘋果即將構建一個新的內容分發平臺,就像中國的字節跳動一樣,連接用戶與信息,並且從中獲益。所不同的是,蘋果第一階段不會重點採取廣告模式,而是會用訂閱付費模式來變現,這會讓媒體巨頭如Netflix、Disney等心有餘悸,它們擔心與蘋果公司合作,除了將用戶信息拱手相讓給蘋果之外,喪失定價權將會帶來更糟糕的結果,淪爲蘋果的“高級打工仔”也有可能。

媒體們在超級內容平檯面前,話語權正在降低,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內容分發權已經轉移到少數大平臺手裏,一篇文章有多少閱讀是平臺的算法和編輯說了算,用戶不再直接與生產內容的媒體建立聯繫,蘋果似乎也有要成爲這樣的超級內容平臺的野心。

這一次有多少媒體大鱷會響應蘋果,今晚將會揭曉。

手機公司都會“從硬變軟”

就在前幾天,自詡爲互聯網公司的小米推出了短視頻應用“朕驚”,更早之前,小米也是直播市場的一個玩家。小米做短視頻也好,蘋果推流媒體服務也罷,都表明,手機公司不務正業,幹起了互聯網公司的本業。

首先,智能手機公司做互聯網服務可以形成一體化體驗。

iPhone用戶遇到崩潰,會首先想到是App的問題;安卓用戶遇到問題,哪怕是App的問題也會歸結到手機不好用。從這一點可以看到,軟硬件和內容的整合才能帶來最好的用戶體驗。隨着智能手機進入存量時代,手機廠商也已從曾經的粗放式發展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曾經碎片化的安卓生態,正在向OPPO、華爲、vivo和小米等頂部廠商集中,這有望結束碎片化的狀態。

整個手機行業,在硬件之上整合更多應用、內容和服務,不斷優化用戶體驗、同時提升產品附加值成爲大勢所趨。

其次,智能手機做互聯網服務可以獲取持續價值。

蘋果從iOS10之後在Apple Music、Apple Pay等內容和服務業務上加大整合力度,從絕對值來看,其互聯網服務收入已經超過Facebook,成爲一家互聯網服務公司。

蘋果的今天,就是安卓手機的明天。

安卓手機過去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更多是預裝互聯網公司的App,預裝不只是體驗不好,本質也是提他人做嫁衣,讓“肥水流了他人田”。未來安卓手機要做的不是簡單的預裝,而是數據、產品、服務和體驗的深層次整合。事實上,這樣的趨勢已經在發生,比如OPPO和小米共同投資了中國的信息流平臺一點資訊,後者對標今日頭條。

過去,智能手機對於互聯網的核心價值是“分發”,它將App以及App所承載的內容和服務分發給用戶,之後就不管了。互聯網服務所產生的價值與手機廠商也沒有關係。

未來,智能手機對於互聯網的價值將是“整合”,通過自建、投資和合作的方式,將互聯網服務深度整合到手機系統中,給用戶提供無縫體驗。

手機公司做支付、雲存儲、資訊、照片美化甚至電商服務越來越多,現在它們正在瞄準短視頻、直播、信息流以及一切互聯網內容服務領域。通過這樣的舉措,手機廠商可以從互聯網服務中分到一杯羹,彌補智能手機硬件收入的下滑,或許正是因爲此,雷軍要在多處強調:小米不只是一家手機公司,還是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以及新零售公司。如果是手機公司就是一竿子買賣,如果是互聯網公司就是提供持續服務,獲取持續價值。

最後,AI時代互聯網服務整合,是智能手機不得不做的事情。

AI與智能手機的結合是一個趨勢,智能手機都會成爲用戶的個人隨身助理。智能手機要利用AI技術給用戶提供智能助理服務,就需要對服務的深層次整合,不論是iOS的Siri、華爲的EMUI的AI助理,抑或三星的Bixey助理,好的體驗的前提是對服務的有效整合。

總而言之,智能手機公司都會成爲半個互聯網公司,更多手機廠商會會強化互聯網服務,蘋果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但毫無疑問,作爲智能手機行業帶頭一哥,蘋果今晚的發佈會,對行業而言,將具有很強的標誌性意義,這是智能手機行業從硬件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從硬變軟的分水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