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成吉思汗,很多人對其驍勇善戰的形象都不陌生,他甚至成了「戰無不勝」的代名詞,在蒙古騎兵的鐵蹄之下,幾乎沒有征服不了的敵人。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一個小國令成吉思汗頭疼不已——和蒙古大軍交戰22年,該國絲毫沒有落於下風,成吉思汗自己為此也身受重傷。直到成吉思汗死去,蒙古政權也沒能將其消滅。由於太過惱怒,成吉思汗留下遺詔:「秘不發喪,等待夏主獻城投降後,將興慶府屠城!」

▲成吉思汗陵遠眺

這個國家就是西夏。北宋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稱帝,國號為「大夏」,因党項人崇尚白色,因此又被稱作「大白高國」。宋朝人因其在西方,故謂之「西夏」。西夏的領土不是很大,而且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沙漠,自然環境非常惡劣。此外,西夏還位於宋、遼、金三國之中,周邊形勢非常險惡。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卻歷經10代皇帝,建立政權長達347年之久(從拓跋思恭建立夏州政權算起)。要知道,當時遼朝人口接近800萬,金朝人口超過5000萬,宋朝更是超過一億,而西夏全盛時期人口也不過300萬。

▲李元昊稱帝蠟像

▲西夏全盛時期疆域

在驍勇善戰的西夏士兵之中,最著名的還要數重甲騎兵「鐵鷂子」,與金國的「鐵浮屠」不相上下。而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西夏男人非常彪悍,女人們也絲毫不遜色——西夏軍營中有大量女兵,其比例之高在歷史上堪稱絕無僅有。西夏的女兵部隊俗稱「麻魁」,和數次和北宋軍隊交戰,還有過獲勝的記錄。

▲西夏人服飾示意圖

▲元世祖忽必烈像

參考文獻:

《金史·西夏傳》《舊唐書·党項羌傳》

來源:趣觀歷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