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德市有兩大區,包括建德(省級)經濟開發區(航空小鎮)和高鐵新區。”4月9日,建德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歡在上海舉辦的土地推介會後接受了媒體採訪。這名曾任杭州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主管土地出讓工作的建德市長,樂於對外講述城市土地規劃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他認爲,建德的發展後勁在於產業的發展。除了前述兩大產業,建德還有一個梅城古鎮可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這是建德市首度來上海做土地推介。此次建德市政府共帶了17幅包括住宅、商辦等用地性質的土地,總面積達1820畝,這些土地全部已經完成一級開發。此前來自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建德近6年年均宅地供地量在324畝,建築面積爲39.7萬平方米,宅地的供應十分稀缺。

  這次推介會吸引了上海萬科、恆大、碧桂園、華潤、綠城、富力、中樑、中南等近90家房企相關負責人與投資人蔘與。業內人士表示,伴隨上海設立科創板、上海自貿試驗區將增設新片區等一系列最新舉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迅速引發周邊城市關注。

  戴德樑行董事、華東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陳學海指出,伴隨產業合作的載體擴容,如張江長三角科技城、上海自貿區嘉善項目協作區等載體建設,產業資源跨區域流動性增強,將會進一步推進區域合作相關工作。長三角的一體化重要的意義是通過城市之間的產業協同聯動、城市功能完善、基建配套聯動,最終形成合力實現全域多維度的提質升級,從而作爲代表中國的名片之一參與到全球競爭中。

  從區域經濟、區塊狀經濟到發展一體化經濟,地方政府正跑步進入經濟融合時代。

  資本釋放與湧入

  以建德市爲例,建德(省級)經濟開發區(航空小鎮)重點打造航空旅遊、航空服務和航空製造三大功能區塊,2016年列入國家首批低空旅遊示範區(全國16個)和航空飛行營地示範工程(全國15個),是全國唯一獲得“雙列入”榮譽的特色小鎮。

  產業起步也促進建德商品住宅成交量穩步上升,2015-2018年平均每年的交易量爲43.3萬平方米,與土地供應量相比,年均缺口爲10.65萬平方米。上海、杭州等溢出型投資、本地改善等需求,成爲提升建德市場容量的主要購房需求支撐。

  無論是跟杭州各區縣比較還是與環杭州城市比較,建德都是環杭州地區的價格窪地。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康養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髮展期,巨大的市場空間讓諸多企業紛紛進軍康養產業,擁有優質環境資源的環杭地區也成爲品牌房企佈局康養地產項目的重地。

  據朱歡透露,目前建德市常住人口只有50萬,未來規劃達到80萬人口。作爲地方領導人,朱歡明確建德市要發揮的是比較優勢,把城市長板(山清水秀的自然資源)補得更長,同時讓短板(產業剛剛起步)也能夠補齊。

  正如世邦魏理仕華東區研究部主管陸燕所指,長三角一體化會增加跨地區的人才流動,租賃住房市場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據朱歡透露,建德市將會推出一系列政策,不只針對上海,也不會針對某一個單個區域,會圍繞人才引進、招商引資、企業減負有較大力度的優惠政策。“一方面我們會積極融入,另外一方面我們會找準定位,爲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貢獻建德的力量,也通過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讓我們建德達到雙贏。”

  伴隨區域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長三角區域未來將在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服務鏈、創新鏈等經濟要素端實現跨界無縫銜接,在醫療、教育、養老、文化等社會民生端實現全面提質升級,從而形成經濟發展協同一體,城市功能多元幷包,資源要素高效聯通的一體化世界級城市羣。

  當今全球經濟競爭,主要是在以紐約、倫敦、巴黎、東京、上海等爲核心的幾大巨型城市區域之間展開。(長三角城市羣目前的地均GDP爲974萬美元/平方千米,與其他世界級城市羣對比,仍有一定差距)。

  “智慧城市”機遇

  近期外資研究機構的研報也表明,外資對上海經濟環境長期看好,同時也體現了外資對長三角經濟羣良好預期。

  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總監姚耀指出,長三角一體化已進入加速階段。外資一季度在上海的商業地產投資達181億元,儘管這與長三角一體化融合沒有直接關聯,但外資看好上海的基本面。姚耀指出,資金在做全球投資區域配比的時候,也會看重長期的利好,一線城市尤其是上海、北京日前交易非常火,就明顯是外資在買盤。

  姚耀指出,內資去年由於去槓桿比較大,壓力較大,外資正好借這個機會進入,長線的錢比如主權基金、養老基金等開始進入市場。一些歐美國家的主權基金還是首次進入中國。這表明上海已進入全球視野,中長期增長勢頭穩定,成爲除增值型資金外,長線核心型資金青睞的對象。

  陳學海指出,“智慧城市”和“城市更新”將是二季度長三角一體化一個明顯趨勢,但他又提醒道,整個長三角一體化是長期發展戰略,因此不會對樓市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長三角一體化作爲國家戰略,應是對區域的綜合提升,而不僅僅侷限於房地產的帶動。總的來說,伴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的進程,未來整個環上海都市圈的樓市會進一步升溫。對首位城市上海和南京、杭州等高能級城市而言,可能會憑藉自身發展基礎最先吸引更多資本,讓人才等高質資源湧入,從而推動整體房地產的發展。對其他能級較低的城市和地區而言,伴隨產業的協同聯動、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基礎建設的提質升級,未來亦將形成城市特色的吸引力。(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