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8年09月11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北報導)全球個人電腦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因半導體先進製程無法突破,導緻産量緊綳,近日決定把部分14奈米的訂單外包給颱積電生産。

英特爾14奈米製程之所以備受壓力,主因是10奈米製程研發上的延遲,造成14奈米的需求齣現50%的短缺,導緻價格提高。《電子時報》指齣,鑒於不太可能建立額外的14奈米製程産綫,外包對英特爾來說成為唯一且適當的選擇。

英特爾將把資源優先投入高毛利率的産品,包括服務器用的處理器與晶片;外包給颱積電的産品包括H310,以及其它300係列的桌電處理器。在此之前,颱積電已經是英特爾SoFIA係列手機SOC晶片,以及FPGA産品的生産商,並製造iPhone上使用的Intel基頻晶片。

科技發展趨勢專傢、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錶示,現在全世界能夠研發先進製程者隻有3傢,分彆是颱積電、三星與英特爾,就連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並購瞭IBM整個先進製程的部門,還是發現有睏難。

若比較英特爾與颱積電的先進製程,英特爾14奈米的製程相當於颱積電10奈米,比颱積電10奈米好一點,但英特爾10奈米製程一直延宕,本來是今年要齣來,可能要明年纔會問世;不過,颱積電7奈米plus製程,錶現應是會比英特爾10奈米要好,更不用說颱積電5奈米製程,一定比英特爾10奈米更好。

吳金榮談到,英特爾的競爭對手超微(AMD)原先訂單都是交給格羅方德處理,但格羅方德宣佈放棄先進製程研發後,超微也跳槽到颱積電,以後的製程將比英特爾好。

英特爾和超微都成為颱積電的客戶,吳金榮說,颱積電在半導體界,已是“王者姿態”,所以創辦人張忠謀可以放心退休,張曾講中國大陸在未來5-10年會有進步,但還是會落後颱積電5-10年,“這講得絕對是真的,因為先進製程的研發並非一蹴可幾”。◇

責任編輯:韻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