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個物質有限而空間無限、週期有限而壽命無限的複合體。物質有限,是指宇宙包含的具有宏觀和微觀形態的物質是有限的,包括可觀測的宏觀低速物質與暗物質,微觀低速物質與暗物質。宇宙演化的歷程,也是根據有限物質的不斷變化來判定的。

空間無限,是指宇宙在三維空間中是無限的,換言之,宇宙中有限的物質可以在無限的空間中自由運動而不會受到空間的約束。我們根據宇宙物質在運動變化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特徵,可以定義宇宙的生命週期,但由於空間的無限性,宇宙壽命也是無限的。

在不含物質的絕對真空宇宙看物質宇宙,這時物質宇宙就是一個獨立體。不管內部星系如何演化、碰撞重組,對於物質宇宙而言,這都只是動態的一面,或者稱爲物質宇宙的生命現象。相對於空間宇宙的無限性,物質宇宙的運動也失去了相對性和絕對性。

從空間宇宙角度來講,宇宙是不生不滅的,在無限的空間中,物質一直都存在,只是隨着時間的飛逝,不斷呈現着不同狀態,而物質總量是保持不變的。從物質宇宙的角度來看,宇宙壽命是有限的,物質宇宙中存在着若干的星系,在漫長的時間裏由於低速環繞物質的能量衰竭而逐漸向中心聚集,使得星系的體積減小,直到將星系內幾乎所有物質同化爲中心暗物質。此時的星系活性增強,會吸引周圍類似狀態的星系,再經過漫長的相對運動過程,發生碰撞,將大部分能量釋放出來。這個過程產生的高溫足以使碰撞區域內的物質解體,部分物質由於碰撞能量的劇烈釋放而反射回空間,形成新星系的物質流,部分中低速物質會由於大星系的吸引而滯留在星系中心的外圍空間。新星系的壽命等於未逃逸的物質流從形成反衝物質流到全部回到中心的時間。因此,不同的碰撞狀態,包括碰撞角度、相對速度、碰撞質量等,都是影響新星系壽命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們所生活的銀河系具有四個旋臂。由此可推知,在銀河系形成的初期,至少有四個小星系與之碰撞。而在我們所處的獵戶臂,大部分物質就是同一個小星系碰撞產生的反衝物質流演化而來的,銀河系旋臂中存在的黑洞等暗物質,也都是碰撞過程中未被同化的小星系核。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各旋臂上的黑洞半徑以及與銀心的距離,來推測碰撞之前各星系的狀態。

以銀河系爲例,模擬碰撞後的演化狀態,可以讓我們更詳細地瞭解星系演化論。

在前銀河系

(銀河系發生碰撞重組之前)的絕大部分物質演變成黑洞或者大體積暗物質時,就會俘獲附近的較小星系或者黑洞,或者是大星系的逃逸星體。在二者不穩定的相對運行過程中,部分被俘獲星體就會朝前銀河系中心做大角度向心繞行,而部分物質是直接向銀心近垂直運動,大部分物質的運動狀態處於二者之間。此時的狀況和前銀河系演化的過程相比,變化的速度急劇加快,銀心外物質不再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而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裏,即可到達銀心附近,或者與中心黑洞發生撞擊,或者與銀心附近的超重星體發生撞擊。由於存在不同的撞擊狀態,速度較小的撞擊星體不足以克服銀心附近超重星體的阻撓而被吸收同化在銀心外圍;速度較大的撞擊星體在克服超重星體的幹擾以後,能量消耗殆盡,被銀心內部黑洞吸附,同時由於強大引力場和高溫等因素,加速了該碰撞星體的衰變過程,從而被黑洞同化;高速的碰撞星體在穿透超重星體層後與銀心碰撞,部分物質會被反射回空間形成反衝物質流,其中包括微觀的中微子、射線離子,以及殘存星體、暗物質體等。

在反衝物質離開銀心向空間運動的過程中,會由於銀心吸引而減速,同時也會與空間其他物質撞擊而組成新的物質形態。高速運動的物質流中,會發生大質量物質俘獲小質量物質、大質量正反物質湮滅、小質量正反物質湮滅以及小型黑洞的重組等情況。

首先,看大質量正反物質的湮滅。忽略正負質子的內部結構,高速正負質子相互碰撞的過程中,大部分動能轉化爲熱輻射,而使其速度急劇降低,在運行很小一段距離後便被銀心吸引、吸收。高速正負質子在同向結合的過程中,由於能量虧損很小,並且形成電中性粒子,可以繼續遠離銀心運動,但是其半徑較大,容易與同類物質發生碰撞而互相吸收,同樣出現兩顆正負質子相互繞行狀態,也會很快因爲碰撞而虧損能量,直至碰撞湮滅。 小質量正反物質碰撞湮滅後,形成的中性物質具有速度高、體積小和質量小的特徵,幾乎可以擺脫周圍物質的幹擾而自由運行於空間中。

大質量物質俘獲小質量物質分爲幾種類型,主要有相互結合成爲電中性粒子,單輕子繞重子運動和多輕子繞重子運動。在物質流向空間運動的過程中,重子的動能虧損遠大於輕子,從而爲重子俘獲輕子創造了條件。一般情況下,靠近銀心的地方主要發生重子和輕子的湮滅,稍遠的距離主要發生單輕子繞行結合,更遠的地方就會發生多輕子繞行。單輕子繞行的情況下,由於結合體的質量中心和電荷中心偏移,容易與周圍物質發生振盪幹擾,從而進一步結合成較大的物質體系。該類物質具有電中特性,於是被命名爲元中子。元中子與後續講到的中子的結構有所不同,由於它的易結合性,使得大部分元中子在未遠離銀心時就結合成較大的星體,從而形成了圍繞在銀心周圍的中子星。中子星的結構相對不穩定,自形成初期,在其內部就一直存在物質的湮滅,同時,中子星的強大吸引力也會將靠近的低速物質吸引同化。當其吸收的物質不足以彌補損失的體積時,中子星將會衰老,直至形成黑洞,被銀心吸收。

請輸入圖片描

多輕子繞行的狀態發生在遠離銀心的區域,此時,輕子的速度已經降到數倍光速級,重子的速度已降到光速以下,重子周圍的衆多輕子不斷被吸收或同化。比如,電子被質子吸收後形成原子。原子形成後,電子被牢牢禁錮於質子周圍,從而爲低速物質的堆積及結合創造了前提。經過漫長的歲月,原子結合成原子團,然後形成更復雜的物質。自此,一個新的銀河系基本成形。

在更遠離銀心的區域,會出現重子吸引更多輕子的現象。比如,在銀河系外層,溫度降到絕對零度以下時,粒子熱運動很小。打個比方,地球上的鈾礦到了此處,便不具有放射性了,因此,會有高元素的物質存在。

當銀河系外圍物質或因周圍星系吸引而逃逸,或因銀河系的吸引而減慢運動,在二者出現明顯區分時,銀河系逐漸走向衰老。

在整個物質宇宙中,類似銀河系爆發與衰退的情形一直都在發生,因此,在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假說並非謠傳,在銀河系中也極可能存在外星人。比如在銀河系的獵戶旋臂中,與太陽系同等形成條件的恆星系就有很多了,即使沒有進化出像人類一樣的高智商動物,但也一定會有生命跡象的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