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換言之,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劉邦有八個后妃,生有八個兒子,雖然都是皇子,可是每個人的命運卻不相同,特別是在漢初政權動盪之時。那麼,劉邦去世後,他的八個兒子都過得怎麼樣呢?

  1.長子劉肥

  齊王劉肥雖然是長子,卻並非是呂后所生,母親是劉邦的情婦曹氏,沒有名分而且早逝,在戰亂年代,劉邦一直沒有照顧好劉肥,因此對他非常愧疚。漢朝建立後,劉肥被賞賜七十多座城,在所有劉姓封王中面積最大,也是最富裕的。

  劉盈登基第二年,劉肥依制進京面聖,結果差點被呂后害死,幸虧獻出十多座城池出來才得以脫身,回到封地後鬱鬱不歡,六年後病逝。

  2.次子劉盈

  劉盈雖然劉邦次子,卻是呂后所生,因此是理所應當的太子。劉邦去世時,劉盈才16歲,這個年齡自然做不了什麼,而且劉盈性格軟弱,朝堂上大小事務都是呂后說了算,在位七年,雖然沒有建樹,社會倒還穩定。

  在呂后剪除異己的時候,劉盈雖然保住了哥哥劉肥的性命,卻沒保護三弟劉如意。之後又目睹戚夫人的慘狀,精神受到刺激,終日飲酒不理朝政,六年後鬱鬱而終。

  3.三子劉如意

  劉如意的母親戚姬是劉邦最喜歡的妃子,因爲愛屋及烏的原因,在八個兒子中,劉如意也最受劉邦的寵愛,甚至劉邦在晚年時,還生出廢除劉盈,立劉如意爲太子的想法。

  劉盈的太子之位是呂后的根本利益,是絕不容侵犯的,在呂后和相黨的努力下,劉盈還是坐穩了太子之位。劉邦去世後,戚姬受到呂后嚴厲打擊,被製成“人彘”,而劉如意也意外死在牀上,七竅流血。

  4.四子劉恆

  漢文帝劉恆原本是代王,劉邦去世時年僅八歲,在封地生活頗爲低調,不受呂后的關注。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陳平和周勃等人聯手鏟除了呂氏勢力。

  在商議選來繼承皇位時,因爲劉恆頗有寬厚仁慈的好名聲,這是歷朝歷代臣子們最喜歡的皇帝形象。劉恆即位後,便是歷史上的漢文帝,勵精圖治,興修水利,使漢朝進入強盛穩定時期,拉開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5.五子劉恢

  劉恢原本被劉邦賜封爲樑王,公元前180年,弟弟劉友被餓死在長安,劉恢被呂后從樑王改爲趙王。爲了便於監控,還強迫他娶了呂后的侄女爲王后,懦弱的劉恢不敢反抗,只得忍了。

  可是這位王后仗着呂家的權勢,根本不把劉恢放在眼裏,不允許他親近其他妃子。有一次劉恢忍不住頂撞了兩句,結果呂氏便殺了妃子和女兒。絕望和恐懼的劉恢在一個夜晚,解下褲帶懸樑自殺。

  6.六子劉友

  劉友原本被劉邦封爲淮陽王,劉邦去世後,趙王劉如意意外死亡,呂后便把劉友改封爲趙王,爲了便於監控,他還將呂族族女強勢塞給他做王后。劉友雖然不喜歡這個女子,卻也不敢得罪她,只得敬而遠之,自己去親近其他妃子。

  久而久之,惹得呂氏不高興了,回到孃家後誹謗劉友意圖謀反。呂后知道這是個機會,於是勒令劉友進京調查,結果囚禁在長安,不給食物被活活餓死。

  7.七子劉長

  淮南王劉長的母親趙姬原本是張敖的妃子,張敖爲了向劉邦示好,讓趙姬陪伴劉邦,結果生下了劉長。漢朝建立後,張敖受到貫高的牽連,被判重罪,當時劉長年齡太小,劉邦便讓呂后撫養。

  可能是有十多年的感情,呂后在剪除異己時從未向劉長下手。漢文帝即位後,劉長驕縱跋扈,最後竟然投奔到匈奴,被漢文帝流放邊疆,途中絕食而亡。

  8.八子劉建

  在八個兄弟中,燕王劉建的外貌最像劉邦,再加上年齡最小,頗受劉邦疼愛。但是劉建的運氣很不好,在一次狩獵中被狐狸抓傷,感染了病毒,年少便去世了。

  雖然劉建沒有結婚,卻有個兒子,可是劉建去世不久,呂后就派人祕密殺害了還在襁褓的兒子,燕王劉建一脈從此絕後。

  劉邦的這八個兒子,有兩位皇帝和六位王爺,雖然身份都很顯赫,然而結局並不都美好。劉肥、劉如意、劉恢、劉友這四人或直接或間接被呂后害死;漢惠帝劉盈雖然做了換地,卻猶如傀儡,結果鬱鬱而終;呂后雖然沒害劉建,是因爲他壽命短,悲慘命運落在他的兒子身上,結果絕後;運氣最好的要數漢文帝劉恆,躲過呂后的清算,還當上了皇帝,在史冊上留下英名。

  參考文獻:《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