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点电影

  你有128个好友已关注

  童模被踢事件才刚刚缓和,“病童网红“又被卷入舆论风波。

  相比童模妞妞的妈妈被揪出来齐声讨伐,病童小石头这里却吵成一锅粥。

  这个“大金链,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小男孩是坐拥300万粉丝的快手网红。

  和大部分霸屏的东北主播一样,日常喊麦“社会摇”,把双击六六六老铁点个赞当成顺口溜。却炸出很多圣母心:6岁的小孩直播捞钱,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人性的冷漠?

  于是所有炮火开始对准男童父母:把孩子当赚钱工具还有没有良心?孩子这么胖怎么不带他减肥?不用去上学吗?类似的揣测质疑铺天盖地。

  大家都想要抢占道德的高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享受道德优越感,也更容易丢掉善良和理智。

  无论是危言耸听的告诫,还是更过分的诅咒和谩骂,反正都把这一家三口钉上“臭不要脸博同情心”的耻辱柱。

  事实是,石头的爸爸从不允许儿子主动要打赏,最多让“老铁们”点个赞。

  每个月靠做电商也能赚个一两万,自食其力无可厚非。

  有人却不分青红皂白破口大骂,这不是好言相劝,而是恶毒的攻击。

  小石头的爸妈说:他们的指责恰好戳中我们的痛楚。

  肾病综合症,需要吃激素药维持治疗。因为是激素耐药型体质,1.1米的小石头体重已经达到70公斤。

  价格越高的药,激素含量越低,副作用越小。治疗费用已经烧掉一套房子,现在把小石头接回家里治疗,性价比最高。

  防止感染,孩子甚至不能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包括学校。

  爸妈都鼓励小石头要多下楼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臃肿的体型除了让他行动不便,受尽排挤和欺凌才是小石头自闭的根本原因。

  记者问小石头:你怎么不和小朋友玩,是不想还是不敢?

  小石头用成熟又戏谑的语气回答:你说呢,怕挨揍呗!

  孩子也想活成“正常”的样子,但不友好的环境才是他逐渐封闭内心的根源。

  接触直播也是纯属偶然。而且在孩子爸看来,小石头在直播时才能肆无忌惮地“唠嗑”,因为有人关注他,愿意听他讲话,至少不会欺负他,辱骂他。

  小石头把粉丝当朋友,性格都变得开朗起来。但正是让孩子获得快乐的源泉,成了被人口诛笔伐的标靶。

  尤其是父母无辜躺枪,被按上恶毒、贪财、无良的罪名。

  最后小石头的爸爸在采访里无奈地说:希望大家多理解吧。

  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重病而被整个社会抛弃,

  在镜头面前自信大方地侃侃而谈或在封闭的环境沮丧自卑地度过童年,你更希望他活成哪个?

  “道德绑架”往往比病魔更可怕。

  还记得“小凤雅之死”吗?两年前,3岁的凤雅被确诊罕见癌症,她的父母无奈之下发起了网上筹款。

  八方支援,然而小凤雅还是在2018年的5月离开人世。女孩尸骨未寒,突然一篇叫《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爆文掀起谣言的血雨腥风。

  文章以笃定的口吻,揭露小凤雅爸妈的“丑恶嘴脸”。说15万的善款被拿去给小儿子做兔唇手术,任由奄奄一息的凤雅自生自灭。

  此文一出,瞬间引爆全社会的怒火,诈捐、重男轻女、虐待致死、故意放弃治疗这些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传闻“越扒越多”。

  一时间键盘侠倾巢而出,在大V们的摇旗呐喊中,吃瓜群众加入讨伐大军,把刚刚丧女的一家人逼到绝境。

  那段时间凤雅的妈妈、外公、全家人时时刻刻都在经历人格侮辱和灵魂拷打。

  “全家不得好死“、“生生世世不得超生”,类似的诅咒通过留言、短信、电话无孔不入地像尖刀插进小凤雅妈妈的身上。

  一场“正义之士们”的狂欢,随着真相的水落石出戛然而止。

  其实凤雅得到的善款只有38638元,而且都用在凤雅治疗上。爷爷已经细心地记好每一比账,已经将剩余的1301元上交给太康县慈善会。

  而所谓的善款挪用其实是断章取义,凤雅的弟弟确实在北京做手术,但用的是嫣然基金会的善款,和小凤雅事件没任何关联。

  被骂到祖宗十八代的恶毒的父母,到现在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宝贝女儿的离开,濒临崩溃状态。

  那些爱心人士、志愿者却一再的歪曲事实或者默不作声,任由所谓的意见领袖陈岚大吃人血馒头。

  凤雅的家人在风波散去后,仍然无法释怀网友们的无端的愤怒和极尽恶毒的攻击。

  “凤雅已经离开,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但让活着的人得到清白,让丑恶的人不敢嚣张,这才是现在该做的。

  反观人们对6岁病童当网红的口出恶言,其实是对人性的狭隘理解。

  直播的确让很多人一夜爆红、一夜暴富,甚至为了圈钱无所不用其极;但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他们唯一对抗社会的窗口。

  之前有一个青岛女孩全身90%皮肤被烧伤,花季美少女的大好未来戛然而止。被毁掉的不仅是女孩的姣好容颜,整个家庭都陷入债台高筑的寒冬。

  女孩想到用直播的方式改变现状,一方面获得鼓励的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故事激励被人,另一方面打发在医院的痛苦时间,或许还能赚点外快。

  有的人鼓励支持和她聊天,女孩也在互动的过程中开始正视自己。然而没过多久以“坚强女孩”为名的ID却屡次被封号。

  女孩被举报了,理由是“毁容成这样,还出来吓人”。甚至对女孩做直播的目的嗤之以鼻:

  维权可以找媒体,别在直播平台上卖惨乞讨。

  如果不想看大可换台,但每次黑完之后还要踩两脚,骂到自己爽,意图赶尽杀绝,美名曰净化环境。

  你只是为了眼前清净,却践踏了别人仅存的希望和尊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同情”变成一个带着铜臭味的恶意揣测。

  6岁的病童网红被贴上赚钱工具的标签,小凤雅的父母被渲染成滥用同情虐待女儿的恶毒小人,烧伤女孩的自娱自乐变成了网上乞讨。

  圣母的自我感觉良好,成为炮轰弱势群体“自救行为”的武器。

  但他们不知道,置身事外的指责,伤害的不止努力活着的人,更在损耗整个社会的善意。

  真正的宠爱往往都是沉默的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