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17日下午在最后一场「黄金十年,国家愿景」记者会上针对两岸关系释出「重大讯息」。据香港「中评社」报道,马英九表示,未来十年在循序渐进状况下,将审慎斟酌是否洽签「两岸和平协议」。

  马英九也提出了洽签「两岸和平协议」3个前提,一是民意高度支持;二是「国家」确实需要;三是「国会」监督。对于未来4年任期内是否会推动「两岸政治对话」?他强调要看时机是否成熟,但不会以时间表来决定推动时机,所谓的时机,就是指「是否能达到3个前提条件」。

  对此,台湾《联合报》评论认为,在马英九提出的「三个前提」下,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引发的政治效应,不仅牵动明年台湾大选,也牵动两岸未来的关系。

  分析称,两岸和平协议不同于ECFA,前者是「高度政治」的概念与架构,不仅牵动两岸政治的敏感性,也影响台湾2300万人的未来,不论是先后访问大陆或曾提出类似主张的连战或宋楚瑜,都不否认两岸一旦启动和平协议,意味著两岸关系将迈入另一个全新的阶段。

  就时机上来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不久才抛出所谓「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的论述,也被认为是向中间移动的一大步。面对蔡英文的出招,国民党要维持两岸政策论述的优势,「只能超越,不能更保守」。

  对马团队而言,两岸和平协议不但更具体,且符合台湾人民对和平的期待与想望,当然胜过蔡英文,也可维持自己的「强项」。马英九在论述两岸和平协议,搬出了连战这块招牌,强调这是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后的结论,「尊连」政治意图十足,除了向蓝营宣示「尊重大佬」,也颇有「以连制宋(楚瑜)」的意涵。

  另外,即使是亲绿学者所做的民调也都显示,多数台湾选民并不认同马英九「卖台」的看法,且肯定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路线。这些因素,也都让马阵营增加信心,决定此时释出「两岸和平协商」议题。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