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北京人吃東西,很多人都是一臉的一言難盡。因爲提起北京那些著名的小吃,各個都透漏着“粗糙”與“市井”。帶着酸腐味的豆汁兒,

看上去無處下口的麪茶,

還有臟器味濃郁的滷煮,以及醬油色極其濃重的炒肝兒,吃炒肝兒的時候還得配着豬肉大蔥餡的包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味道的濃郁。

我以爲北京人民每天都是生活在這樣的“水深火熱”之中的,但是直到我吃到了它,我才意識到,原來北京人看似“粗糙”的生活背後,其實有着深刻到骨子裏的執着,尤其是吃這件事上,其實他們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隨意,只是不願與外人道也。

在吃炸醬麪這件事上,北京人從未有過任何妥協,甚至結婚的小兩口,如果家裏老人在晚上同時做了炸醬麪,兩個人願意爲了炸醬麪而分道揚鑣,各回各家、各吃各面。因爲在每個北京人的心中,最好吃的炸醬麪只在自己家,甚至只能是自己媽做出來的,換了誰,都做不出自己最愛的這個味。北京人家的炸醬麪,都是一本祕傳下來的“族譜”,每個人家都不一樣。一碗地道的炸醬麪有三大關鍵要素:炸醬、麪條和菜碼子。炸醬,是一碗炸醬麪的靈魂。一碗合格的炸醬麪構成元素是:黃醬、豬肉、蔥花、油、水。北京人做炸醬一般只認準三個品牌:六必居、天源醬園和桂新齋,這三種醬在北京都是有點年頭的了,能流傳至今的,必定都是經典的好東西。醬只是基地,而炸醬的味道,還是百家百態。喜歡甜口的加甜麪醬、喜歡色兒深的加醬油。豬肉一定要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這樣的肉醬既能感受到瘦肉的嚼勁,又能感受到來自肥肉油脂的浸潤。炸醬之前先用蔥花炸蔥油,再放入切成方塊狀的豬肉丁,蔥油能夠去腥留香,最後再倒入黃醬,然後根據各家喜歡的醬的濃稠度加水,一碗只有自家人最喜歡的炸醬就做好了。這醬對於北京人有多重要?很多北京人成家後,每次回自己家,都得讓爹媽給炒一罐炸醬帶着,回頭放在自己家冰箱裏,啥時候想吃炸醬麪了,直接從罐子裏挖出幾勺麪醬就可以了。

而麪條,熱天有熱天的吃法,冷天有冷天的對策。眼瞅着天氣暖和了,北京人煮完麪條都喜歡在涼水裏過一遍,這樣的麪條吃起來涼快解膩,這叫過水麪;而天氣冷了,涼的吃進胃裏不舒服,直接就把煮好的面瀝乾水後伴着醬和菜碼子吃,這叫鍋挑兒。

而配這炸醬麪的菜碼子,北京人講究不時不食。如今春天到了,北京人喜歡吃那掐頭去尾的豆芽菜和小水蘿蔔纓子,隨着天氣越來越暖和,青蒜、香椿、青豆、大蒜、黃瓜絲、韭菜段也來湊熱鬧,這些菜碼子看着煩瑣,其實準備起來都很簡單,能生吃的就生吃,需要吃熟的過水斷生即可,像香椿這樣的,切成小段打個雞蛋撒點鹽,一個香椿雞蛋就出鍋了。

很多人都是去了北京之後,才發現北京竟然還有這麼接地氣、還好吃的東西。但是要知道,有這樣一個動作,只有北京土生土長的孩子才知道。很多人吃炸醬麪,都是炸醬、菜碼子一起盛到碗裏,胡亂拌一通,全部拌勻後纔開始吃。但是北京人不是,他們都是盛點醬和菜碼子,拌點吃點,有的還得在吃麪的時候來上兩瓣蒜,吃完之後身心通暢。一碗麪條下肚,再來一碗麪湯沖掉口中的油膩與雜味,原湯化原食,留給自己的,除了飽足感,還有一份踏實落胃的滿足。也許對於大部分北京人來說,一碗媽媽做的炸醬麪,纔是屬於他們的鄉愁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