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如果你打開任何一個新聞客戶端或搜索引擎,搜“滴滴”二字,會刷出滿屏的常德滴滴司機遇害事件。

但你也許沒注意到,絕大部分的文章中,都不約而同地引用了同一段數據資料。

此乃奇文,請細看:

“2018年9月20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網絡約車與傳統出租車服務過程中犯罪情況》專題報告顯示,2017年傳統出租車司機萬人案發率要高於網約車司機萬人案發率,網約車比出租車更安全。

上述報道稱,從案件量對比上,傳統出租車司機犯罪數量是網約車司機的9.7倍,萬人發案率是後者的13倍。從安全功能上,對比出租車,網約車更有行程分享、一鍵報警、緊急聯繫人、實時位置保護、行程錄音保護等一系列安全措施。”

這些文章,同樣不約而同地,強調了滴滴總裁柳青夜赴常德安撫受害司機家屬,以及滴滴“低頭認錯,希望給我們機會改過自新”的表態。

誠然,女總裁的撫慰和共情,更能吸引到輿論的好感,但這麼多的文章同時強調一樣的細節,又拿出一樣的論據,試圖在受害者屍骨未寒之際,論證“網約車比出租車安全”的結論,且大有藉機向全民普及這個“知識點”的架勢,這不由得令人心寒。

這是什麼呢?說好聽了是危機營銷,說難聽了是人血饅頭。

且不論“網約車比出租車安全”的結論正確與否,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將“柳青彎腰”這件事與“滴滴比出租車安全”放在一起,全網大肆發文,都不免令人汗毛直豎,常德被害司機若泉下有知,豈能瞑目?!

哦,當然,網上也不全是將兩件事放在一起說的文章,而是充斥着大量的變種,花朵財經(F-Finance)注意到,包括某些著名公知,也撰文發表了“網約車比出租車安全”的立論,且是借滴滴司機遇害事件之前,某出租車司機侵犯殺害女白領事件而撰寫,此外,網上也有海量的單純描寫“柳青彎腰”的大量細節,試圖以情動人的文章。

但明眼人看來,都是一碼事,世界上本不存在萬衆持同樣觀點這種事,如果有,那麼這不是“不約而同”,而是“約而同”。

一面是“出租車殺人”,另一邊是“滴滴司機遇害”,兩件事情前後腳發生,在滴滴的策略裏,施暴者與死難者都已經不再是個體,而是用一切努力,發動所有力量,試圖將之擴大到公衆對出行工具的整體認知,這是滴滴的翻天之舉。

對於早已憋了一口惡氣的滴滴高層、尤其是滴滴宣傳部門來說,這可能是千載難逢的洗白時機,滴滴全公司上下,愁洗地太難久矣。

近幾日關於出租車司機殺人與滴滴師傅遇害的部分標題

花朵財經自己也乘坐滴滴,且曾寫過一些稱讚滴滴模式、呼籲出租車借鑑學習的文章,但這一次,看到滴滴的拙劣表演,我睚眥欲裂,第一次從內心深處懷疑滴滴的基因不良,以及懷疑滴滴的價值觀底線太低,低到了十八層。

說一千道一萬,滴滴再怎麼強調,日均千萬單的滴滴出安全事故只是“概率上的必然”;再怎麼強調,自己的服務好過出租車多少,這真的不是時候。藉着死者的葬禮,宣揚一篇洋洋灑灑的論文,即使論文正確,也仍說明這弔祭者缺乏人性。

何況,“網約車比出租車安全”這個結論,就一定正確嗎?滴滴日單千萬,註冊司機上億,巨大的樣本數量差,如何能忽略不計?舉很簡單的例子,A廣場上1000個人,中間有3個罪犯,犯罪率是0.3%;B廣場有10000人,中間有10個罪犯,犯罪率是0.1%。這就能說明B廣場比A廣場的人素質更高了?過大的樣本數量差使得這種比較並無絕對意義。如果各從A\B廣場,做到真正的隨機篩查相同人數,這樣的調查方式結合普查的概率,才更有說服力。

並且,出租車司機和滴滴司機的從事時長、習慣也不一樣,出租車司機幾乎都是日夜倒班,不少滴滴司機卻是業餘時間偶爾跑,考察出租車與網約車誰更安全,難道不要將工作時長這個因素也考慮進去?

花朵財經毫無爲出租車或網約車任何一方說話的意思,我們只是強調:這樣簡單粗暴的調查,硬塞給公衆一個結論,也只能騙騙不願意深思的人。

2天前的深夜,柳青在常德彎下了腰,但滴滴高層團隊心裏到底在想什麼呢?是爲死者傷悼,還是腦海裏盤旋着別的大計?

面對着這樣不惜一切代價洗地的滴滴,又能說什麼呢?花朵財經寫到此處,深感語言的匱乏,以及對死者深深的同情。

我只是終於知道,爲什麼一些頂頂聰明的人,遺囑不願進墳墓,甚至都不願留骨灰,原來,是無法承受死後都要被利用的境況,那真是世間一切慘劇皆不可及的傷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