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研究認爲:金融市場會鼓勵“成長型”公司對數字化技術的投資,但會遏制更加成熟的、穩定盈利的公司的相關嘗試。

  【環球旅訊】漢莎航空創新中心(LIH)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了華爾街金融分析師和五大航司高管在2015-2018年期間的60次財報電話會議的主要討論話題。

  此次研究對航司關注的熱門話題進行了量化、系統和客觀的分析,也探討了金融投資界對航空業應對數字化未來的興趣程度。

  具體研究方法

  在大數據情報合作伙伴Quid的幫助下,漢莎航空創新中心利用自然語言處理(NLP)和聚類算法分析了漢莎航空、捷藍航空、易捷航空、法荷航以及西南航空在2015-2018年間財報電話會議速記稿中的8,223段非結構化文本信息(共483,713字)。

  經過機器學習算法分析,這8,223段文本信息中每個段落中的關鍵詞和表達被一一識別。然後,通過比較每個段落的措辭,在關鍵詞之間創建聯繫。

  大數據平臺Quid可以大規模複製該流程,生成一個可視網絡,顯示所有段落彼此之間的相似程度,從而產生可以顯示主題的集羣。

  研究目的

  數字化轉型是當前各行各業的傳統大型企業所面臨的主要威脅,航空業也不例外。

  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最近調查了677位企業戰略負責人,其中41%的受訪者表示其公司被新興技術顛覆的風險“極大”或者“非常大”,只有4%的受訪者表示完全不受影響。

  管理諮詢公司McKinsey認爲,發展成熟的公司通常“執行力比創新力更大”,而且這類公司大多數成功得益於現有業務的優化,而不是顛覆性創造力。

  通過研究航司財報電話會議速記稿的文本,可以瞭解會議對話所涉及評論、疑問及討論,進而瞭解華爾街對航司企業的主要關注點。

  航司管理層如何評價數字化創新進程?

  航司管理層如何評價非傳統行業公司以及新興技術帶來的挑戰?

  管理層應該如何領導數字化轉型以保證上市公司的盈利?

  此次研究的目的是瞭解航司電話會議中實際討論了多少“數字化創新”,以及華爾街分析師對航司長期數字化創新戰略的研究有多深入。

  研究發現:目前,華爾街並未關注航空業的“數字化”,而這種情況似乎是有理可循的。

  航司電話會議主要關注財務分析

  此次研究中,排名前20的話題集羣表明了傳統財務分析和傳統航空主題在航司電話會議的主導地位。大多數討論涉及各種收入、成本和營收指標、整體細分市場增長、燃油價格調整以及管理層變動。

  誠然,從長遠來看,增長和持續收益是任何上市公司業績的主要驅動力,而這也是財務分析師必然會爲投資者關注的領域。

  不同航司各有側重

  通過獨立分析五大航司、比較各自的側重點(每個話題集羣的段落數量),漢莎航空創新中心發現了各個航司最關心的問題。

  毫不意外,每一家航空公司都有其不同的重點關注領域和麪臨的獨特挑戰。

  但相同的是,數字化創新是它們都很少討論的話題。

  在8,223個速記稿語段中,只有187段涉及數字化創新和航司的創新戰略舉措。

  這些僅佔財報會議討論總時長的2%。

  航司爲何很少討論數字化轉型話題呢?因爲華爾街分析師的關注點並不在此。

  在187段提及數字化創新的討論中,185段是由航空公司高管主動提出的。

  華爾街分析師對數字化主題幾乎並不關心。在60次電話會議中,金融分析師只有兩個提問(總共1,544個問題/評論)與航空公司的數字服務和產品直接相關。

  相反,其他1,542個問題和評論都集中於短期財務指標(特別是盈利能力),而對長期戰略幾乎沒有明顯的興趣。

  此外,分析師更傾向於討論影響收入水平和利潤率的外部因素,例如燃油價格調整、工人罷工、天氣異常和貨幣波動等。

  多年來,“數字化內容”的重要性並未增強。

  除了華爾街對航司的數字化創新努力沒什麼興趣之外,有關“數字化內容”的討論也沒有任何增長的跡象。

  對華爾街而言,航空公司的財務可行性比數字化轉型更爲重要。分析師認爲,即使這五家航司沒有重點發展數字化創新,其財務表現也都不錯。

  數字化創新對於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

  數字化創新投入最終是否真的能爲企業贏得回報,這點或許難以證明(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公司的創造性與利潤或淨收入的增長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然而,漢莎航空創新中心認爲數字化創新可以幫助公司長期保持創造力,並且更具競爭優勢。

  同樣,CB Insights最近的企業創新研究表明:企業績效越好,則挑戰風險的意願更大,而且爭取先發優勢的可能性是其他公司的三倍。

  換句話說,高績效的公司傾向於對不確定性投入更多,並更多地投資顛覆性創新。

  航司數字化創新不受華爾街青睞的三大因素

  1)關注短期利潤

  衆所周知,財務分析師會在短期財務業績上對公司增加壓力。

  其實,不只分析師如此。紐約時報發佈的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短期盈利思維的衆多不利因素。

  “事實證明,投資界幾乎所有的身份角色都會爲企業設定長期目標帶來挑戰。”

  一方面,華爾街的專業能力是無庸置疑的,銀行家和分析師會小心翼翼地定價債券和股票,同時評估可能出現的損失;但另一方面,對有志於引領未來發展的公司,華爾街所能提供的支持很有限(如承受高風險、探索新穎解決方案等方面)。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Jeff Bezos表示:“我們的投資決策將會繼續以長期市場地位的考慮爲基礎,而不取決於短期盈利能力或者華爾街的短期反應。”

  2)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需要實現更多的盈利

  除了資本市場關注短期財務業績之外,導致對數字化創新的關注不夠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密切相關、但是相當意外的因素: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最近發佈的研究報告,金融市場會鼓勵“成長型”公司對數字化技術的投資,但是會遏制更加成熟的、穩定盈利的公司的相關嘗試。

  “當投資者重視企業的增長潛力(創業公司)而不是當前利潤(科技巨頭)時,他們不僅更有可能投資數字化創新,而且還可以獲得更高的市場估值。”

  “相比之下,如果投資者對行業巨頭只追求短期利潤,他們就不太可能投資數字化創新,而且在衝擊數字化領先地位時獲得的市場估值會更低。”

  這些結果表明,漢莎航空等公司很難改變其自身價值來源,追求新的數字化創新,因此更不會獲得資本市場在這方面的支持。

  分析師是股票市場上服務於投資者的代理人,如果無法立即增加企業利潤,他們對航司數字化以及航司投資新興創新技術的興趣並不大。

  3)財務報表並不能創造數字化價值

  財報電話會議討論反映了公司最新的財務狀態(通常是其季度業績)。

  問題在於:傳統財報在幫助資本市場決策方面的價值越來越小。有研究機構認爲,對於並無有形資產、生態系統超過業務範圍的數字化公司和技術公司(例如Uber和Airbnb)而言,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數據價值不大。

  該研究稱,“數字化公司的價值基礎是研發、品牌、組織戰略、供應商網絡、客戶和社會關係、電子化數據、軟件以及人力資本。”

  “這些無形資產投資的經濟意義就像工業公司投資工廠和建築一樣。”

  “但是,數字化公司的無形資產投資並不是以資產計算,而是算作利潤成本。因此,數字化公司對未來的投資越多,從傳統財務統計來看其損失也越高。”

  另一項研究表示,企業財務僅僅影響公司股票回報變化的2.4%。這意味着,公司年度股票回報的近98%的變動,並不能通過其年度財務數據解釋。

  總結

  隨着航空公司等衆多企業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對無形資產的投資越來越多,這些公司必須探索新的方式向華爾街傳達其價值所在。

  當前,財報電話會議仍然採用傳統的會計方法,損益表只能部分顯示數字化公司的主要價值來源:增加無形資產投資的規模回報效益。

  如果不能調整財報會議的討論基礎,例如增加非財務指標(如:網頁或APP流量)的報告,財務分析師和公司高管仍將無法討論由數字化投資實現的價值(如:網絡效應)。

  漢莎航空創新中心對於航司財報電話會議主要話題集羣的人工智能分析表明,數字化價值打造的討論,尚未真正進入航空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