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首頁推送上看到這麼一個玩意。

如何看待2018.10.27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猶太教堂的槍擊案??

www.zhihu.com
圖標

定睛一看,一群大佬為之點贊。 @cOMMANDO @金晨羽 @築室 @孟德爾 etc

這文章主旨裡面有對有錯,無非就是敘述先行的快餐內容,純屬知乎用戶正常發揮。

但仔細一看,說到暴動,這答主舉了這麼一個例子:

我來劃一下重點:

納粹高層的計劃是,利用當時一個猶太人的刺殺行動為借口,製造民間自發排猶的假象,把猶太人從德國趕出去。最佳結果是,猶太人捲鋪蓋連夜逃走,留下他們的財產充公,讓納粹政府發一筆橫財。

希特勒讓納粹黨員便服上街。結果部分衝鋒隊員聽說可以搶商店,太過興奮,穿著隊服就去砸玻璃。……暴動一旦發生,連希特勒都控制不住。它是沒有邏輯的,甚至是自殘的。這就是暴動。……暴動一旦開始,希特勒的口才跟他自己的打手都解釋不清楚,就憑你?

無論是出於無知還是什麼其他無害的理由,客觀上來講這是在通過歪曲歷史來給納粹洗地

截至我動筆,在美政這種沒人看的板塊下,有近兩千人給這個文章點贊。

這很可以啊!

要知道,水晶之夜在納粹迫害猶太人的進程中是所有學界公認的重大轉折點。

什麼樣的轉折呢?

是全面從經濟和政治方面的迫害升級為物理性質迫害的轉折。

先從最扯淡最沒腦子最噁心的造謠說起——納粹高層根本沒打算只把猶太人趕出去。

水晶之夜之前,參與制造並控制暴動的警察和衝鋒隊員接到的命令中有一項就是逮捕健康的猶太人男性並準備轉送集中營:

As soon as the course of events during the night permits the release of the officials required, as many Jews in all districts - especially the rich - as can be accommodated in existing prisons are to be arrested. For the time being only healthy male Jews, who are not too old, are to be detained. After the deten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camps are to be contacted immediately for the prompt accommodation of the Jews in the camps. Special care is to be taken that the Jews arres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instructions are not ill-treated...

「not ill-treated」

據估算大約有三萬名猶太人男子在水晶之夜被逮捕並送入集中營。

水晶之夜過後,負責四年計劃赫爾曼·戈林心疼財產損失,跟安全警察(蓋世太保的上級單位)頭子萊因哈德·海德里希抱怨時的原話是這樣的:「Mir w?re lieber gewesen, ihr h?ttet 200 Juden erschlagen und h?ttet nicht solche Werte vernichtet!

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我寧願你殺死200個猶太人,也不願你摧毀這麼多有價值的財產!

更何況,警察接到的指令中就明文規定可以摧毀財產,但不能搶:

Places of business and apartments belonging to Jews may be destroyed but not looted. The police are instructed to supervise the observance of this order and to arrest looters.

但此答主還說什麼衝鋒隊員「聽說可以搶商店」「太過興奮」??我想問問這是聽誰說的??是答主你嗎??能把一句話里幾乎每個詞寫錯這水平也真是不一般。

實際上出現搶劫完全是高層低估了現場的混亂程度,畢竟如果東西被其他民眾和小兵搶走了,等猶太人逃跑/被送集中營的時候再想充公的難度就大了去了。

但砸玻璃可是上面下令的。

還說什麼暴動一旦發生,連希特勒都控制不住???

組織水晶之夜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就是為了討好希特勒才下令組織水晶之夜的。

實際上水晶之夜過後德國民眾對納粹反猶政策的反感達到頂點,大量民眾自發幫助猶太人修復店鋪,水晶之夜當晚不少衝鋒隊員拒絕執行命令,柏林地方警察還阻止了衝鋒隊燒毀柏林新猶太會堂。

這根本不是民眾暴動。而民眾暴動這個說法正是約瑟夫·戈培爾在事後給媒體的蒼白解釋。

總之,水晶之夜這種洗不白的納粹罪行到這位答主這裡說的好像水晶之夜就是納粹高層下了一盤很大的棋,本來的計劃還對猶太人沒那麼糟糕,結果被下級和民眾的暴動搞砸了一樣。

然後廣大知乎用戶們表示這沒什麼問題。

實際上,從此答主最終得出的結論可以看出,他是在以能夠被一些保守的中國人接受的方式在告誡大家種族主義的弊端,旨在過度簡化問題,給納粹洗地至少不是主要目的:

為什麼還有人不明白,打的就是你,哪需要找理由?

……暴動一旦開始,希特勒的口才跟他自己的打手都解釋不清楚,就憑你?所以必須禁錮種族主義的怪獸,畢竟你打也打不贏,選也選不贏。

「打的就是你,哪需要找理由?」顯然不是解答包括反猶問題在內的任何種族問題的答案。

反猶的歷史,反猶跟排外主義的關係,反猶在近年來在全球興起的極右主義運動與國家主義價值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猶太人相關的陰謀論的由來,極右與穆斯林共同反猶背後動機的異同,都是需要用較長篇幅探討的問題。

德國的AfD肯定特喜歡這篇答案

然而點贊機制並不獎勵一些有深度的內容創作。寫得晦澀了不行,語句不抓人不行,小作者沒大V臨幸還是不行。

我有功夫寫,也不一定有人有功夫讀嘛。畢竟有那麼多更有趣的短篇在向消費者們招手呢!

多巴胺上癮的大腦告訴創作者們,要寫有趣的答案,要創作容易受認同的敘述。

這再次體現出,現在的互聯網快餐內容注重塑造敘事方向,而不注重全方位探討問題的趨勢。

畢竟這答案的結論要說錯也沒什麼大毛病,但是這內容生產者顯然不是很在乎整個問題的上下文,只想迅速塑造出一個忙裡偷閒的內容消費者可以迅速理解並點贊的敘述方向。

於是簡化再簡化,敘述再敘述,ka-ching!內容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們在這個多巴胺主導的社交網路上就又都爽到了。

至於給納粹洗地,只是副產品。

畢竟,知乎答案又不是學術論文,寫了也沒人給錢,納粹高層究竟下了什麼樣的命令,沒必要深究。

大家都很忙,隨便寫點東西匿名賺點贊,看著紅點點腦袋爽一爽就行了嘛!

至於這答主說「白人和黑人對抗,最後竟然燒到猶太人。」這種話,也是一種過度簡化問題敘述。我假設這是因為他認為反猶在美國歷史上一直不是什麼大問題。

然而西方文化中反猶歷史源遠流長,北美的主流是西方移民的後代,反猶當然一直是個問題。

往近了說,當年滿載猶太人避難者的聖路易斯號客輪美國人不接,加拿大負責移民事務的最高官僚Frederick Blair也不接,因為他也是個臭名昭著的反猶份子。

這次發生槍擊的地方叫Squirrel Hill,1986年就出現過猶太人被槍殺的事件,兇手2000年在監獄裡跟人到處吹牛說我殺過一個猶太人才被找到。

至今大量中國人仍認為猶太人把握美國經濟命脈並可以合謀改變國家命運,希拉里輸之前索羅斯陰謀論在全球就有大量信徒。

當然,綜合看來,一個中國人說出「猶太人基本上就是白人」這種話情有可原,考慮到這兩年知乎的情況,也符合知乎高贊答案的一貫水準。

抱歉,黝黑你乎了。

然後就是:

然而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南北戰爭的北方也是白人至上主義。放在歷史情境中,南北戰爭也不是糾結於白人至上……納粹也不能說是白人至上,是民族國家主義……

這種搞得好像作者文氏圖都不會畫的內容,我也懶得吐槽了。

用一句話來說,知乎這種社交媒體上的內容就是:反正說錯了也沒什麼後果,說對了也不一定有贊,還不如說得有趣一些。

因此上知乎要端正心態,要做好看到屎一樣的內容受一群人追捧的心理準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