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卧床的患者,壓瘡發生率會增加。壓瘡常常發生在骨突部位,給敷貼固定帶來了一定難度,常常是剛剛固定好,轉眼敷貼就脫落了!這不僅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還增加了病人費用。不過,這裡有一個換藥小技巧,省時又省錢,看看小夏護士的反饋!

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63歲。因「胃癌術後10月余,乏力1天」入院。入院查體:T38℃,P93次/分,R19次/分,Bp97/75mmHg。尾骶部有一壓瘡,傷口清理後的創面見下圖。

傷口評估:

傷口名稱:壓力性損傷2期

傷口部位:骶尾部

傷口尺寸:1cm×0.5cm

組織類型:100%白色壞死組織

無感染跡象,局部少量滲出液,延遲癒合,觸之疼痛明顯。

傷口處理:

用生理鹽水清潔傷口,周圍皮膚用碘伏消毒,待完全乾燥,取1/4大小康惠爾水膠體潰瘍貼固定在尾骶部,外用6cm*7cm 大小的兩張3M透明敷貼固定。見下圖。

3M透明敷貼的固定方向如下,左右稍有交叉。見下圖。

提醒:敷貼更換根據傷口滲出量的多少和敷料本身保持的好壞情況而定。當水膠體敷料吸收飽和時,會形成乳白色凝膠,敷料外觀也會變成乳白色,此時提示更換敷料。

下圖為更換24小時後水膠體的外觀,可以再觀察一天。

經過2次換藥後,傷口已經明顯好轉。前後對比圖如下。當然,也採取了其他防範措施,包括氣墊床使用、翻身、交接班、營養支持等。

透明敷貼會不會不透氣?

透明敷貼是一種具有良好透氣性的塑料薄膜,常用於靜脈置管後導管的固定。透明敷貼具有粘貼力、防水性、透明性好,易於觀察的優點,透明敷貼有良好的透氣性,可預防潮濕對患者的直接刺激,避免了皮膚直接接觸摩擦的損傷,增加了皮膚的耐拉能力,猶如給皮膚增加了一層保護屏障,能有效保護局部皮膚。因此,不必擔心在潰瘍貼外固定後導致的不透氣。

傷口敷料如何選擇和應用?

隨著濕性癒合理論的不斷推廣,新型敷料應運而生。

臨床常用敷料包括:薄膜敷料、水膠體敷料、水凝膠敷料、藻酸鹽敷料、硅膠敷料、泡沫敷料、含銀敷料、含碘敷料、紗布敷料等。敷料的選擇必須基於傷口床的情況、傷口周圍皮膚情況以及壓瘡患者的護理目標,並應遵循醫療機構的規定和生產廠商的建議。

水膠體敷料最常用於2~3期壓力性損傷,在損傷癒合、創面縮小、吸收能力、更換敷料時的疼痛及副作用等方面,水膠體敷料明顯優於紗布,且花費不比紗布貴。有研究對水膠體和泡沫敷料進行了比較,認為雖然兩者在使用時間上無顯著差異,但泡沫敷料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滲出液。也有研究證實,自粘性泡沫敷料和自粘性硅膠敷料在兩組患者的壓瘡癒合率方面無顯著差異,但是硅膠敷料能顯著降低對傷口周圍皮膚造成的損傷。

有系統綜述發現,銀離子敷料可以使潰瘍面積減小,同時降低生物負荷。但應該在潰瘍痊癒後立即停止使用,因為銀離子敷料使用不當可能具有毒性,並可能出現銀耐葯菌株。一項臨床研究認為銀對機體的毒性只發生在大面積(大於皮膚表面積的30%) 或長時間(大於30d) 使用含銀敷料的情況下。

讀者反饋(供參考)

袁寶芳:第一,潰瘍貼不適宜裁剪,因這個敷料的四邊的特殊設計具有防卷邊不易被掀起作用,一旦剪開使用,導致敷料易脫落。此敷料有大小不同型號選擇,創面小就用小型號,無需再剪。

第二,剪開後敷料外用薄膜固定,不僅浪費了人力財力物力,還會因敷料較高部分邊緣過度受壓而導致病人不適,嚴重者導致皮膚破潰。

參考文獻:

[1] 蔣琪霞主譯.傷口護理實踐原則(第3版).

[2] 周玉潔,楊美玲,等.壓瘡分期及其護理.中國護理管理,2014年第7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