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英國陸軍司令,曾經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的蒙哥馬利元帥受到毛主席接見,蒙哥馬利對淮海戰役的高明軍事決策與指揮藝術讚不絕口,一直稱讚毛主席是軍事史上的天才。毛主席卻擺擺手,對他說自己最成功的戰役指揮不是淮海戰役,四渡赤水纔算得上最得意的軍事指揮行動。

  1934年,國民黨發動聲勢浩大的“剿共”活動,博古等等人出於錯判,使得第五次反圍剿徹底失敗。紅軍被迫撤出革命根據地,計劃大規模軍事轉移。在這過程中博古等人又犯了左傾逃跑主義的錯誤,使得中央紅軍失去軍事先機,被迫迎戰。經過湘江戰役,原來八萬多人的中央紅軍,到最後只剩三萬人。在紅軍向湘西轉移的錯誤決策中,四十萬敵人對中央紅軍佈下了包圍圈,中國共產革命力量危在旦夕。

  在這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撥亂反正的“遵義會議”召開,在1935年1月7日,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軍事指揮。由此,偉大的四渡赤水開始了……

  一渡赤水

  此時烏江南部被薛嶽軍團佈防;黔北地區有黔軍把守,川南不斷有川軍集結。他們同時在湘川黔邊境切斷了紅軍進軍路線;至於滇軍與桂軍,則同時向貴州進駐,進行側翼包圍襲擊。

  中央紅軍立即前往土城、赤水,計劃在此尋求渡江戰機。不料卻被川軍堵攔在土城,雙方展開激戰。戰後毛澤東、周恩來等決定,爲避免包圍,暫時向西渡過赤水。

  二渡赤水

  扎西地區暫時成爲中央紅軍北渡跳板,但各個渡口都被敵軍重兵把守,似乎明確感受到紅軍意圖。毛澤東等也預料到川滇軍可能會展開側翼攻擊,隨即指揮軍隊東渡赤水河,進攻黔北,因爲這裏的國民黨軍兵力相對薄弱,之後重新返回遵義地區。

  三渡、四渡赤水

  看着紅軍兩次跳出包圍圈,蔣介石坐不住了,要親自指揮圍剿,特飛往重慶。企圖南北同時進攻,憑藉自己的優勢兵力重點打擊,把紅軍圍死在遵義。

  但毛主席指揮紅軍只是四處遊擊,乘機攻擊薄弱,蔣介石計劃被慢慢打亂。但此過程中紅軍也損失較大,決定再次西渡赤水河,從茅臺附近渡河進入川南。蔣介石當即命令所有軍隊向川南圍剿,以防中央紅軍就此北渡,跳出包圍。

  毛主席指揮紅軍以逸待勞,反向進軍到赤水河東岸等待戰機。其中更兩次派出小部隊製造假象,擾亂敵軍對紅軍的軍事判斷,紅軍主力乘機進軍,從烏江南渡。當即停止軍事行動,使得敵軍無法估量其意圖,轉而對貴陽猛攻,至此紅軍真正反圍剿成功,敵軍聲勢浩大的圍剿運動再次破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