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原本是虞國大夫。

當年晉獻公向虞國借道攻伐虢國,百里奚力勸虞君,萬萬不可讓晉軍過境。收受賄賂的虞君根本不聽百里奚的勸告,結果晉國攻佔虢國後,順手牽羊把虞國滅了。百里奚與國君一起成為階下之囚。

正好此時秦穆公派人到晉國求親。晉獻公把自己的女兒——太子申生的姐姐——嫁給秦穆公,百里奚成了公主的陪嫁奴僕,被送往秦國。一個堂堂的原虞國大夫,哪裡忍受得住這種恥辱,進入秦國境內後,百里奚找機會逃跑了。這一逃,逃到了楚國。

然而禍不單行,百里奚的運氣實在差得很。跑到楚國後,他被楚國人當作秦國間諜,又一次身陷囹圄。求賢若渴的秦穆公早聽說百里奚的賢明,聽到他逃走的信息後,心中鬱鬱不樂。打聽到百里奚在楚國被抓走時,秦穆公愁眉一展,喜上心頭。

秦穆公原本打算不惜高價以換回百里奚,但很快他意識到過於高調反而會引起楚國人的懷疑,只有低賤的價格,才會令楚國人相信這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秦國人開出的價格低得不能再低了:以五張羊皮換一個大活人。根據《史記》記載,此時百里奚已經過年七十,連幹活的力氣也沒有,在楚國人眼中,比五張羊皮都不如,於是很樂意地與秦國交換。

百里奚又被帶回了秦國。

正當百里奚嗟嘆人生多舛時,命運女神卻跟他開了個大玩笑。

秦穆公親自迎接百里奚的到來,並以上賓之禮待之,謙虛地向他請教國家大事。受寵若驚的百里奚辭謝道:「老夫不過是亡國臣子,哪有資格讓國君親自討教啊。」

秦穆公呵呵一笑,說:「虞君不聽您的勸告,才招致亡國的命運,並非您的過錯。寡人雖然無才,卻思賢若渴,希望您協助寡人治理國家。」.

激動的百里奚感慨良多,自己雖在虞國久居高位,無奈忠言逆耳,以致亡國。今日身處異鄉,地位卑賤,一大把年齡,對未來早失去信心。然而秦穆公的一番話,卻讓他有枯木逢春的喜悅,或許,上天之所以要把他流放到這片荒涼的土地,不正是要他成就一番豐功偉業麼?

百里奚對秦穆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一談,整整談了三天三夜。年輕的君主越聽越興奮,一幅美好的國家藍圖展現在他的面前,他迫不急待地任命百里奚為掌管國政的大夫。因為百里奚是用五張羊皮換來的,後來也被稱為「五羖大夫」。

百里奚是秦穆公得到的第一個重要人才,他的到來,全面提升秦國內政治理水平,成績蜚然。秦國開始大規模招攬人才,通過百里奚,秦穆公又得到一個重量級人物,這個人就是蹇叔。

蹇叔是百里奚的好朋友。

與百里奚熱衷功名利祿不同,蹇叔為人低調,深居簡出,隨遇而安,淡泊名利。百里奚年輕時曾經遊歷齊國,想混個一官半職,卻落得個四處碰壁,以乞食為生。在落魄時,他認識了蹇叔,兩人雖然性格很不同,但互相欣賞對方的才華,遂成為好友。在蹇叔的支助下,百里奚度過最艱辛的日子。

有一次,百里奚到了周王室領地,遇到周惠王的弟弟子頹發動政變,驅走了周天子,自己登上王座。他聽說子頹喜歡牛,自己在養牛上有一套辦法,想以此來博取子頹的歡心。這時蹇叔出來阻止,認為子頹的政變不可能成功。過了不久,果然周惠王成功復闢,子頹的跟隨者大多被誅殺,百里奚得蹇叔的阻止而倖免於難。

後來齊桓公被害,公孫無知成了齊國君主,百里奚抱著僥倖的心理,打算去投靠新政府。蹇叔出面制止他的衝動,分析說公孫無知只是一個政治傀儡,他的君位是坐不長久的,奉勸百里奚別攪進去。不久後,公孫無知果然被大臣所弒,很多投靠公孫無知的人也糊裡糊塗送了性命,百里奚由於聽從蹇叔的勸告,僥倖躲過一劫。

多年一事無成後,百里奚決定到虞國去碰碰運氣,撈了一個官職。這時蹇叔警告說,虞君昏庸無道,聽不進大臣的勸告,這樣的君主不值得跟從。但名利薰心的百里奚,這次聽不進蹇叔的勸告,結果虞國被晉國所滅,自己淪為階下囚。

百里奚將自己的故事說給秦穆公聽,並極力推薦蹇叔:「每次我聽蹇叔的建議時,都可以化險為夷。只有一次沒聽他的話,就遭遇國破被囚的命運,由是可知蹇叔是個非常有聰明才智的人。」

秦穆公聽了大喜過望,過了不久,他以非常貴重的禮物誠懇地請來蹇叔,並拜為上大夫。

百里奚與蹇叔成為秦穆公的左膀右臂,在內政治理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不僅如此,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與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後來也成為秦國最重要的將領。秦穆公僅僅以五張羊皮的代價,換來四位傑出的人才,絕對是第一流的投資大師。


春秋時期的秦國僻處西陲,無論是國力還是威望,都嚴重不及齊、晉、楚等中原強國,然而其國君秦穆公卻能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在西陲闖出一片廣闊天地,成為可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相提並論的霸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得到一位絕世賢才的輔佐。此人,便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來的大能人百里奚。

百里奚本是楚國人(「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見《史記·商君列傳》),年輕時曾在齊國遊學、求職,但辛苦多年一無所獲,最終無奈改侍虞國,在這個小諸侯國中當上了大夫。公元前655年,晉獻公用重禮賄賂虞國君主,得以借道於虞以伐滅虢國,但在返程時卻又「順手」滅掉虞國。虞國滅亡後,身為大夫的百里奚同國君一起被俘,並被押解至晉國。

數年後,晉國為交好秦國,便將女兒嫁給秦穆公,並命令百里奚作為陪嫁小臣,護送公女前往秦國。百里奚對侍臣的身份感到羞恥,於是剛到秦國沒多久,便潛逃回楚國,結果剛到邊境地區的宛城便被楚國士兵抓捕。秦穆公對百里奚的賢能屢有耳聞,如今聽說他落難在楚國,於是趕緊派人到楚國「撈」人。

秦穆公擔心楚國不肯放人,於是便以追捕逃奴為名義,以五張黑羊皮為代價,希望對方能通融。楚國既不清楚百里奚的情況,又見他老邁不中用,於是很爽快的便答應秦國的請求。百里奚返回秦國後,即刻被秦穆公拔擢為大夫,並獲得執掌國政的權力,形同秦國宰相。因為百里奚是被秦國用五張黑羊皮換回來的,所以時人稱呼他為「五羖大夫」(羖音同古,意為黑羊皮)。

繆公聞百里奚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人遂許與之。當是時,百里奚年已七十餘。繆公釋其囚,與語國事...語三日,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曰五羖大夫。見《史記·秦本紀》。

百里奚出任宰相時已經年逾七十,為此常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為了能幫助秦穆公治理好國家,天天廢寢忘食地處理國政,幾乎沒有片刻的安閑。百里奚任職期間,內修國政、舉薦人才,對外則施德於諸侯、樹立秦國威信,尤其是幫助晉文公回國繼位,更是為秦穆公在天下諸侯中樹立良好形象。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最終開創霸業

作為功績赫赫的宰相,百里奚的生活卻異常簡樸,出行時從不乘車馬,即使在酷暑時節也不使用傘蓋遮陽,而在都城裡行走時從不用車馬隨從,也不用甲兵護衛。這種樸素親民的形象贏得國民的好感,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教化官員、民眾的作用(「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見《史記·商君列傳》)。

百里奚在國內、國外不遺餘力地推行德化,在提升秦國正面形象的同時,也收到不少意想不到的結果,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吸引西戎賢士由余入秦(「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由余聞之,款關請見。」引文同上》)。而由余入秦後,隨即便幫助秦國出謀劃策、徵討西戎。秦穆公正式按照由余制定的計劃,才接連滅掉西戎12國,將秦國的疆域向西開闢數千里。

春秋後期形勢圖

秦國對西戎作戰的輝煌成就,讓中原各國大為震動,連周天子都派人前來祝賀,並賜予秦穆公象徵霸主地位的金鼓,這便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秦穆公「稱霸西戎」(「繆公又數使人間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繆公以客禮禮之,問伐戎之形...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見《史記·秦本紀》)。

雖然由余入秦時百里奚已去世,但考察他入秦的原由,終究還是百里奚做了「前人種樹」的大功勞。百里奚擔任宰相六七年時間,幫助秦國有一個僻處西陲的蠻荒小國,蛻變為一個大國,而秦國的實力在此期間也得到長足發展。

百里奚去世後,秦國上下無不哀傷

正因如此,在百里奚死後,秦國百姓如喪考妣,無論是通邑大都,還是偏遠村莊,到處都是哀傷痛苦之人,由此可見百里奚是如何得人心(「五羖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見《史記·商君列傳》)。

史料來源:《史記》、《資治通鑒》


百里奚年輕時飽讀詩書、富有才華,但是家庭貧寒,妻子知道他有才華,就估計他去周遊列國。後來,在好友蹇叔的幫助下在虞國當了個大夫。

當時,晉國是東方強國,晉國給了虞國國君一些好處,說向他們借道,讓晉國的軍隊從虞國經過好去攻打虢國。百里奚就向虞國國君說不可以,脣亡齒寒,虢國滅了,虞國也就危險了,可惜昏聵的虞國國君沒聽他的意見。

後來,晉國滅了虢國班師回國的途中,順便滅了虞國。虞國根本就沒有任何防備!虞國君臣全部做了俘虜。

因為晉國很強大,秦國也不招惹他,秦穆公就想通過聯姻加強和晉國的關係,便向晉國求婚。(這就是秦晉之好的來歷,現在用來表示喜結連理)晉國便把百里奚作為奴隸當作晉女的陪嫁送給秦國。

百里奚不堪其辱,偷著就跑了。跑到楚國被楚國人抓住,給人家放牛。秦穆公知道百里奚很有才能,就想辦法去解救百里奚。

不能讓楚國人知道百里奚很賢能,自己非常想得到百里奚,如果楚國人知道秦穆公的意圖,肯定會坐地起價,甚至也想要百里奚,或者乾脆把百里奚殺了。

睿智的秦穆公就告訴楚國人,百里奚是自己的家奴逃跑了,願意用五張羊皮還回去好懲罰他。楚國人一想就是個無關緊要的奴隸,原本也是人家秦國的,順水人情還給人家,還能得到五張羊皮,何樂而不為,就把百里奚給了秦穆公。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秦穆公得到百里奚後對他委以重任,百里奚幫助秦穆公開疆闢土、內修政治,秦穆公最終也稱霸諸侯。百里奚不忘初心,後來也向秦穆公推薦了自己的好友蹇叔在秦國做了大夫。


百里奚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羊皮換相更是成為了一段佳話。

百里奚小時候家裡很窮,只能靠為人養牛來貼補家用。成人之後一路求仕,都不得重用,一直到了齊國,遇見了人生第一個貴人——蹇叔。蹇叔推薦他去虞國,可惜虞國國君昏庸無道,不聽百里奚的勸阻,進而發生了著名假虞滅虢。

後來虞國國君被俘,百里奚也沒能倖免,晉國國君想讓百里奚為自己效力被拒,進而讓他以陪嫁奴隸的身份一起嫁到秦國。

後來百里奚從秦國逃走,在楚國放牛被捉。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有大才,想把他請回來,又怕因而被楚國知道百里奚的才能不放人。於是派人與楚國交涉,說是奴隸跑了,希望可以用五張黑羊皮換回來。楚國不明就裡於是同意了。

百里奚回到秦國後,秦穆公對他禮遇有加,暢談三日,被百里奚的才能所折服,任命他為大夫。一生懷纔不遇的百里奚終於遇見明君,從此盡心儘力的為秦國效力,使秦國實力日漸強盛。秦穆公也被後人奉為春秋五霸之一。


一、五張公羊皮換來了七十多歲的陪嫁奴隸

秦穆公史書上均稱之為秦繆公,他也被有的史書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是如何王霸天下,他如何獨具慧眼的。

1、晉國滅虞國,百里奚國破為奴,無處立身

提起「假道伐虢」、「脣亡齒寒」這些成語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講的是晉國和虞國的事情,大致如下:

春秋時期,在晉國晉獻公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叫虢國。晉獻公家族自曲沃桓叔歷經三代,六十七年,最終在獲得晉國君權史稱「曲沃代翼」。在這個過程中,虢國曾經做過許多被曲沃家族認為敵對的事情。晉獻公即位晉國國君之後,意欲討伐虢國。但是要去討伐虢國要經過虞國。於是晉國派遣一個叫荀息的大臣「乃以屈產之乘假道於虞」。虞國第一次借了路給晉國,晉國出兵攻伐虢國,奪取了虢國的下陽。

又過了三年,晉國又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虞國有個叫宮之奇大夫勸諫虞國國君說:「不可以再借路給晉國了。此時借路給它的話,它將會趁機滅亡虞國的。」虞國國君不相信宮之奇說的,且以「晉我同姓,不宜伐我」反駁宮之奇的勸諫。但是宮之奇認為,泰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國的虢仲、虢叔卻是王季歷的兒子,還輔佐過周文王,做他的卿士,對王室建有功勛,且記錄在冊。從血緣關係親近來講,虢國與晉國的關係比虞國與晉國的關係要近,現在晉國卻要滅掉虢國。再者,曲沃桓叔與晉昭侯本是叔侄,卻被反目成仇,最終的結局是「曲沃代翼」。虞國國君同晉君的血親關係與桓叔、莊伯家族不值得一提。

宮之奇將虞國與虢國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虞之與虢,脣之與齒,脣亡則齒寒」。「虞公不聽,遂許晉」。於是宮之奇趕緊就帶領自己的家族離開了虞國。那年冬天,晉國討伐虢國,並滅掉了虢國。晉國軍隊在返回時,順道偷襲了虞國,並滅掉了虞國,也俘虜了虞國國君。

在介紹晉國滅掉虞國的故事中,我們僅僅提到了一個人物,那就是宮之奇。其實,小小的虞國可以稱得上人才濟濟,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翁百里奚就是虞國的大夫。

話說在秦穆公五年的時候,晉獻公以借道虞國攻打虢國,回來的時候順道滅掉了虞國。晉國的軍隊俘虜了虞國國君、大夫,百里奚就在其中。

2、百里奚國破為奴

恰好在秦穆公四年的時候,他要迎娶晉太子申生的姐姐做夫人,也就是說此時秦穆公已經是晉獻公的女婿。晉獻公就將俘虜的虞國大夫百里奚作為陪嫁奴隸送到秦國。秦穆公是個有為之君,他早就聽說百里奚是個人才,苦於沒有機會為自己所用,這下好了,老丈人出兵抓來了送給自己,秦穆公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此時做了亡國奴的百里奚既感受到了亡國的屈辱,又對自己的前途憂心忡忡。怎麼辦呢?百里奚一直在琢磨,忽然,他想明白了,與其被送到秦國做陪嫁奴隸,還不如逃出去。打定主意以後,百里奚就趁著看管不注意的機會溜了出去,一直從秦國逃往宛地。但是他還沒有到達宛地即在楚國邊境被當做姦細給逮起來了。

我們不禁想笑,楚國人也太有才了,一個老實巴交的七十多歲的老頭兒竟然被他們當做了姦細。看這個老頭兒這麼大年紀了,幹不了重活,就在邊境讓他幫著放牛。

3、秦穆公使計換百里奚

秦穆公一聽百里奚跑了,還讓楚國給逮起來了。於是火冒三丈,看押的將士壞了他的好事,受到了重重處罰。接下來趕緊派人去楚國重金贖人,大臣們不解,問道:「君上,值得嗎?不就是一個陪嫁奴隸嗎?還要通過外交方式重金贖人。」此時的秦穆公心急如焚,他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意外發生,也不便詳細解釋,生氣地說了句:「你們懂什麼?就按照寡人說的去辦,以後再告訴你們。」派去贖人的人剛要離開秦都,秦穆公趕緊派人召回了使臣。他擔心什麼呢?別看秦穆公粗狂豪爽,關鍵時候卻也心思縝密。

此時的春秋時期,已經到了列國間互相征伐的時候,各國都想發展本國實力,要發展就需要人才。而今秦國要花重金去楚國贖百里奚就是明白告訴楚國百里奚對秦國很重要,甚至會讓楚國想到百里奚是人才,到那個時候楚國是絕對不會答應秦國贖人的。於是秦穆公隨便派了一個人到楚國,對楚王說:「大王,我國的陪嫁奴隸百里奚逃到了貴國,被貴國給俘虜了,我國希望貴國能夠給我們。為了公平起見,我們打算出五張公羊皮。」楚王一聽,笑了,說:「我當什麼事呢?還興師動眾的,秦國什麼時候這麼有禮數了。不就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奴隸嗎?白送給你都行,還省得浪費我們楚國的糧食。既然貴國這麼有誠意,就照你說的,五張公羊皮領回去吧。」

講到這裡,我們需要說一下,在那個時代,能把一個陪嫁奴隸當回事兒,而且還是七十多歲的老奴隸。古語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估計楚王不知道怎麼嘲笑秦穆公呢。把這樣的奴隸要回去白白浪費糧食。從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對秦穆公力求發展秦國的渴望有所瞭解了吧,可以說對人才的渴望已經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這是有為之君才能做出的舉動。

二、一石激起千層浪,五張公羊皮引發的效應

1、百里奚獲秦穆公重用

秦穆公用了五張公羊皮興師動眾地從楚國換來了陪嫁老奴隸百里奚。百里奚一回到秦國,秦穆公喜出望外,甚至以禮相迎,這不但讓百里奚不知所措,秦國上下更是目瞪口呆。

於是秦穆公宣佈釋放百里奚,從此就再也不是奴隸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秦穆公還派人把百里奚單獨叫到了辦公室擺酒聊天。此時一頭霧水的百里奚對秦穆公說:「您這是為什麼?我只是個陪嫁奴隸,不值得您這麼做。」秦穆公說:「剛才寡人已經宣佈了,您不再是奴隸了,您自由了。今天不說這個,寡人有事要向您請教。」百里奚一聽,趕忙回答說:「您不必如此,我是個亡國之臣,哪裡敢跟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秦穆公一臉嚴肅地說:「虞國國君不聽您的導致了亡國,這個不是您的過錯。寡人堅持,希望先生能夠賜教。」聽到這裡,百里奚熱淚盈眶,立即給秦穆公行大禮,流著眼淚說:「君上,如果您能用得著老朽,儘管吩咐。」兩個人一談可是一發不可收拾,足足談了三天。秦穆公非常高興,立即召集羣臣,宣佈將國家政務全權委託給百里奚,並且賜號五羖大夫。

2、百里奚為秦穆公舉薦人才

百里奚真沒想到,虞國的滅亡不但沒有令他走入絕境,還因禍得福。為了表達對秦穆公知遇之恩的感謝,百里奚做了第一件對秦國有益的事情,他謙讓地說:「君上,您這麼高看我,我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我們秦國要發展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其實我的才能比不上我的一個叫蹇叔的朋友。這個人才是深藏不漏呢。今天我就來跟您講講一些事情,您就明白了。

起初,我周遊列國想謀個一官半職什麼的。有一次就被困在了齊國,無奈之下,我就討飯,最後還是蹇叔收留了我。那個時候齊國是由無知擔任國君,我想去投奔齊國國君無知。是蹇叔阻止了我,不讓我去,最終無知被齊國國人給殺了,我躲過了一場劫難。

後來我又到了周王畿,周王子穨有養牛的癖好,正好我也會養牛,他就錄用了我。等到穨想推薦我擔任更重要官職的時候,又是蹇叔勸我不要答應穨,還讓我趕緊離開穨,當時我沒明白,後來才沒有跟穨一起被殺。

再後來吧,我就到了虞國,為虞國國君服務,蹇叔又來勸我,讓我趕緊離開。那個時候,雖然在虞國我沒有得到重用,但是至少還有俸祿,我哪裡捨得呀!結果就亡國被俘了。

我算是看明白了,凡是我聽了蹇叔的,我就能逃過劫難,不聽他的,接下來的就是滅頂之災。唉,這輩子蹇叔就是我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蹇叔有這個才能為我們秦國所用。」

秦穆公一聽,真是雙喜臨門啊,天佑我大秦。趕緊派人帶著厚禮把蹇叔請到了秦國,還任命他為上大夫。

秦穆公遠見卓識用五張羊皮招攬人才的事成為千古佳話,一石激起千層浪震動了中原各國是大夫階級。後來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薦了蹇叔的兒子西乞術、白乙丙。沒過多久,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也投奔到秦國來,被秦穆公任用為將軍。

關注「歷史倪說」分享歷史精彩!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羊往往被認為是吉祥瑞兆、美好興旺的象徵。自古以來,發生過許多感動的故事。 古人有雲,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秦穆公慧眼識珠,禮賢下士,不惜屈尊用羊皮換百里奚,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百里奚何來不鞠躬盡瘁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