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皇帝,當太子的時候被他父親評價為「仁弱」,被他的老師評價為「仁孝」,登基為帝後,被史學家班固評價為「寬仁之主」……

總之,關於他的評價,是離不開一個「仁」字了。

他到底是怎麼「仁」的呢?

我們不妨來說件小事。

皇帝還不是太子的時候,天下大亂,他的父親拉起了一支隊伍,南征北戰,他則和他的母親待在故鄉。

他六歲那年,父親初步功成名就,回到故鄉接他們一家人,但當時仍舊兵荒馬亂的,他和的母親、伯父、爺爺走散了,在他身邊的,僅有他的親姐姐。

幸好,他那剛從敵軍手中逃出來的父親,發現了他們姐弟倆,趕忙把他姐弟倆抱上馬車,帶回根據地,而他的母親則被敵軍抓了去,成了俘虜,做了人質。

他父親剛把他帶回根據地,就封他為太子,剛當上太子的他就知道了,除了他的母親以外,他父親又有了很多的妻子,這些妻子統統都是他的小媽,其中有一個小媽,非常非常地漂亮,能歌善舞,還為他生下了一個弟弟。

十年以後,他父親翹辮子,作為太子的他繼承了皇位,而他的母親,則成了皇太后。

他的母親超級嫉妒他那個能歌善舞的小媽,他爹剛剛去世,屍骨未寒,她的小媽就被發配為奴,整天干著舂米的活計。

他小媽不甘心餘生都在日復一日的舂米中度過,便寫了一首動人的詩,天天唱,來表達自己的哀怨。

他母親得知他小媽所作詩歌的內容後,極度憤慨,砍去他小媽的手腳,挖去他小媽的雙眼,燻軟他小媽的雙耳,毒啞他小媽的嗓子,並把他小媽扔到豬圈中,還叫他去看他那已被迫害得不成人形的小媽。

他到豬圈中看到他昔日漂亮的小媽被折磨成這副鬼樣子後,氣得號啕大哭,並派人給他母親送去一張紙條,說你皇太后今日的種種行徑,根本就不是人能做出來的。然後,他就病倒了,臥病在牀,長達一年多。

夠「仁」的了吧?

想必你已經猜到了,這位夠得上「仁」的皇帝就是西漢第二任皇帝,劉盈,史稱漢孝惠帝。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他見到他小媽戚夫人被折磨得不成人樣時的眼淚,或許並不是為了戚夫人而流,而是為自己陷入走不出的道德困境,你還會覺得他「仁」嗎?至少你不會覺得他的「真仁」吧?

為什麼他小媽被折磨得不成人形,會使他陷入道德困境呢?

從他給他母親呂太后遞上的紙條便能看出來,紙條的主要內容就一句話:「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

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的親生母親的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一個正常的人所應有的度,而他作為天子,卻不能把他這位「不是人」的母親怎麼樣,一旦他法辦了親生母親,就是不孝,如果他不法辦親生母親,又是對庶母的不孝,他怎麼做,都逃不掉一個不孝的罵名。

而兩漢的指導思想,說白了,就是一個「孝」字。他這個皇帝,已經被打上「不孝」的標籤了,還有什麼資格治理天下呢?

佐證我這種觀點的,是在他得知他的三弟被他親生母親殺害時的反應,就是一個「哦,知道了」的冷淡回應,隨即把三弟的封地封給六弟了。

看看吧,跟他有血緣關係的從小玩到大的親弟弟突然橫死,他卻無動於衷,而跟他沒有血緣關係的漂亮小媽即將死去,他卻哭得稀里嘩啦,是否與常理不合呢?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


一個史上最腹黑狡猾的父皇劉邦,一個史上最冷血鐵腕的母后呂后,這兩人生出來的兒子,會是個什麼樣呢?是繼承他們各種陰暗面,成為一個強大如惡魔般隻手遮天的暗黑系帝王麼?答案可以說恰恰相反。

今天島主就和大家一起走近漢惠帝劉盈的人生,還原一個純白無暇的赤子。

劉盈是早年間劉邦還在沛縣當亭長時與呂雉所生的兒子,是劉邦的嫡長子。(不是劉邦的長子,劉邦結婚前還有個未婚的私生子劉肥)劉盈年紀尚幼時,卻已經在史書中數次登場,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劉盈幼年時期的出場基本上都是作為劉邦的陪襯了。先是碰見一個半仙給劉盈看相,說其大富貴之相。從而引申到給他爹劉邦看相,得出的結論是你一家人面相好的原因都是因為像你,你的面相貴不可言。

第二次登場則是楚漢爭霸中的彭城之戰,項羽在敵眾我寡腹背受敵極度不利的情況下,率三萬精騎兵日夜兼程來了一次閃電戰。神兵天降的楚軍打得劉邦措手不及,喫下他人生最大一場敗仗,只能落荒而逃。

當時的情況是夏侯嬰駕車帶著劉邦和他一對兒女逃竄,就是劉盈和他姐姐魯元。楚軍窮追不捨,車跑得不快。劉邦在一瞬間做出了別人一輩子理解不了的決定,把劉盈姐弟倆踢下車。

多虧夏侯嬰仁厚,又將姐弟倆抱上車,來回數次,氣得劉邦只想殺了他。也是天佑大漢,饒是一行人如此顛沛行進,楚軍愣是沒追上,劉邦等人最終逃出生天。

及至後來劉邦建立漢朝即帝位號漢高祖,劉盈也成為了皇太子。長大以後的劉盈一直以來表現出的性格都是柔弱仁慈,寬以待人。不似劉邦的果敢更不似他的陰暗。對此劉邦還挺不滿意的,他更喜歡戚夫人所生的另一個兒子劉如意,認為劉如意更像自己。

其實島主倒是覺得劉邦你自己什麼樣你心裡沒點數麼,你確實是亂世帝王,但治世需要守成之君,都和你一樣是會亂套的。

總而言之劉邦對小兒子劉如意毫不掩飾的喜愛應該是給了劉盈極大的壓力,這一回為他站出來的是他的母親呂后。呂后東奔西走,連隱居的世外高人商山四皓都請出了山來做劉盈的老師,加之有羣臣對於太子乃國本的堅持。這是實打實的硬實力,可不是戚夫人給劉邦吹幾記枕邊風就能撼動的,劉盈穩坐太子之位。

及至劉邦病逝,劉盈即位,號漢惠帝。關於他的記載也開始多了起來。好容易擺脫了父親劉邦給他的壓力,接踵而至來自母親呂后的控制,有過之無不及。呂后早年間也是歷盡艱苦,從一個溫順的女人成長為如今鐵血的皇后,她深刻明白人善被人欺的道理。

所以一直以來呂后也不希望兒子漢惠帝太過善良,她一直用各種手段幫助漢惠帝剷除異己,就是想讓他看到,一將功成萬骨枯,權力都是靠屍骨堆積起來的。可漢惠帝是永遠不會理解她母親的所作所為的,他是個仁君,天生的善人,他堅持用大愛感化眾人,而不是用殺戮獲得天下。

為了堅守心中的大愛,面對強勢無比的呂后,被公認膽小懦弱的漢惠帝,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地反抗。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劉邦的私生子劉肥,他是漢惠帝的異母兄,被封為齊王。劉肥進京覲見漢惠帝,漢惠帝以長兄之禮讓劉肥坐上座,劉肥也沒有在意。這一下直接激得呂后動了殺機,賜上毒酒讓劉肥敬酒。

漢惠帝想必是太瞭解呂后了,從她一個眼神的變化,便能明白她要做什麼。漢惠帝確實懦弱,他不敢阻止呂后,但他接下來所做的事,卻比任何人都勇敢。當劉肥舉起毒酒欲敬呂后,漢惠帝一把拿過毒酒,起身同敬呂后。呂后大驚,她從惠帝的眼神裏看到前所未有的堅定,驚慌之下呂后打翻了酒杯,劉肥在惠帝保護下逃過一劫。

除開劉肥之外,當初一度險些奪走漢惠帝太子之位的劉如意,漢惠帝也是不計前嫌,拚命保護他。為了防止呂后對劉如意下手,漢惠帝與劉如意食則同器寢則同牀,力保如意安全無虞。

可漢惠帝始終還是比不過呂后的老謀深算。在一個清晨漢惠帝早起打獵,見弟弟如意還在熟睡中,便不忍心叫醒他,獨自一人出去了。就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呂后已然掌握了情報並實施了手段。等到漢惠帝回來之時,迎接他的只有劉如意冰冷的屍體。

劉如意的事對漢惠帝打擊是相當大的,而之後戚夫人的「人彘」事件,更是讓他瀕臨崩潰。漢惠帝再也無法忍受,對呂后哭訴內心的痛楚:「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這件事過後,漢惠帝心中所受的創傷無以復加,大病一場,日夜借酒澆愁,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

還有諸如為了鞏固統治,呂后強行立漢惠帝姐姐魯元的女兒張嫣為後這種事也就不多提了。據晉人所著的《漢宮春色》記載,張皇后四十歲去世那年,入殮凈身之時被發現仍然是個處女,兩個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堅守著信念。

漢惠帝鬱鬱而終,在位七年,時年僅二十三歲。終其一生,漢惠帝始終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下。也讓後世評論認為漢惠帝懦弱無能,呂后把他當作傀儡,其實島主並不這麼認為。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裏描寫漢惠帝駕崩片段時,說呂后只是乾哭而不落淚,島主都覺得這是故意在黑呂后。呂后一直是有意培養漢惠帝的執政能力,漢惠帝期間施行仁政,休養生息,還有諸如降衛滿,城長安,收百越,廢挾書,收趙佗等政績,雖呂后為主宰,也應該是與漢惠帝共同完成的。

還比如著名的「蕭規曹隨」事件,漢惠帝看見曹參作為相國而不作為,也是心急如焚,可見漢惠帝對政事還是相當上心的。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呂后是深愛漢惠帝的,只是這一份愛太過沉重,以至於變得畸形,到最後毀了他。她從未真正瞭解過自己的兒子。

漢惠帝,一個敏感脆弱卻善良乾淨的赤子。他的父親從未看得起他的,他的母親總是把意念強加在他的頭上。他不被任何人理解,受了無數委屈,擔負著巨大的壓力,卻依然保留著心裡那一份溫暖的愛意,為了保護他人竭盡全力。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惡魔和惡魔的孩子,是一個天使。


在討伐異姓王英布時,劉邦中了一箭,不久就死了,劉邦跟呂后的兒子劉盈繼承皇位,稱孝惠帝,惠帝出生於劉邦貧窮時,喫過很多苦,小時跟著劉邦,曾因為被項羽追殺,劉邦多次將6歲的劉盈推落馬車,欲輕車自己逃命,幸好車夫夏侯嬰多次停車抱回。

由於經歷的坎坷,惠帝從小便很柔弱,對人仁慈,劉邦認為他不像自己,不喜歡他,多次想更換太子,改立戚姬(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在母親呂后和張良周昌等大臣的周旋下,惠帝的太子之位才得以保住。

等到劉邦死後,呂后怨恨與她爭寵的那些女人,處心積慮要殺掉她們及她們的兒子,最恨和最想殺的就是戚姬和趙王如意,便召趙王回朝以便加害,惠帝知道後,親自去迎接趙王,一同進宮拜見太后,還一直把如意帶在身邊,不讓他離開。呂后一直沒有機會下手。

劉邦未成親之前在外面就有相好,並生下兒子劉肥,惠帝劉盈是嫡長子,劉肥是庶長子歲數比劉盈大,呂后專權後,為解除惠帝的皇位威脅,利用齊王劉肥到京朝賀的機會,大擺宴席款待,並暗中讓人送上兩杯毒酒放在面前,席間,呂后命劉肥上前來為自己敬酒祝壽,劉肥依命端起毒酒,惠帝急忙拿起另一杯毒酒,陪劉肥一同上前祝壽。呂后大驚,吩咐侍衛打翻兩人的酒杯。

一天早上,惠帝帶領侍衛要出外打獵,趙王如意因為還是小孩子,起不了牀,便沒有帶去,呂后知道後,命宮人帶毒酒前往毒死趙王。惠帝回來後,知道趙王已死,放聲大哭不止。

毒殺趙王如意之後,呂后把軟禁在後宮的戚夫人的手腳斬斷,並且挖去眼睛,用火燒聾耳朵,灌下啞葯,關在豬圈裡,起名為「人彘」(豬一樣的人)。

然後,呂后就讓惠帝觀賞她的傑作,惠帝看後一問才知道是戚夫人,當場嚎啕大哭,生了一場大病,一年多都不能起身。他派人對呂后說:「這不是人所能做出來的事,我是太后的兒子,(有這樣的母親)我哪有資格去治理天下。」此後惠帝也不再上朝處理政務,每天就是飲酒作樂,身體時病時好,直到死去。

《漢書·惠帝紀》說:孝惠內修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說,可謂寬仁之主。曹呂太后虧損至德,悲夫!

惠帝是仁厚之主,但在大事上應對失措,馭下無術,縱然不因戚夫人事件而自暴自棄,以他的能力,並無法處理好老臣宿將和諸呂的關係,最多成為另一個漢文帝。(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漢惠帝是劉邦的嫡長子,呂后所生,在劉邦稱帝之後理所當然地被立為太子,但是劉盈生性柔弱,這一點與劉邦和呂后的個性都不同,也許父母的強勢反而導致了劉盈個性的柔弱,所以劉邦對劉盈一直不是很滿意,想立自己的第三子、戚姬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但是由於呂后的勢力強大,始終維護著自己的兒子,所以最終劉盈還是在劉邦去世之後順利繼位。

劉盈16歲即位稱帝,在古代也不算幼主了,但是呂后是個十分強勢的女人,所以政權一直掌握在呂后手中,漢惠帝手中並無實權。甚至,呂后連漢惠帝的婚姻也要幹預,而且呂后還給漢惠帝安排了一個漢惠帝根本無法面對的皇后。

為了親上加親,呂后竟然讓漢惠帝娶自己的親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氏為皇后,就是讓漢惠帝娶自己的外甥女為老婆,這是亂倫啊,所以漢惠帝和魯元公主極力反對,但是在強勢的呂后面前,反對無效,漢惠帝不得不娶了自己的外甥女。

不過漢惠帝在這一點上還比較硬氣,在娶了張氏之後從來不寵幸她,最終張氏在去世之時還是處女之身。由此可見,呂后是一個強勢到變態的女人,而漢惠帝面對自己的母親毫無辦法,只能任由呂后擺布。

呂后

除此之外,呂后還做了兩件十分毒辣的事情,而這兩件事情也對漢惠帝之後的心理和人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第一件是對於趙王劉如意的處理。劉如意在劉邦生前很受劉邦的喜愛,劉邦一度想廢掉漢惠帝而立劉如意,雖然最終沒有執行,但是呂后心中已經對劉如意起了殺心,在劉邦去世之後一直在尋找機會殺掉劉如意。

深知自己母親的漢惠帝為了保護自己的弟弟劉如意,一直將劉如意帶在自己的身邊,寸步不離,呂后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機會。有一天,漢惠帝早起去打獵,但是年紀很小的劉如意要睡懶覺,心疼弟弟的漢惠帝就自己去打獵了,將弟弟留在寢宮。得知消息的呂后第一時間命令宮人,將劉如意毒殺。打獵回來的漢惠帝發現之前還在睡覺的弟弟竟然已經變成了一具屍體,漢惠帝十分傷心,但也無可奈何,從此以後更加無心朝政。

第二件事情是對情敵、乃至政敵戚姬的處置。戚姬生前與呂后爭寵,而且她的兒子劉如意還差點威脅到漢惠帝的皇位,所以在戚姬失去了劉邦這座靠山之後,呂后就要著手處理戚姬了。呂后處理戚姬的手段相當殘忍,呂后將戚姬割去耳鼻舌頭,毒啞戳瞎,砍去四肢,將殘驅裝入瓦罐之中,放在茅房之中,稱之為「人彘」,聽聽這段描述都覺得呂后的殘忍,不僅如此,呂后還讓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去參觀自己的「傑作」,生性善良的漢惠帝看到這般場景,十分驚恐,覺得自己的母親怎麼能夠如此的心狠手辣,而且由於受到了驚嚇,漢惠帝一下子病倒了。

很快漢惠帝就去世了,他一共在位七年,在這七年中朝政一直掌握在呂后的手中,漢惠帝雖然貴為大漢天子,但是從政治到生活都處在母親的陰影之下,最後鬱鬱而終。


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不會因為某個人而止步不前,一代君王的所做所為可以影響一時,一地,絕不可能影響整個歷史進程。

漢武帝時期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那不是統治者的良心發現,是因為戰事太多,民不聊生,沒有了百姓何以誰來養兵?

惠帝據說是看了人彘後一病不起,可能確有此事,不過只能事表面原因,深層次原因不該在此。呂后的冰冷、強勢在對付誅殺韓信時就暴露無疑,劉邦都自愧不如。

母強子弱的現象歷史上並不稀奇,唐朝武后兒子都「不中用」;清朝同治,光緒都沒有治國之本領嗎?顯然這是太后不願意放權。這些弱弱的皇帝問題都出在母親的權力慾望上。沒有成為一代有為帝王之怪生不逢時。

說回漢朝,歷史上的漢朝經濟,疆域與外通好都有不俗成就。


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是劉邦和呂后所生的兒子。但劉盈就個性而言,和劉邦、呂后夫婦都不相似。劉邦、呂后,都是性格非常剛毅的,他們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我們說他們殘忍也好,說他們流氓也好,但這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原因。但,劉盈都沒有繼承這些。當劉邦去世後,呂后多次對劉邦的那幾個兒子下殺手,漢惠帝劉盈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保護。比如劉邦的長子齊悼惠王劉肥在朝見漢惠帝的時候,呂后在劉肥的酒中下毒,劉盈故意和劉肥換著杯子喝酒,結果嚇得呂后也不敢下毒了。劉肥後來把自己轄區的一個郡獻出來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呂后才放了劉肥。而趙王劉如意,是呂后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她把劉如意召到京師以後,劉盈處處和劉如意生活在一起,不給母親下手的機會。後來一次,漢惠帝外出打獵,劉如意小孩子起得晚,漢惠帝沒叫他。等漢惠帝打獵回來,劉如意已經是一具冰冷的屍體了。

就個性而言,劉盈無疑是比較仁弱的。假如沒有呂后這個強勢的母親,他也未必能夠駕馭西漢初年的複雜政局。早在劉邦還活著的時候,發生了英布反叛的事件,劉邦說我老了,總不能還讓我去打仗,太子是未來的接班人,替我出征吧。呂后一下子就慌了,呂后知道兒子肯定不是那塊料。於是就找張良出主意,最後勸說劉邦還是你親自去吧。劉邦也知道兒子不行,罵罵咧咧地自己上陣。

在劉邦去世後,漢惠帝也沒有能力控制朝局。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蕭規曹隨。劉邦的功臣中排第一的是蕭何,蕭何做了漢朝丞相。曹參原本和蕭何是好朋友,但因為功勞排名,曹參排第二,結果兩個人成了仇人。但後來,蕭何在臨終之際還是推薦了曹參。曹參在接任了丞相之後,並沒有新官上任的跡象。漢惠帝很納悶,漢惠帝就讓曹參的兒子去問問怎麼回事。結果,曹參將兒子暴揍一頓。漢惠帝一看,這不是在打我嗎?就把曹參叫過來,要討個說法。結果,反而被曹參教育了一通。這說明,漢惠帝其實也駕馭不了劉邦的那些功臣。

所以,在漢惠帝因為人彘而受到驚嚇之前,呂后已經在強勢介入到漢朝的政治之中了。假如劉盈不受驚嚇,他也很難走出母親的陰影。在受了驚嚇之後,他乾脆撂挑子不幹了:「此非人所為,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你這不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我作為你的兒子,我也沒有辦法,治理天下這事情,你看著辦吧!


歷史沒辦法假設。

母強子弱,是漢惠帝一輩子跨不過去的坎。漢有東宮長樂和西宮未央。

漢高祖劉邦和呂雉就是住在長樂宮,及至漢惠帝劉盈則在登基後就搬到未央宮,名為長樂奉母,實則未央避災啊!這也導致了政令皆從長樂出,未央獨留弱子嘆。

呂雉的強勢在當時,甚至在整個中國史上的女人中是少有的。而第一個母主臨朝稱制也是從呂雉開始,足見一般。

而劉盈表面上是死於人彘之嚇,其實是死於心中魔怔。因為他深深意識到有呂雉在,有呂氏在,他永於出頭之日。

但是我們退一萬步來假設,如果呂雉早崩,或者劉盈挨過了呂雉。那麼劉盈有出頭之日嗎?

只能說朝中朝外有諸呂,劉盈要壓過他們也不是一兩句話的事。

再退一萬步,劉盈壓制了諸呂,海內清平。但是當時屬於漢初。久經戰亂,百姓思安,最多還是逃不出蕭規曹隨,走上文景之路。

因為劉盈軟弱的性格和形勢環境,會讓他無所作為的。


動亂中存活下來的弱者,有心理疾病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