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業應用技術開發可以分解成配方開發,工藝開發和設備開發三大項。實驗室階段的開發主要集中在配方開發,工藝部分會有很少量的涉及,至於設備這一塊,在實驗室一般很少遇到。只有那種完全的化工工程專業的實驗室才會去做設備開發。

配方開發就是合成材料的原料的種類組成和比例;工藝開發就是反應條件,包括溫度,壓力,加料順序等等;設備開發就是針對特定的配方和工藝選擇針對性的合成設備,包括材質,攪拌方式,冷卻方式,加熱方式,加壓方式等。

有些產品的主要技術精華在配方部分,工藝和設備相對簡單,很多精細化工產品均具有該特點。典型的例子是飛機用的隱身塗料。塗料的製備工藝基本都不算複雜,但是用那些原料,比例如何是非常見功夫的。所以美帝的隱形飛機打死也不能落到敵對國手裡。不公開的消息說,F117在南斯拉夫被擊落,就有一半被TG拉回來,於是我們自己的隱形飛機的隱身技術就跨越了一個臺階。

還有很多產品的主要難點在於工藝,本身的配方非常簡單。這類產品大多集中在原料級別的產品中,但是又沒達到基礎原料的程度。如合成聚氨酯的原料異氰酸酯就屬於此類。你盡可以拿到樣品解析,但是你依然很難仿製出來。因為合成這個產品主要在於工藝部分。加料順序,升溫步驟,冷卻方式,反應程度控制,終點判斷,質量在線監測等等。工藝開發的複雜程度較配方開發要高出很多,主要是同樣工作量的調試,工藝開發的單次成本,包括原料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比配方開發高得多。

最後一類產品是基礎化工原料,這類產品的主要技術難點在於設備。它的配方和工藝都很成熟,但是依然不是絕大多數化工企業敢於觸碰的領域,原因在於設備開發和投入。即使是非常成熟的乙烯的製備,其原理用一句話就能說清楚,但是設備的投入依然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不要說一些新的基礎原料的合成,需要大量的新型設備的開發與量產。一個典型例子是萊賽爾纖維。纖維是高分子化學產品中的一個大類分支,另外的幾種分別是塑料,橡膠,膠粘劑和塗料。後兩項在嚴格意義上屬於精細化學品的範圍。萊賽爾纖維其實就是棉纖維。但是與那種從棉花裡面紡出來的纖維不一樣,萊賽爾纖維是用緞絨棉作為原料,利用化學溶劑進行溶解後再重新紡絲成型。這種產品極大程度的提高了棉花的利用效率,基本實現了無資源浪費的理想狀態。但是要成功批量製備這種再生纖維,需要的設備與之前行業內使用的紡絲設備具有本質差異,開發難度之高,即使以些行業頂尖級的跨國集團也望而生畏。歷經十幾年,萊賽爾纖維的生產也沒能達到很理想的狀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