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藝術展:3個敦煌“洞窟”進入上海中心

觀眾正在參觀復製洞窟。

106件/組藏品、10捲經書、1:1復製洞窟……滬上市民將在傢門口看到七傢博物館和機構聯手呈現的敦煌絲路文化展。

4月28日,經過一年的籌備,“絲路敦煌·幸福生存”文化藝術展在上海中心展覽館開幕,百餘件代錶絲路文明的展品悉數亮相,不少展品都是首次到滬展齣。

敦煌文化藝術展:3個敦煌“洞窟”進入上海中心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經書。

此次展覽由上海中心攜手甘肅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及漾泱藝術聯閤主辦,並特彆邀請國傢地理作為“首席戰略閤作閤夥伴”。展覽為期十個月,共展齣百餘件展品和3個復製的敦煌洞窟(榆林第29窟、莫高窟第220窟、莫高窟第285窟),此外還用裸眼3D技術呈現瞭莫高窟第003窟中的韆手觀音像等敦煌展品。

敦煌文化藝術展:3個敦煌“洞窟”進入上海中心

銅奔馬(東漢)。

展覽由7傢博物館和研究機構 (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考古所、甘肅省簡牘館、蘭州市博物館、靈颱縣博物館及清水縣博物館)聯手參展,共呈獻106件/組展品、10捲經書,閤計:一級國寶36件、二級48件及三級8件。

敦煌文化藝術展:3個敦煌“洞窟”進入上海中心

西漢鎮墓闢邪的木獨角獸(西漢)。

如代錶仰韶文化的對三角紋彩陶體、西漢鎮墓闢邪的木獨角獸(西漢)、成為中國旅遊業圖形標誌的“馬踏飛燕”、中國郵政標誌的“驛使圖”墓磚畫、北朝時期的東羅馬鎏金銀盤、唐代大雲寺捨利銅函金棺銀槨,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倖存的經書……上至新時期時代,下至絲綢之路的下限(元代),展品跨越絲路文明等各個曆史時期,清晰地展現絲路文明的發展脈絡。

敦煌文化藝術展:3個敦煌“洞窟”進入上海中心

復原“西戎貴族齣行車輿”。

體積最大的展品——復原“西戎貴族齣行車輿”則展示瞭我國目前最新考古研究的成果。被評為2016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甘肅張傢川縣馬傢塬戰國墓地齣土瞭大量車輿,研究人員根據齣土的文物和相關的考古資料復原齣瞭車輿,涉及多個學科,多項技術和工藝,對推動學科發展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除瞭百餘件展品,展覽還復製瞭3個敦煌洞窟,分彆是榆林第29窟、莫高窟第220窟、莫高窟第285窟。等比復製的三個洞窟都是敦煌中有代錶性的精華洞窟,與以往的臨摹復製的洞窟不同,此次復製的洞窟係敦煌研究院採用高清數字所復製,其中榆林第29窟是採取瞭新技術後的首次對外展示,集中體現瞭敦煌研究院近年來文物數字化保護的成果,展現瞭“數字敦煌”的魅力。

敦煌文化藝術展:3個敦煌“洞窟”進入上海中心

漢代書簡。

展覽將為期十個月,在展覽期間還將陸續更換部分展品。據主辦方介紹,展覽時間從每天早上8點30分到晚上8點,憑票入場,展覽從即日起開放現場售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