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艾慄斯

亨八心想:「你個錘錘~你以為勞資想拖這麼久嗎?還不是你們天主教的教皇抱著西班牙的大腿欺負人!哼!不陪你們玩兒了還不行嗎?」

亨八的第一任妻子是來自西班牙的公主凱瑟琳,財大氣粗給了英格蘭不少支持,有點像《權力的遊戲》裏高庭的「小玫瑰」,本來是要許配給亨八的哥哥,結果還沒過門亨八的哥哥就病死了。亨八的爸爸亨利七世怎麼捨得放過這塊大肥肉,就順勢把凱瑟琳又嫁給了自己的二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亨利八世。

一開始這小兩口感情也挺好,但時間久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凱瑟琳未能成功給亨利八世生下合格的男性繼承人,於是亨利八世坐不住了,眼看凱瑟琳已是大齡產婦,又經過數次流產,再生育的希望渺茫。亨利八世想了又想,以聖經舊約中弟弟不得娶哥哥的妻子為由向歐洲教皇申請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但是凱瑟琳並不同意讓位,並聲稱自己雖然曾經許配給了亨利八世的哥哥,但從未圓房,也因此不構成事實上的夫妻關係。

是的,在當時的天主教體系中,國王的結婚和離婚都必須經過歐洲教皇的首準。但當時的歐洲教皇克雷芒七世的背後資助者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查理五世,而查理五世呢,是凱瑟琳的親侄子。

所以你可想而知克雷芒七世的處境有多尷尬,一邊是下定決心要離婚的英國國王,一邊是死都不願退出王后位置的凱瑟琳和她背後的強硬背景。

那就只能拖了,反反覆復的流程一拖拖了快五年,最後亨利八世實在忍不了了,決定不要跟他們玩。既然天主教的國王離婚需要羅馬教皇同意,那麼乾脆英國就脫離天主教的世界成立自己的國教吧!我亨利八世就是國教的教主,我自己宣佈自己的前一段婚姻無效,可以重新結婚了耶!我的婚姻我做主!

於是一生就不斷離婚結婚、換老婆跟換衣服一樣,換了六任妻子。

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事實上,不是5年之久,而是歷時整整8年,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王后的婚姻,才由官方正式批准解除。

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凱瑟琳,原本是他的嫂子。他的哥哥、王太子亞瑟因病去世後,他的父親亨利七世因為不想退回嫁妝,原本想自己娶了凱瑟琳,但受到凱瑟琳父母、西班牙國王與王后的強烈反對。雙方談判的結果,讓弟弟亨利娶嫂子凱瑟琳。西班牙和英格蘭都是天主教國家,王室婚姻、寡婦再嫁等,都必須獲得教皇的批准。為此,英格蘭王室堅稱,亞瑟與凱瑟琳並未圓房,所以凱瑟琳不算寡婦。同時,西班牙王室暗地裡做了許多工作,教皇才同意了這樁婚事。亨利八世繼位為英格蘭國王后,凱瑟琳自然成了王后。

凱瑟琳本就比亨利大,婚後歷經多次流產,為國王生下6個孩子,但養活的只有一個女兒瑪麗。花心大蘿蔔亨利八世,本就情婦眾多,不但睡了凱瑟琳的女侍官瑪麗·博林,更迷上了她的妹妹安妮·博林。與姐姐瑪麗不同的是,安妮拒絕當國王的情婦。她聲稱除非國王正式娶她,否則她絕不可能和國王同牀共枕。此時的王后凱瑟琳已經40歲了,亨利八世34歲,安妮只有25歲,年輕漂亮充滿活力。1525年,亨利八世以王后沒能給他生下男性繼承人為由,提出離婚,自然受到凱瑟琳本人、西班牙王室以及羅馬教廷的堅決反對。亨利八世派出大法官沃爾西,專程前往梵蒂岡談判斡旋,但未能成功。隨後,亨利八世罷免了沃爾西,任命新的大法官,並想了許多其他辦法,但談判繼續失敗。凱瑟琳的侄子此時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向梵蒂岡施加壓力,不同意亨利八世另娶。

僵持之中,亨利八世於1531年將還是王后的凱瑟琳趕出皇宮,將她的房間給了安妮,並不顧一切地於1532年冬與安妮祕密結婚。梵蒂岡大怒,宣佈將亨利八世逐出教會。在國王的操縱下,英格蘭國會宣佈脫離羅馬教廷,從此遵從英國自已的國教,國王是教會的最高領導者。英國教會立即宣佈,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安妮是英格蘭的法定王后。此時已是1533年。

這便是對英國歷史影響深遠的離婚案。安妮同樣未能為國王生下男性繼承人,她後來被以通姦罪處死。亨利八世與第一任王后凱瑟琳所生的女兒瑪麗,在一番激烈的宮鬥之後,於1553年加冕為英格蘭女王,即史上有名的「血腥瑪麗」。瑪麗沒有孩子,所以她死後,她同父異母的妹妹,即安妮與亨利八世的女兒伊麗莎白繼位為女王,成為伊麗莎白一世,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


英王亨利八世與他六個妻子的著名故事,可以說是都鐸王朝最勁爆的八卦故事集,其中最難的一次離婚案,要數與他的第一任妻子凱瑟琳往後離婚,五年之久並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時候還引發了英國的宗教改革。我們理解的是,國王要多少女人就有多少,更別說離個婚。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中世紀的歐洲,國王也許有許多情人,但是結成婚姻關係的只有一人,而且離婚要經過天主教會的同意,但是,劃重點,天主教會是嚴禁離婚的,更別說當時還是天主教國家的英國,也更別提國王這個級別的離婚案會有什麼示範意義。其實想想,即便是在中國的古代封建王朝,要廢掉皇后還要一番波折,更別提王權有限的中世紀歐洲了。

那麼亨利八世過得好好的,為什麼一定要離婚呢?凱瑟琳是來自西班牙的公主,她的父母比較有名,就是西班牙著名的天主教君主伊莎貝拉和費爾南多,但是結婚之後,凱瑟琳與亨利八世只有一個女兒,就是後來的「血腥瑪麗」,沒有辦法生一個健康男孩成為了她最愁苦的事情。而亨利八世一方面操心自己的繼承人問題,一方面又迷戀上了女官安·博林,因此纔有了離婚的這個提議。

不過離婚並不容易,凱瑟琳皇后的孃家背景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而當時的國王查理五世,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優權勢的國王之一,也是凱瑟琳的外甥,西班牙從其伊莎貝拉時期就是天主教羅馬教廷最堅定的盟友,並且查理五世時期王權的極盛也讓羅馬教會的教皇幾乎是完全聽命於他。所以教皇幾乎是用盡手段拒絕批准其離婚。拖到1529年,心意已決的亨利八世大刀闊斧改弦易轍,轉而向要求改革的鄉紳與資產階級等階層尋求支持,自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1533年由英國教會法庭批准,亨利八世與阿拉貢的凱瑟琳離婚,並與安妮·博林結婚,同年女兒伊麗莎白誕生。


凱瑟琳·阿拉貢公主是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的小女兒,她於公元1501年嫁給亨利七世的王位繼承人威爾士親王。然而結婚半年後威爾士親王就去世,於是凱瑟琳公主被亨利七世要求改嫁給11歲的亨利·都鐸王子,即後來的亨利八世。在等待七年後,年輕的亨利八世登基。他和寡嫂凱瑟琳公主結婚。凱瑟琳終於成為英格蘭王后,在王后這個位置上,凱瑟琳做得十分出色。她顯示出良好的攝政才能,她的賢惠大度受到了人民的愛戴。

(凱瑟琳王后畫像)

然而,凱瑟琳王后作為妻子,沒有給亨利八世留下男性王位繼承人。她的幾個兒子都不幸夭折,只留下一個女兒瑪麗。瑪麗兩歲時就被許配給法國皇太子,但如果瑪麗成為英國女皇,英國很可能成為法國的一個省。

對王位繼承人望眼欲穿的亨利八世開始懷疑自己的行為惹惱了上帝,因為《聖經》上說,「娶已故兄弟的寡婦」為妻是被禁止的,同時隨著凱瑟琳年紀增大,魅力在凋零。亨利八世決定和凱瑟琳離婚和情婦安妮·波琳結婚。

但是離婚在當時並不容易。根據天主教教規,夫妻結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許離婚再自行嫁娶,而且喪偶再嫁也需要教皇的批准。亨利八世向英國的大主教申請離婚,大主教必須向羅馬教皇提出申請。而當時控制羅馬教皇的是卡洛斯五世,他是凱瑟琳王后的侄子。

在各方面的阻撓和壓力下,這件離婚案一拖再拖。轉眼五年過去了,離婚案還是沒有什麼進展。後來在安妮·波琳一黨的慫恿下,亨利八世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脫離羅馬獨立,這樣離婚的事就可以不用羅馬過問了。亨利八世開始力排眾議採取一系列措施脫離羅馬教廷,他先是制定法案宣佈英格蘭不再向教廷納稅。1532年,又通過《神職人員讓權法》,把教會在議會中的權力轉移給了國王。1533年,他宣佈英國的司法權獨立。亨利八世終於順利離婚,並立刻迎娶原為凱瑟琳侍女的安妮·波林。1534年,英國國會又通過了《至尊法案》,宣佈國王為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腦。從此,獨立的英國國教誕生了。

然而安妮·波琳也沒能生下男性繼承人,她的女兒伊麗莎白成為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亨利八世對安妮的熱情也隨著時間而消磨,最終他以證據不足的通姦罪處死了安妮王后,很快贏取了安妮的侍女簡·西摩為王后。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作者

參考書目:《影響世界歷史的100位女性》孫紅彥/著

PS.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都是封建王權社會,英國國王的婚姻還有制約機制。而中國古代各朝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毫無節制。這個比較也說明雖同屬封建王權,但對權力的有無監督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