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家是上個世紀公認的文史天才。他總有本事讓一切枯燥至極的事物,在他筆下變得活蹦亂跳,夭夭如也。

他本身學的是法律,也不過活了50來歲,可謂少壯而死。但他一生,橫貫新詩、考古、文獻、漢簡、殷商甲骨、商周銅器、文學評論等眾多幾乎毫無相干的領域,上征下討,葷素不忌,而且往往只需兩三年,即可躋身該學科第一流位置,寫出「必讀書」著作,令人咋舌。這種時時刻刻讓專家沒飯吃的資質、才情及眼光,過去百年,大概也有隻有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郭沫若等寥寥數人可堪抗衡。

(圖:陳夢家與趙羅蕤夫婦1940年代在家中)

在明式傢具的收藏與研究方面,他在國內也是先行者。後來在這個領域允稱巨擘的王世襄先生,也是在他的影響下得以成就的。所以,王世襄一生感念陳夢家的深情厚誼,敬稱他為「啟蒙老師」。客觀地說,沒有陳夢家這位亦師亦友之人提攜指點,王世襄連是否會和傢具結緣,都亦未可知。


盛世收藏,如今明清傢具已是收藏界的「明珠領域」,隨便一把交椅、一座屏風、一副几案,都能拍出千萬以上的巨款。而陳夢家是國內這一風氣的拓荒者,是津梁權輿所在。

中國的傢具製作,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具一格的,璀璨奪目,中國氣派。特別是那些完成於明代中晚期的布滿「古漆斷紋」的古雅物件,獨一無二的無釘榫卯組合體系,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科學構造,天然物我同一的材料追求,大道至簡的美學風格,清新、端莊、舒適、雅緻,讓人嘆為觀止,是華夏文明寶貴的文化遺產。

但是,歷代士大夫並不重視這些東西,雖然生活中很受用,但心理上也以為不過就是匠人層次,是奇技淫巧的小道,是不屑花心思注目其間的,甚至連「玩物喪志」都算不上的。所以當時文震亨《長物志》里罕見地提到了傢具,可是言語間都是傲慢和鄙夷。

(圖:買菜歸來的晚年王世襄)

真正能平情把明式傢具當作學科對象,正式地,系統地研究,則始於1930年代。幾乎與德國人古斯塔夫.艾克博士同時,陳夢家就盯上了這片無人關注的寶山,課餘到處搜羅,到了1940年代,他在燕京大學朗潤園內的住所,室內已經是清一色「國之重寶」的明代傢具精品,成為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明式傢具收藏家、研究者。在這些「竹頭木屑」身上,他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王世襄是「京城頭號玩家」,是後來國際明清傢具研究界的泰山北斗。但他對明式傢具的興趣,是在陳夢家的熏陶下逐漸形成的。

陳夢家大王世襄3歲,他們是燕京大學校友。1934年,陳夢家進入燕京大學研究院讀研究生,專攻古文字學;同年,王世襄考入該校國文系,於是就有了往來,一見如故。王世襄家境優越,是官二代兼富二代,王家有一座佔地 20 余畝的園子名芳嘉園,王世襄燕大期間,就住在此處,斗蛐蛐,種葫蘆,轟鴿子,燒制名菜,吸引了京圈大批文人與玩家在此雅集。1936年9月後,陳夢家碩士畢業,留校任教,也與妻子趙羅蕤搬至此園,與王世襄形跡甚密,因為趣味相投,常年廝混在一塊。這些記錄可見他們彼此的日記、文章、回憶錄。那時的陳夢家,對於王世襄而言,雖表面上只是「學長」,實際亦師亦友。

(圖:上海博物館明清傢具館一角)

1940年代,陳夢家夫婦從芝加哥留學歸國,正式涉足明式傢具收藏與研究。那時候,在北平,他每每入城往魯班館等地搜集傢具,都會叫上「小老弟」王世襄同往。王世襄好動,喜歡飛鷹走狗和小物件,開始對明式傢具這種大塊頭並無什麼興趣,但他為人好奇又聰明,跟隨陳夢家逛了幾次魯班館、龍順成等木器行後,竟也逐漸對明式家具有了興趣,偶爾也會買一兩件做工精細的小物件玩玩。

陳夢家進城購物時,如有看上的傢具,來不及或不方便帶回住所的,因王世襄京城公子哥,家大業大,會暫存他處;有需要修理的,送到修理店後,沒時間去催問,也會委託王世襄幫忙照看,王世襄身體好,精力充沛,又生性好玩,會專門到修理店看師傅如何整修傢具,樂此不疲;而陳夢家對於一些文物常識、傢具要點、鑒賞門路的知識學問,也對王世襄傾囊相授。

也就是說,正是在陳夢家的指引下,王世襄才對明式家具有了了解的興趣,並逐漸走上了傢具的收藏與研究之路。所以,他終生都非常感戴,念念不忘陳夢家這位「啟蒙老師」。


1966年8月24日晚,陳夢家被關在東廠衚衕的考古所內,大難臨頭,口燥唇乾。

那天,他的隔壁,兩位老年婦女被棍棒皮鞭打、沸水澆燙,「像殺豬一樣」。陳夢家自己,也受盡羞辱,他告訴朋友說:「我不能再讓別人把我當猴子耍了」,深夜寫下遺書,服安眠藥片,自殺,被救。10天後,終於自縊身亡,死在愛妻趙羅蕤的眼前。他所辛苦半生所搜集的那些傢具,也零落四方。

而王世襄畢竟是「小人物」,反倒相對安全。那年,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即「自我革命」,主動請求文物局清他的家。1966年9月2日,他所有財物被搬走,人也被下放勞動,那些價值連城的明式傢具僥倖得到保全。

現在的上海博物館傢具館,全世界聞名,所藏珍寶,基本都是陳夢家、王世襄的舊藏。如織的遊人,衣衫嫻雅,目露精光,歡喜雀躍,但是他們中,可曾有誰在這些花楠紫檀烏木花梨的舊物上,讀出過淪肌浹髓的血淚信息?

2018,8,19,晚,閑敲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歡迎關注家居觀止。在家居領域,待過工廠、干過銷售、做過設計,有過終端專賣店。一枚極具溫情的職業家居人,分享最接地氣的家居指南。

王世襄為什麼稱陳夢家為他在明式傢具界的啟蒙老師呢?

作為明式傢具的重度發燒友,對王老與陳夢家先生的這段藏友情也略有了解。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闡述,王老為什麼自稱陳夢家先生是他在明式傢具界的啟蒙老師:

陳夢家在古玩界聲名遠播

陳夢家出生世家,相對於「貪玩成痴」的王世襄,骨子裡有一種文人雅士的氣派。王世襄常說,其坐卧起行‖抽煙喝茶,別具氣派。

年輕時的陳夢家在古玩圈聲名遠播,古玩商人對他永遠禮敬有佳;那時的王世襄還名不經傳備受冷落。

陳夢家古玩造詣極深,能對每件古玩點評它的前世今生;能一眼辨別傢具的真偽;能惟妙惟肖地繪製器玩原有的樣圖;還能一眼分辨許多傢具的製作年代;在當時古玩圈建立了別人難以企及的聲譽。

陳夢家與王世襄的一世藏友情

陳夢家年長王世襄三歲是王世襄燕京大學的學長,後陳夢家與才女趙蘿蕤結婚借住王世襄家,二人一生友誼從此開始。兩人對明式傢具都有濃厚的興趣,1947年陳夢家留美歸來更是考古學家的學術翹楚,名利雙收。這個時候的王世襄是故宮的研究員,在收入上遠不如陳夢家。

40年代末,國民黨敗走台灣,許多前清遺老及民國富豪紛紛拋售珍貴傢具。像袁世凱胞妹袁世香的收藏多被陳夢家收購,一時間陳夢家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藏家;收購了許多王世襄未曾眼見的名貴傢具。

這時期的王世襄財不及陳,只能騎單車叩舊友門逛鬼市風餐露宿,也能收購一些陳未曾見過的好物件。

大凡收藏家都有一個比較雞賊的習慣,就是對好友嚴防死守,一旦入手成功又不吝分享。王世襄和陳夢家常常在對方收到好物件後奚落逗趣卻又不介意,反而在這樣的氛圍中彼此成長、各增眼力。

2005年王世襄曾跟友人提及:陳夢家是自己明清傢具的啟蒙者,他自己買的傢具跟陳夢家的沒法比。自己買的是邊邊角角、不成系列,陳夢家買傢具是一堂一堂地湊,大到八仙桌畫案、小到首飾盒筆筒一應俱全。老年後的王世襄早已是中國明式傢具研究的開山鼻祖,卻能如此評價陳夢家,可見一斑。陳夢家對明式傢具是滲透生命的喜歡

後來陳夢家更是用稿酬購買了王世襄舅父老宅,用來存放名貴傢具。

晚年的趙蘿蕤回憶:「有時半夜醒來,看見夢家屋子裡的燈還亮著。或是寫作或是在欣賞傢具,他會靜靜地坐在這裡,似乎是在用他的心和這些傢具交流」。

陳夢家1966年不堪受辱自縊後,傢具被沒收。趙蘿蕤病逝後,這些傢具又輾轉到其弟趙景心手裡。後多方商議捐贈上海博物館,與王老的傢具一起成為上海博物館明清傢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明清社會和起居方式的重要文物見證。

陳夢家一生,到底有什麼具體成就呢?

早年在南京大學是從徐志摩、聞一多,並與他們二位再加朱湘一,是著名新月派詩人的四大代表。後轉學燕京大學做古文字學的研究生,師從容庚教授,立志研究考古學、甲骨文、青銅器等。

陳夢家曾對王世襄說,自己先專註於考古學研究。待年老時,在做些專業以外有興趣的研究,就是書畫、竹器、漆器及明清傢具等研究。

一生相繼出版《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西周年代考》、《殷墟卜辭綜述》等學術專著。其中《殷墟卜辭綜述》更是被譽為甲骨文學的百科全書。卻在1966年的十年文革動蕩中,結束了才情縱橫的一生。天妒英才,其壯年所說的晚年從事一些關於明清傢具方面的研究終成憾事,也是王世襄一生難以提及的惋惜。

綜上,大致分析了陳夢家對王世襄在明清傢具研究中三個比較大的啟蒙,最後也簡單提及了陳夢家一生主要的學術成就。


藝嶼EYESVOT|陳夢實

1911年4月—1966年9月

陳夢家著有《夢家詩集》、《鐵馬集》、《在前線》和眾多學術研究等,也是新月派詩人代表成員。

明式傢具關鍵詞

在腦海中對明式傢具的印象,大多來自觀復博物館和馬未都,對明式傢具的接觸來自學校傢具工作室的設計作品,另一次是去江門古典傢具城。

大概搜索過關於王世襄先生的故事,也在馬先生的節目里聽他介紹過。他是中國明式傢具的權威。

而陳夢實的標籤不只是傢具收藏家,陳夢家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 因在敏感時期為漢字存亡奔走而被打成右派,含冤而死。

他的收藏成了上海博物館的館藏,從這些淳樸精緻的傢具,也能從另一面了解陳先生的品味與學識。

上海博物館

陳夢實的詩

歡迎關注頭條號藝嶼EYESVOT


陳夢家對於王世襄後來的明清傢具研究有深厚的影響

正是和陳夢家的往來,促使王世襄寫出了影響深遠的《明式傢具研究》《明式傢具珍賞》二書。

王世襄對於明清傢具的收藏要晚於陳夢家,但對明清傢具的痴迷程度卻毫不遜色於他。新中國成立後王世襄在故宮工作,對古典傢具收藏和研究的興趣有增無減。陳夢家當時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兩人因為有相同的愛好常常一起切磋交流。

陳夢家與王世襄兩人之間的交往,正是志同道合的惺惺相惜,兩人之間的互相「奚落」,只是變相地表達了兩人對於明清傢具共同的痴迷喜愛。陳夢家對於王世襄後來的明清傢具研究有深厚的影響,在王世襄後來編著的《明式傢具珍賞》圖錄中有38幅,就是用陳夢家先生的舊藏。

陳夢家成就一覽表

1.詩人:20世紀30年代新月派著名詩人,成名於新詩歌,為新月派的代表性人物。曾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著有詩集《夢家詩集》《不開花的春》《鐵馬集》《在前線》《夢家詩存》等。

2.由詩人轉身走進三千年前殷商甲骨文的神秘領域。

他在語言文字學領域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對甲骨文、殷周銅器銘文考古著作、漢簡和古代文獻的綜合研究方面。甲骨文研究方面的代表作為《殷墟卜辭綜述》(科學出版社,1956年);在銅器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西周銅器斷代》(分6期連載於1955年~1956年的《考古學報》上);他對漢簡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於《武威漢簡》(文物出版社,1964年)和《漢簡綴述》(中華書局,1980年)兩本書中。此外,還有專著《老子今釋》(重慶商務印書館,1945年)、《海外中國銅器圖錄考釋第一集》(北京圖書館、商務印書館,1946年)、《尚書通論》(商務印書館,1957年)、《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科學出版社,1962年);論文:《釋底漁》(《考古社社刊》1936年第4期)、《釋「國」「文」》(《國文月刊》1941年第11期)、《關於上古音系的討論》(《清華學報》1941年第13卷第2期)、《殷代銅器》(《考古學報》1954年第7期)、《慎重一點「改革」漢字》(《文匯報》1957年5月17日)、《蔡器三記》(《考古》1963年第3期)等。

3.明代傢具收藏家

陳夢家不僅在文學創作,學術研究上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他還是一個明代傢具收藏家,收藏明代傢具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是學人收藏的一個範例。用文物界的行話來說,陳夢家的收藏都是「開門見山」的標準器。新千年之始,陳夢家的傢具珍藏易主上海博物館。


曾記否,好像是個大藏家,更是個玩家,非常會玩家,玩成一種文化,一種時常。長細我就不清楚了,像是清末民初時之玩家,不知對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