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正在太平天國全盛之際,由於天國領導集團的內訌和互相傾軋,突然爆發了震驚世人的“天京事變”,這場動亂給太平天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超過2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都是骨幹精銳力量;而天父,天兄的互相殘殺更使得天國的“宗教信念垮塌”,內部人心渙散。

  “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損失慘重,不僅消耗了大量的力量,此外還有大批將領投敵叛變,而清朝方面則趁機反撲,形勢極爲危險。

  然而我們知道,天京事變是1856年,而太平天國運動被撲滅是在1864年,太平天國還堅持了8年,也就是說,太平天國並沒有因天京事變而立刻崩潰,而且還蹦躂了幾年,那太平天國做了哪些努力以重振朝綱呢?

  首先是重新建立領導核心,天京事變後,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3個人的權力出現真空,洪秀全當即表示: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太平天國是軍師主政制),等於是重新進行了集權,等於是重新建立了堅強的領導核心。

  其次是立刻在思想上“撥亂反正”,慘劇結束後,太平天國的核心思想是“尊楊貶韋”,這是很正確的決策,因爲楊秀清雖然飛揚跋扈,但是能力的確強,這一點大家服氣,而且他還帶了個“天父”的頭銜,而韋昌輝則殺人太多,民憤很大,無論“天京事變”開頭是不是洪秀全本人授意的,這個時候必須把髒水潑到韋昌輝身上,而東王呢?則必須是被韋昌輝迫害的,這樣有利於穩定人心,同時渡過“天父和聖子自相殘殺”的思想危機。

  第三是提拔骨幹人才,而面對支離破碎的局面,洪秀全果斷提拔了一批青年才俊,典型的就是陳玉成和李秀成,1856年陳玉成、李秀成等將領在安徽樅陽(今樅陽縣)主持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這便是太平天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樅陽會議。

  在這個會議上,這“天國雙壁”決定統一指揮,聯合作戰,他們合力擊破了江北大營,李秀成帶着東路軍,陳玉成帶着西路軍,橫掃皖北!之後天京和安慶同時告急,1858年7年,陳玉成和李秀成又召開了第二次樅陽會議,雙方再次決定加強聯絡,之後雙方合力擊破了江北大營,之後又聯合西上,殲滅湘軍精銳6000多人,打了一個很漂亮的殲滅戰。

  之後太平軍又二破江南大營,挺進蘇浙,終於打開了一箇中興的局面。這也使得太平天國得以再撐8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