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諸葛亮,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多智而近妖,輔佐劉備建立了赫赫功業,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其中的空城計更是爲人所熟知。

諸葛亮派馬謖去守街亭,結果馬謖辜負了諸葛亮的重用,丟掉了這一重要的軍事重地。司馬懿乘勝追擊,兵臨城下。

司馬懿當時有十五萬大軍,個個兵強馬壯,盔甲鮮明,而且剛打了勝仗,士兵鬥志高昂。再看諸葛亮,駐紮在西城,城牆不高,城池不大,大部分士兵都被派出去運糧了。他身邊只有區區兩千多人,就這點人還是個個老弱病殘,毫無戰力可言。

面對敵我兵力懸殊的危境,身邊的人都慌了,唯有諸葛亮鎮靜自若,他說“別慌,都按我的吩咐來。”接下來發布了一系列的軍令,違令者斬首。

司馬懿來到城下,只見城門大開,門口有十幾個年老的百姓在旁若無人的灑掃街道,看見大軍壓境頭也不擡,城裏一片寂靜,沒有一絲喧譁,城頭上更是連一杆旗幟都看不見,沒有一個在城牆上巡邏的士兵。他正在奇怪,就見諸葛亮登上了城頭。

諸葛亮羽扇綸巾,翩然如謫仙人降落凡間。身後跟着兩個小童,一個捧着琴,一個拿着拂塵。來到城牆上,諸葛亮拂衣而坐,咿咿呀呀的彈起琴來,彷彿城下那十幾萬大軍並不存在。

司馬懿看到這種樣子,臉色一變,急忙吩咐大軍後隊變作前隊,急速撤離。身後將士不解其故,他說:“這很明顯是諸葛亮的詭計啊,他一定在城中埋伏了大軍,就等我自投羅網呢!”

“空城計”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諸葛亮知天知地,更知人心。他明白司馬懿謹慎而多疑,一定不敢攻入城中。

什麼叫做“謹慎多疑”呢?五十年前,人們在街上見到錢,毫不猶豫交給警察,尋找失主。二十年前,部分人就會悄悄據爲己有。現在,街上看到錢,人們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個騙局,只要一撿立刻有人跳出來訛詐。而司馬懿的思維就像提前了幾百年,總認爲人生無處不陷阱。

無獨有偶,距離三國五百年,在遙遠的法國,也有一出著名的“空城計”,而且謀劃者還是一位女子。

在法國南部海岸有一座著名的城堡,卡爾鬆城堡。這座城堡建築非常有特色,城牆爲圓柱形,屋頂爲圓錐形,仿若童話般矗立在山坡上,每天遊人絡繹不絕。

卡爾鬆城堡附近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後被羅馬、西哥特佔領。公元725年被阿拉伯人佔領。

阿拉伯佔領卡爾鬆城堡期間,有位統治者是巴拉克王,他在位時法國理查曼大帝想要收復城堡,就派兵圍住了城。巴拉克派兵突圍卻不幸戰敗,理查曼大帝勸他投降,他寧死不降,被殺害了。他的妻子巴拉克夫人聽到這個消息悲痛欲絕,發誓要給丈夫報仇,決不放棄卡爾鬆城堡。

巴拉克夫人率領城內的居民充分利用城堡的地勢之利,奮起抵抗。城堡被圍了三年,城內沒有了武器,巴拉克夫人就發動居民自制武器,沒有了糧食,他們尋找一切可喫的東西。

爲了不讓圍城的法國士兵發現城內彈盡糧絕的狀況,巴拉克夫人派人在城牆上樹立了許多的稻草人,給他們穿上士兵的衣服,拿上武器。從城下望去,城堡依然旗幟鮮明,守衛人員精神抖擻。更絕的是她命令士兵收集所有的帽子,在巡邏時隔一定的時間更換,本來寥寥幾人巡邏,在城下看來彷彿多出了幾倍。

終於有一天,城中僅僅剩下了唯一的半袋小麥,居民們把它留給了巴拉克夫人。她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決定,把這些小麥給一頭豬喫掉,然後把豬扔到城下。

城外的法國士兵圍了三年之久,早已心浮氣躁,見城內始終守衛森嚴,戰力衆多,更是萌生退意。忽然看見一頭豬從天而降,他們拖回豬看見豬肚子裏滿滿的小麥,覺得城內依然有充足的糧食,即使再圍困下去也毫無用處。於是理查曼下令撤軍。

圍城一千多天的法軍就這樣撤退了,巴拉克夫人看到了,命令士兵奏起軍樂歡送。這下更讓法軍草木皆兵,加速了撤軍的步伐。

巴拉克夫人實現了丈夫的遺願,守住了卡爾鬆城堡。她有勇有謀,堪稱西方諸葛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