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爲,均屬侵權行爲,“商業人物”將公佈“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王不易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春節檔《流浪地球》的火爆可能會迷惑衆人的感官,就像去年電影總票房破600億一樣。可冰冷的數字能幫助人瞬間清醒,看到事情的本質。

  最近,影視上市公司連發2018年度業績快報,“寒冬”二字從這些虧損數字中得到證實。從去年5月崔永元一條微博爲影視行業的過分火熱踩下剎車,到范冰冰吐出8個億,再到國家追繳稅款,影視行業急行遇冷。看起來像是人造寒冬,實則更像是人造照妖鏡。照妖鏡下,一出影視妖魔鬼怪現形記。

  據已經公開的影視上市公司業績快報,約50%影視上市公司處於虧損狀態。虧損最多的天神娛樂歸母淨利潤虧損達75.22億元;明星公司華誼兄弟向阿里借款7億過冬,市值跌至148.69億元,與當年最高市值800億元已相去甚遠;受崔永元微博追稅影響最深的唐德影視淨利潤虧損達5.65億,同比下滑393.11%,多年老底,一朝皆損。

  冬天在哪裏呀?冬天在影視公司的財報裏。

  虧損之王

  拔得虧損頭籌的天神娛樂2018年度實現營收25.17億元,同比下降18.83%;虧損75.2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2億元,同比下降837.67%。

  這可不是一家沒有故事的影視公司。

  2018年第三季度末,天神娛樂的歸母淨利潤還是2.51億元,一個季度之後,就業績變臉,上演了一出“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戲碼,銀子就地蒸發。投資人和韭菜們瞠目結舌。

  從前的榮光遮住了他們的眼。2010年成立、2014年借殼上市,以遊戲起家的天神娛樂發展之路用兩個字可以總結:快且順。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曄也曾風生水起。他早期在遊戲圈頗有名氣,推出過《傲劍》《天神傳奇》《蒼穹變》等遊戲,被稱爲“遊戲少帥”。轉入影視軌道後,他囤積大量IP,曾火爆一時的網劇《餘罪》,就出自他手。

  朱曄最最風光的時候,應該是他坐在股神巴菲特對面,一起喫那頓價值不菲的午餐。那是2015年,天神娛樂上市一年之後,朱曄以華麗的手段開始舞弄資本、開啓大波併購擴張之時。

  朱曄又多了一個稱號——“投資獵手”。僅2015年一年,天神娛樂就以35.49億元收購了妙趣橫生95%的股權、尚雷科技100%的股權、Avazu和上海麥橙100%的股權,收購估值超過10倍市銷率。

  朱曄坐在巴菲特對面說:“我做實業還行,炒股不行。”巴菲特也說:“我也不炒股。”午餐後,他發了一條朋友圈:“大道至簡,貴在堅持。”

  朱曄與巴菲特

  朱曄的大道,以4年內豪擲68.28億元併購9家公司鋪就。大規模地併購擴張,就像強心針,受此影響,天神娛樂的業績十分好看,2014年至2017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32億、3.62億、5.47億、10.20億。

  2018年9月,這位創始人在宣佈辭職時說:“天神娛樂上市以來的每一次外延式發展,都經過了我與公司管理層的深思熟慮,絕非貿然激進。”

  但這背後,是不斷積累的大量商譽。

  根據天神娛樂發佈的公告,商譽等資產減值成爲其業績巨幅下滑的主要因素,商譽減值達48.14億。當那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之時,天神娛樂變成了天雷滾滾。

  無獨有偶。

  2014年至2016年是影視行業的沸點時刻,多數民營影視公司在此時上市,各路資本都來蹚影視的渾水,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四個行業的跨界併購在當時就像是魔術遊戲。

  2014年,華錄百納以25億元的價格收購藍火文化,藍火文化當時淨資產僅爲3.3億元,增值率925%。此後藍火文化的業績表現並不好,這次收購極度拖累了華錄百納。去年,華錄百納以400萬元賤賣藍火文化,今年發佈業績快報,這家有着國資背景,曾製作過《漢武大帝》《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影視公司鉅虧33.69億元,這其中藍火文化做了不少“貢獻”。

  2015年,華誼兄弟以10.5億元和7.6億元收購馮小剛、鄭愷、李晨、馮紹峯、Angelababy等人持股的東陽美拉70%股權和東陽浩瀚70%股權,這波高溢價操作引來不少爭議。

  同樣是2015年,唐德向范冰冰的愛美神拋出橄欖枝;慈文傳媒11億收購製作了《糖果消消》的遊戲公司贊成科技;北京文化併購世紀夥伴、星河文化,商譽達14.75億元。

  那幾年,影視公司哄搶明星、名導資源,把泡沫越吹越高。崔永元一條微博,一紙陰陽合同,政策一收緊,資本跑步離場,再加上游戲版號停發,各影視公司旗下游戲子公司停止補血,才知道繁華背後不過空中樓閣,一切都在2018年現出原形。

  2016年5月,證監會出手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四個行業。唐德影視收購愛美神告吹。

  那時已經有了信號。

  成也是冰,敗也是冰

  2018年影視圈最靈異的現象,非《巴清傳》莫屬。《巴清傳》的製作成本超過5.8億元,唐德2017年的營業收入爲11.8億元,一部頭部電視劇的製作成本,佔公司一年總營收的一半以上,可見唐德下了重本,對標的應該是當年爲它豪賺5億的《武媚娘傳奇》。

  但這部電視劇猶如被下了詛咒,先是經歷了改名、被網友舉報歪曲歷史,後又接連遭遇女配角捲入李小璐出軌門、女主逃稅被查、男主性侵被告,命運可謂坎坷。以它的滑鐵盧爲標誌,昔日星光璀璨的唐德影視也迎來最低谷——2018年淨利潤虧損5.65億元。而2015年至2017年,唐德影視累計淨利潤4.78億元,也就是說,2018年一年,唐德虧光了家底。

  與其說是《巴清傳》播出受阻拖累了唐德業績,不如說唐德由頭到尾走的都是險棋。它未注意到2016年5月給出的信號。

  與明星、名導捆綁,幾乎是所有影視公司必經之路,但與一個明星如此深度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恐怕只有唐德影視。

  唐德自誕生起就有“抱大腿”的基因。北影畢業的創始人吳宏亮曾給北影廠廠長韓三平當過十幾年助理,後來和韓三平辦了一家電影投資公司,投拍了電影《玉觀音》,主演是趙薇。命運的輪盤開始轉動。在拍攝《玉觀音》時,吳宏亮和趙薇的嫂子,也就是她當時的經紀人陳蓉成了朋友,3年後,吳宏亮和趙薇的哥哥趙健攜手成立了唐德。

  唐德成立一年後,因爲投拍《胭脂雪》與范冰冰建立了聯繫,剛從華誼單出來的范冰冰緊緊地握住了唐德的手。據招股書,2011年,范冰冰爲唐德影視帶來179萬元的藝人經紀收入,佔該塊業務總營收的28.32%,2012年、2013年上升至41.81%、71.2%。作爲回報,唐德上市後,范冰冰“六折入股”,成爲第十大股東,也就有了小燕子和金鎖姐妹敲鐘的世紀畫面。

  由此可看出,唐德的主營業務過分依賴范冰冰一人,抗風險能力弱。據唐德上市後第一年的財報,范冰冰主演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的營收,佔總營收的71.51%。

  吳宏亮將這種深度捆綁看作核心實力,甚至看作唐德的原創性,他在首次股東大會上說:“我們與范冰冰的這種緊密綁定,是一般影視公司做不到的。”

  崔永元一箭射下范冰冰,一箭射下馮小剛,唐德影視和華誼兄弟像兩個標本,詮釋着影視公司在泡沫擠乾淨後的一種姿態。

  牌面上的贏家

  有一家影視公司,似乎沒有受到寒冬的侵襲。《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流浪地球》,所有爆款身後都有它的投資。它就是北京文化。

  這幾年北京文化像是開了天眼,年度爆款都被它押中。爆款效應使北京文化股票暴漲,《戰狼2》上映後北京文化在7個交易日股價暴漲超過50%,《我不是藥神》又讓其在4個交易日股價漲幅超過40%,《流浪地球》上映後,北京文化2月11日隨即漲停,翌日衝高至15.17元的階段高位。但這幾次暴漲都有一個特點——暴漲之後必暴跌。

  除了爆款引擎,北京文化缺少其他業績動力,存在高度不確定與風險性。根據北京文化2018年業績快報,北京文化全年營收11.83億元,同比下滑10.46%,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5.51%。其中,電影業務營收爲5.16億元,同比增長0.47%;電視劇網劇業務營收爲5.18億元,同比增長6.84%;藝人經紀營收7611萬,同比減少44.65%。

  2017年,北京文化還參與投資了電影《英雄本色2018》《貓與桃花源》《脫單告急》等,成績都一般甚至面臨虧損,但是這些被《我不是藥神》和《無名之輩》的光芒所掩蓋,尤其是《二代妖精》,保底指標未完成,造成虧損約1.6億。

  保底發行是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的拿手好戲。當年還在摩天輪文化時,宋歌就聯閤中影5億保底發行了甯浩的《心花路放》。《戰狼2》還沒開拍時,北京文化便宣佈對《戰狼2》保底8億元票房,保底費用爲1.4億元。正在拍攝中的《封神三部曲》,北京文化爲其專屬打造了高達13億的保底發行方案,但這部電影能否再現《戰狼2》的輝煌,還要等到2020年才知道。

  豪賭天性依舊存在,只是不知好運是否會一直站在北京文化這邊。

  單就人員實力來看,北京文化除了做過萬達影視總經理,創辦過完美影視、摩天輪文化,擁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宋歌,2015年北京文化的兩次併購還爲北京文化網羅了編劇嚴歌苓、導演張黎、前華誼兄弟影視劇負責人婁曉曦、金牌經紀人王京花等業內人才。據其財報披露,烏爾善、徐浩峯、吳京、甯浩、郭帆等導演,劉震雲、邢愛娜等編劇,杜揚、胡曉峯、等製片人,白百何、耿樂、郭京飛、陸毅等演員,都是北京文化的核心人才力量。

  兩次併購案背後,還牽扯出北京文化的兩大股東——富德生命人壽和華力控股。宋歌是厚德前海基金管理人時,生命人壽曾出資90億元,佔比89.5%,北京文化併購世紀夥伴、星河文化時,生命人壽出資超過13億,成爲北京文化的第一大股東,持股15.81%,生命人壽還投資了《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公司——郭帆文化傳媒,郭帆文化傳媒先後追加投資《流浪地球》3900 萬元,而郭帆與宋歌早在摩天輪文化時期,就因《同桌的你》建立了聯繫。可以看出,北京文化與背後的資本力量聯繫很緊密。

  而華力控股,從進入北京文化起就一直與生命人壽爭第一股東的位置。華力控股從2017年起通過信託產品增持,股權至今略高於富德生命人壽。但華力控股直接持有北京文化的1.14億股(15.9%股權),已全部被凍結,且此前已全部質押。

  牌面上最大的贏家,似乎也隱憂重重。

  “國家隊進場”

  2018年,影視行業“國家隊進場”也是現形記的一部分。

  民營影視公司資金喫緊,實力雄厚穩固的國資聞到味道緩緩進場。

  代表之一是慈文傳媒馬中駿家族轉讓佔總股本15%的股權給江西國資背景的華章投資,馬中駿及一致行動人持股剩下約10%。

  慈文傳媒不像以上兩家明星影視公司,總是徘徊在大衆視線內,但慈文也曾出品過大衆爆款——《花千骨》,開啓了玄幻IP的大門。要了解慈文,趙麗穎是一條不錯的線索,《花千骨》之後,趙麗穎還和慈文合作了《加油吧,實習生》《老九門》《楚喬傳》,除了《加油吧,實習生》,其他兩部都是流量大戶。趙麗穎的行業地位,也通過這幾部戲奠定。但最近幾年趙麗穎想轉型,更多的撲在電影資源上,即便是最近接的電視劇,也轉向了在嚴肅與市場之間更加遊刃有餘的新秀東陽正午陽光。

  慈文傳媒的另一條線索是創始人馬中駿。馬中駿和唐德影視吳宏亮一樣,是做業務出身,對內容有着較好的把握,在成立慈文之前,他是上海知名的編劇,還拍過趙薇和蘇有朋主演的《老房有喜》。

  2000年成立慈文後,馬中駿看準武俠市場,買下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版權,請張紀中來做監製,後來翻拍的許多武俠,都和慈文相關。這是在趙麗穎之前,慈文的小高峯。

  2014年,慈文謀求A股上市。2015年至2017年,靠着行業東風與自身對內容和市場的把控,慈文傳媒的淨利潤分別爲1.99億、2.9億、4.08億,保持着高速增長。但2018年,慈文也未能倖免,陷入泥潭。

  馬中駿

  據慈文傳媒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在2018年營業總收入12.69億元,同比下滑23.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0.8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4.08億元,同比下滑365.48%。由於國家對文化娛樂行業監管政策收緊,導致公司2018年度預計對全資子公司贊成科技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約爲8.71億元。

  贊成科技是一家遊戲公司,《花千骨》播出大熱後,慈文緊接着推出了同名手遊,上線10日就躋身iPhone免費和暢銷雙榜前三,初期日新增用戶超100萬,月流水達2億元。這些都因馬中駿將贊成這枚棋子收入囊中。可誰料曾經的有功之臣,如今拖累主家。

  馬中駿之前在2018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論壇發表演講時說:“2018,註定是一個寫入中國影視史的年份。如果大家現在不做好過冬準備,就會被市場所拋棄!”

  於是,慈文傳媒引進國資。

  不僅是慈文,華策影視引進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當代東方引進山東高速投資控股,華聞傳媒的股東“阜興系”將股權轉讓給具有國資背景投資機構,中南文化實控人中南集團擬將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讓渡給濱江揚子行使……

  偏向“國家隊”或偏向BAT,是民營影視公司過冬的兩大選擇。

  在引進國資後,爲上二道保險,慈文與愛奇藝達成新的戰略合作,進一步綁定:擬設立合資公司,對特定項目進行聯合運營,生產的視頻產品由愛奇藝定向收購。

  華誼兄弟則抵押了旗下英雄互娛、東陽浩瀚、東陽美拉等多家公司的股權、4套房產、未來不超過7部影片的收益等,向阿里借款7億。

  董平、甯浩、徐崢聯合創辦的歡喜傳媒也牽起了貓眼娛樂的手,3月13日,貓眼娛樂以3.9億港元收購歡喜傳媒2.37億股份,爆款頻出業績卻並不十分好看的歡喜傳媒爲自己尋到一座靠山。

  大環境的確不美好。電影票房增速放緩,政策收緊,餘震猶在。“過冬”會成爲一段時間的主題,但冬天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參考資料:

  《影視上市公司的“悲劇2018”:債務壓頂,質押暴雷,國進民退》,作者:賈陽,娛樂風向

  《能拯救北京文化嗎? | 棱鏡》,作者:李超,棱鏡

  《事不過三?北京文化一個漲停後連續暴跌!押中爆款電影“後遺症”顯現?》,證券時報

  《綁定范冰冰!唐德影視12年興衰史 || 深度》,無冕財經

  *圖片購自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