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也看到了鋪天蓋地的信息流在討論上線幣安之後翻了五六倍的新項目Fetch了。(最高價0.0515BNB)

而幣安公募的價格是0.008584BNB。

雖然沒有維持住高價位,但是穩定之後的現價相對於公募的價格也漲了三四倍之多。

而這距離上一個幣安和孫宇晨聯合打頭炮的BTT相比,的確是不如的,但是相較於BTT強勁的用戶數,和波場給力的支持不同,這回完全是幣安單打獨鬥。

一個不怎麼樣的項目,一個大家都不熟悉的項目不熟悉的創始人,一個概念和白皮書,這些不重要的東西,加上幣安,能換來多少用戶支持?或許幣安也想知道。

結果很明顯了,幣安這一仗打的很漂亮。不僅BNB強勢拉昇了幾十個點,FET開盤更是直接最高翻了六倍。這下,熱錢進來了,人氣起來了,口碑做好了,多贏的局面出現了。

接下來人們只關心,下一個項目是什麼?目前我這兒得到的一點消息是,後面的兩個項目已經敲定了,並且是兩個已經完成了私募的項目。(其實直到是哪個項目也沒用,因為私募已經結束了)。

不過我相信,哪怕這個項目什麼也不告訴你,只給你一個代號,同樣公募也會出現擠破頭的情況。

但是很明顯,好不容易開闢出來的一條新道路,幣安會慎之又慎的,因為現在整個行業都在看著幣安,而幣安距離把這條路走通,只差兩個項目。

如果說BTT只是幣安試水的項目的話,FET(這是什麼項目根本不重要)基本上奠定了接下來的1C0模式了,因為幣安這個先鋒軍走的太成功了。

對幣安來說,這是非常漂亮的一次戰役:不僅BNB翻了兩三倍,市值增加了8億美金,並且這個模式的口碑和幣安的口碑都完全打出去了。

現在的情況是:只要你能在幣安首發,我就搶就對了。

沒人關心你代碼更不更新,沒人關心你團隊完不完整,沒人關心你白皮書的設想符不符合邏輯,甚至沒人關心你有沒白皮書..(Fetch這個項目恕我直言,我認為真的很一般,但是不妨礙它開盤好幾倍。)

這是三贏的局面啊。項目方不愁私募賣不掉了,用戶也能賺到錢了,交易所的平臺幣也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暴漲。

牛市什麼時候會回來?當幣圈重新有賺錢效應的時候。什麼是賺錢效應?這就是賺錢效應。

等什麼時候火幣OK大小B網都跟上了..當然瞭如果跟不上,那下一輪被淘汰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因為這個玩法肯定很快就會有新平臺和小平臺跟上,只有兩三個項目做起來口碑就起來了。你不做,有的是人做。目前很多交易所都處於很痛苦的邊緣,堅持很痛苦,不堅持更痛苦。所以如果當下有個機會給他們,他們會破釜沉舟地試一試的。

北方的看法是:「幣安的ICO和以往的ICO的區別是幣安做了裁判員,進行了項目篩選,很大程度過濾了欺騙性和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項目。幣安在做傳統證券市場的IPO,也充分利用了其他交易平臺受制於本土政策無法提供ICO服務的差異性優勢。ICO的問題是估值和盈利模式無法用一種標準衡量,本質只是一種基於個人信用的集資。」

的確是這樣,其實擁有口碑和信譽的交易所除了幣安還有很多,比如Coinbase、Bitstamp、Bitfinex、Bithumb、火幣、OK等等。

而幣安雖然現在是「山寨幣第一」交易所,但是他還有有一些缺陷(限制)的,比如不支持法幣進出這一項,幫助他免去了很多合法合規的問題,但是也把很多新用戶拒之門外。甚至推上有人開玩笑說「Coinbase已經成了幣安的充值入口了」,因為很多人都是從Coinbase買了幣然後充到幣安開始炒幣。那麼如果Coinbase直接就可以炒幣了呢?

而對於國內用戶,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幣安的幣能漲,火幣OK的幣不漲啊。但是幣安又不讓國人玩,怎麼辦? 所以問題變成了,什麼時候火幣OK能學幣安,而不是什麼時候幣安能讓國人玩,因為這個基本已經確定不太可能了。

好不容易羣眾熱情起來了,交易所會放過這次機會嗎?顯然不會的。

而且幣安給國內的交易所(當然,他們也都是「海外交易所」)的大禮包,如果他們不接下的話不是太對不起觀眾了嗎?這份大禮包包括:

1、幣安不允許大陸用戶玩。

2、幣安每個月只有一次。

3、幣安很快就要放棄以太坊,在BNB公鏈上發,可能會不穩定。

4、BNB目前價格和市值已經很高了,平臺幣已經到市值前十了,可炒作的幅度有限。

很明顯,幣安如果要把BNB市值再往前拱的話,那麼它的概念就不能是平臺幣,而必須是公鏈了。很多人說什麼BNB看到20刀,多少刀的,要清楚如果BNB到20美金的話,市值就能超過LTC了,甚至EOS再跌點,BNB都能超過EOS了。BNB真的有這個實力超過最知名的這些公鏈嗎?

所以這裡順便提醒進去買入BNB並且持有等下一輪公募繼續上漲的朋友,考慮一下市值這一點。交易所是相對封閉的生態,而公鏈是十分開放的生態,幣安是否真的有做公鏈的基因呢?

但是話又說回來,現在的以太坊內憂外患,技術無所進展,共識逐漸消散,再也沒有當年16年-17年的榮光了。而現在的問題只剩下,是誰來替代掉以太坊?

基於公鏈開發DAPP,這是EOS和TRX想做的事,並且這一項上以太坊已經成功被替代掉了。

而很明顯幣安和其他交易所公鏈並不想做這件事,他們想取代的是以太坊的IC0功能。畢竟,只要能賺錢,有人在乎這個項目是基於哪條鏈開發的嗎?

總結一下。

目前幣安已經劈開了這條路,很多人以為幣安創造了這個「IEO」的方式,其實並不是的,以前多的是玩這個模式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玩法和模式,而是重新塑造起了人們對於IC0、對於炒幣、對於交易所的信心。

千言萬語一句話:幣安能賺到錢了。

如果你最近還有關注炒幣的話會發現,幣安幾乎每天都有某些項目有很高的漲幅,並且這不是自娛自樂的漲幅而是基於一個龐大的成交量的漲幅,從而也使得目前市場上不多的炒幣者流向了幣安,並且所有人其實都蠢蠢欲動了。

那麼,如果幣安引爆了這一輪的熱點的話,我們怎麼才能不掉隊呢?

1、關注FET後期的價格走勢,如果沒有下一輪拉昇的話,對下一輪搶購就要比較謹慎了。

2、關注是否有交易所開始預備推出Launchpad,複製幣安的模式,可以提前購入平臺幣潛伏著了。

3、幣安後兩個項目出來之後,三個項目(BTT不算)就可以做基本的分析了,這個模式下,交易所喜歡什麼類型和基礎的項目?

4、關注幣安下一期和複製幣安模式的交易所的第一期的參與人數,幣安上一期是一萬多人,如果下一期的人數能劇增的話,這個模式基本就成了。

市場很需要賺錢效應,而區塊鏈也需要裁判。以前的裁判後來都被證實無效了,導致了IC0等同於詐騙。但是我們回頭想想,IC0的一切其實都挺好的,通證經濟也受到熱捧,資產證券化(ABS)和證券代幣化(STO)也在各地起步了。區塊鏈如果能健康發展下去,交易所是否真的有希望作為納斯達克的替代品,吸引更多如BitTorrent這樣的口碑較好用戶過億的項目來發行他們自己的Token呢?

今年的首輪熱點,就交給交易所們了,各顯神通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