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摩方智享 朱健民

在2013年前後,吳清一教授、王繼祥教授等物流專家們正式提出單元化物流概念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奠定了單元化物流的理論基礎。而最近發布的《關於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將標準托盤作為單元化載具在物流運輸中應用,進一步推廣單元化物流。

物流單元化是指從發貨地開始,將貨物進行整合為規格化、標準化的基本單元,並保持單元的整體狀態完成物流運輸鏈各個環節的作業,直到最終的收貨點。這種物流形態就稱之為單元化。

《意見》圍繞標準托盤為中心提出了集裝單元、作業單元、計量單元及數據單元的單元化概念,將標準托盤作為切入點全面普及實行單元化物流。


集裝單元——標準化托盤作為供應鏈上下游相關設施設備的連接點,包裝箱、周裝箱(筐)、運輸車輛等須以標準托盤1200mm×1000mm尺寸進行整改。以標準托盤為集裝單元整合貨物,便於貨物的儲存及碼垛,可實現高堆積,減少貨物存放空間,同時有效避免貨物零散堆放而產生額外的管理成本。

作業單元——以標準托盤為作業單元,即實行標準化托盤帶板運輸模式。實現機械化操作,提高貨物的搬運效率。同時通過帶板運輸,實現貨物「不倒板」,降低貨物破損率。

計量單元——標準托盤作為集裝單元,在進行貨物交接時,作為集裝整體的貨物可方便進行貨物的數量檢驗與清點,減少誤差。標準托盤作為物流運輸計量單元進行數量核算功能應用。

數據單元——標準托盤作為物流載具在物流運輸實現流轉,將傳統標準托盤進行智能化改造,結合RFID標籤技術,對貨物信息數據,連接企業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化管理。


單元化物流通過標準托盤的集裝單元應用,將貨物規範成標準的單元,有效將貨物進行整合,避免零散貨物導致管理不當利於倉儲作業效率,提高倉儲空間利用率。同時標準托盤作業帶動上下游物流系統標準化,推動物流作業載具標準化和循環共用,大幅提升物流運輸效率,減少貨物倒板次數,降低貨物破損率,實現企業降本增效。

此外,以標準托盤整合貨物,標準托盤結合RFID標籤實現應用,企業通過掃描標準托盤的RFID標籤獲取貨物信息,一是減少RFID標籤用量,降低成本,二是提高作業效率。

總而言之,推動物流單元化,建立一體化物流運輸鏈,能有效實現高效的物流運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