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文有CPA税法免费直播福利

距离CPA考试越来越近,但是大多数考生还陷在一轮复习的泥淖中不可自拔。

前两天,注册会计师公众号(ID:gaoduncpa)出了一篇关于最后4个月的复习该如何进行的攻略,没想到评论区最高赞居然是「报了4门考试,还在第一轮复习」「刚开始看书」这样的节奏。

好吧,这大概就是学霸和学渣的最大区别了,一个是做的比想的多,一个是只想不做。

而在大多数CPA学霸看来,CPA备考没有捷径,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和认真,即使是在职备考,需要平衡工作和复习,也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留在了备考上,而他们的逆天复习计划表,你根本想像不到。

月计划:大方向上掌握进度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考生都是从报完名后才开始备考的,去年的高顿CPA六科学霸黄硕也是这样,在7个月时间里通过了CPA六科考试。当然,一般考生承受不了这样的强度,那么备考2—3科完全是有可能的。

在制定月计划上,考生要明确两个目的。一个是要明确每个月需要完成的任务,一个是当月计划的完成程度会对后期的备考产生哪些影响,毕竟如果前期计划无法完成的话,整个进度被拖累以后,想要拾起备考进度其实是很难的。

一般来讲,CPA分为四轮复习,那么在制定月计划上,要明白哪几个月要完成第一轮复习,哪几个月要完成第二轮复习,给课程、教材、辅导书、习题、真题等等都留出足够的复习时间,这样才不会觉得自己的备考之路漫无目的、遥遥无期。

周计划:章节上控制节奏

所谓周计划,其实就是在明确一个月的复习任务之后,具体到每周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

周计划相比较来讲就详细了很多,所以在章节上要控制节奏,例如有些高顿CPA学霸在制定6月份的周计划时,就会按照自己当月的整个目标,细分到每周里面,例如第一周需要完成二轮复习的一到四章,这个完成过程中既包含课程,也包含辅导书、习题之类的任务。

当然,在制定周计划的时候,考生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时间的灵活性,以及不同章节之间的难度和量度,大多数科目都是前几章比较简单,越往后越难,那么前一两周的复习安排就可以紧凑一些,往后几周的章节就可以划分的少一些,有利于分散压力,协调备考。

日计划:时间上越详细越好

日计划其实对考生来讲只是一个时间上对自己的约束,因为很多考生虽然知道自己当天要听完一到两个章节的课程内容,但是惰性使然,可能很多时间就在手机或者是发呆的间隙消失不见了。所以考生要时刻清楚自己当天的复习时间有多少。

一般在职考生可以利用的时间其实就三块,一个是早上上班之前,一个是中午午休时间,还有一个是晚上下班之后的时间,而这个其中只有晚上的时间是可以大块利用的,适合听课程、看教材、做习题。

其他碎片化时间的话,主要用来复习自己前一天晚上的课程或者是习题,其实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通勤时间加起来至少可以听1到2个小时的课程,对自己记忆知识点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学霸和普通学生的区别,无非就是把大家玩手机的时间都用在了听课或者是做题上,而很多学霸之所以不喜欢大家叫他们学霸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个字可能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他们平时所付出的努力。

当你羡慕别人一次过六科的时候,先不要去质疑对方是不是有基础,是不是买了课程,是不是脱产备考,先去看看别人为了一年六科付出了哪些努力,至少努力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