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準備趁著過年夜,用「跨年一吻」的營銷方式放上一把火,點燃票房。結果走水直接變成跳水,排片斷崖式地下跌,準備跨年一吻的情侶們直接被悶到無心開房,一腔慾火變質成對電影的滿腔怒火,罵聲像夏夜荷塘裏的蛙聲一樣,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中國成語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雖然這場火沒放成,但確實也燒出了一條大魚。這兩天,我已經多次看到有人引用戴錦華罵人的話。

藝術片,常人看不懂是常態,但不懂得堂而皇之,不懂得橫行霸道,彷彿自己不懂一定是作者的錯,也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電影、小說這些領域,換個領域,比如繪畫,就很少有人跳出來說,自己看不懂梵高,肯定是梵高畫得不好還裝逼。

更不用說換到非人文領域裡。比如物理化學,大家看不懂的時候,就會承認自己無知。為什麼小說和電影就如此可憐呢?

米蘭昆德拉曾經講過一件事,說自己遇到的一位官員,常常跟人說自己退休後,要是沒事幹,就準備寫小說。

我想大部分人對電影、小說的態度,也是這種退休老幹部心裡,覺得這種事應該是人人都能幹,至少是人人都會自然懂得的,不需要經過特殊的學習。

曾幾何時,文藝還是個人人稱讚的玩意,甚至有被過分拔高的嫌疑。那時候網上談文藝的,不是具有真知灼見,也是硬要說自己有真知灼見的裝逼犯,沒有誰會說自己不懂,還可以洋洋自得。結果幾年過去,網路發達了,文藝也像個女人,年紀一大就不值錢了,甚至有淪落風塵的嫌疑,可以任人踐踏。所以大家都習慣抱著一種輕慢的態度,來對待藝術作品。

最典型的,就是豆瓣上爆發的用「三觀不正」為理由,給各大名著給差評的活動,彷彿寫文章就是開淘寶店,是為了迎合顧客的需求,買小說也跟買衣服一樣,凡是套不上自己的三觀的,都是不合格產品。至於為什麼這些不合格產品能成為名著,能跨越時空流傳下來,人們既不懂,也不想懂,更不覺得自己需要懂。

當我們堂而皇之地說看不懂時,我們所表達的,無非是對文藝作品的輕慢。

而當大部分人在說自己看懂了的時候,他們又在說什麼呢?

我看過很多人說電影,動輒煌煌千言,其實都是觀後感。內容大體上都是諸如「這個導演拍的這個歷史人物很準確啊,可見是下過功夫的,我看過很多資料裏說這個人就是這樣的啊」、「這個導演表達的這個想法我很贊同,我自己也有巴拉巴拉各種類似的想法啊」、「這個導演拍的這個故事很感人啊,我就哭成狗啦」這一類。

如果再進一步問一句,拍那個歷史人物的某一面作用在哪,導演是如何表達出你所感受到的這個想法的,導演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安排才能那麼動人的。很多人的臉上就會出現哲學家探究終極問題的表情,一副搞不清自己從哪來、來幹嘛、要去哪的感覺。

說白了,我們不是在說我們懂了,我們是在說,這個作品有一些部分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了,剛好在看這部作品時,再一次得到了印證。至於那些更深邃、更需要探究精神、需要學習才能真正領悟的部分,則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每一年高考作文出來之後,都會有一大堆人在網上進行各種點評,大部分人在朋友圈裡也會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人總結說:為什麼我們只點評語文作文?因為出了學校後,大部分人已經不懂得數學和英語了。

如果有一個人跳出來,告訴你,你根本不懂得怎麼判斷一篇文章的好壞,或者有一個人寫了一篇文章,讓你看得雲山霧罩,想評論它卻像狼對著刺蝟一樣無從下嘴,你的態度又會是怎樣的呢?

我們不想搞懂那些我們看不懂的東西,喜歡把它們通通地貶低,對著它們發火,本質上是在拒絕承認,其實我們沒有那麼懂文藝,我們只是一些文藝的門外漢,一些半通不通的愛好者。

文學、藝術這些貌似人人都能懂得、都應該懂得的東西,它的複雜、精密、繁瑣一點也不比數學、物理、化學來得少。但我們可以輕易地承認自己是不懂科學的科學白癡,卻不願意承認自己也是不懂文藝的文藝愛好者。

「哥們(或姐們)是個俗人」這句話用來自嘲還可以,但那些看不懂的作品,則像是別人指著你鼻子說:「你就是個不懂藝術的俗物!」而我們大部分人,其實並沒有自嘲時表現出來的雅量。

其實沒有科學知識,也可以有科學素養,沒有藝術細胞,也不妨礙你去熱愛美與智慧。但對科學和藝術保持輕慢,貶低一切自己不懂的作品,只會讓你更加遠離你熱愛的一切,小說如是,電影也如是。

最後分享一段以前寫過的東西給大家:

如果說人的一生就是一種經歷與體驗的話,那麼歸根到底,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不求上進:那就是把所有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的角度都視為離題的表達,把所有自己不能理解的表達方式都視為他人的做作,永遠將自己維持在原有的水平和視野中。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學習,真正地享受文藝,不論你是不是個文藝青年。

本文最初發表於個人公眾號夜梟筆記(ID:yxbj2018),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