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旭 發布時間: 2010-8-5 15:20:55有一首詩這樣寫道:「人們走入了手段的王國,卻迷失了人的目標;跨入了物質的天堂,卻跌下了精神的深淵。」多年前的馬加爵案件,近期內校園安全事件,人們都在思考,到底為什麼?案犯何以如此殘忍,其人性的扭曲和對生命的漠視讓人震驚不已。從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始,相關內容的文件亦不在少數,尤其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全面拉開帷幕,在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具有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在各學科的課程標準中,都提出要真正體現知識、能力、態度的有機整合,把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在新頒布的課時安排計劃中,理科類學科的課時比例在相對減少,文科類、音體美等學科的課時比例得到保證或有所增加;研究性課程、活動課得以突現。這表明:新一輪課改的一個突出特徵是要大力加強人文教育。要引導學生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中要和諧相處。在具體的教育目標里,強調重視知識生成中的人文背景、知識的社會價值,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但問題的嚴重性使我們不得不對其進行重新思考、重新認識,找回人類失卻的精神家園,拯救人的靈魂,重塑人的精神世界,大力弘揚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成為新世紀人類所面臨的緊迫課題。歷史學科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充滿著豐富的深遠博大的人文資源,在陶冶人格、開闊視野、傳承文化、繼承創新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它理應成為我們所界定歷史教育之主要功能的主要依據和理論基礎,理應成為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的核心資源。一、以史為鑒,挖掘歷史長河中人文主義教育方面的典型事例,發揮它的社會教育功用自17世紀以來,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科學(自然科學)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方面所顯示出的巨大威力,使人們對科學造福於人類的美好前景表示出極大的樂觀期望。18世紀工業革命的興起,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與大自然苦苦相爭了幾萬年的現代人類,第一次體會到了自身的強大。科學技術的進步賦予人類在征服大自然中從未有過的力量與自信,向自然宣戰成為時代的主旋律。20世紀人類經歷的社會高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似乎證明人類是無所不能的。但是,世界發展的現實同時又表明,生產力的巨大進步,並沒有帶來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相反卻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科學並不是萬能的,它無法解決價值問題,也不能無條件地導致社會進步。20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經歷,現代科技對人性的異化,全球環境氣候的急劇惡化、資源枯竭、物種消失、人口膨脹、無法消除的種族隔閡和仇視、吸毒淫亂、貧富不公、邪教狂熱、恐怖組織猖獗、人際冷漠,這一切都對人的這種妄自尊大構成了絕頂的諷刺。人類生存的物質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都在日益惡化,人類開始受到大自然和人類社會自身的報復。面對這樣一個現實,人們不得不思考科學的畸形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思考社會和人自身的發展問題,思考人的價值和社會價值問題,思考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中潛藏的弊端和問題馬丁路德有句名言:「國家前途不取決於國庫之實,而在於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中國傳統教育並不缺乏人文精神,只不過在長期的封建社會裡,歷代統治者加以任意的人為的篡改,其人文精神越來越被遮掩,正如西方的人道主義精神在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中的遭遇一樣。在現代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們的教育存在著嚴重的弊端:從外在的人本身發展的目的出發,片面強調分數、升學的價值,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機械訓練,學生成為教育和考試的「機器」,忽視了智能開發、個性張揚和對社會生活的情感體驗。同時,由於受教育行為功利化傾向的影響,導致了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的畸形發展:一方面是人們重「理」輕「文」導致理科知識過剩;另一方面是普遍的人文素養的匱乏,張漢林老師曾撰文指出:「人文主義教育不足,致使學生缺乏對人類生命應有的敬畏和對人類文明應有的尊重,……戰爭應該受到譴責、和平理應珍惜、正義不可或缺等道理」。在歷史教學中,我們過於強化歷史教育的工具性特徵和知識傳授功能,導致歷史知識的人文性嚴重地被遮掩,學生的道德水準下降。特別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學生智力水平、學習成績與道德品質出現「倒掛」的現象,心中是一片情感的荒漠。趙亞夫先生痛斥過去的歷史課本「講屈原只知《離騷》名,不知《離騷》事……說到司馬遷,只有一部書,一句話的印象;談到張騫、蘇武不過陪襯絲綢之路而已……」歷史學是對人類既往的生活的記載、認識,它確切無疑地是一門生活科學。對人類社會進行精細的研究,把它分成一個個相互獨立、相互影響的區域,如政治、經濟、文化等區域,是科學主義、實證主義影響的產物。對於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國歷史教育來講,學問式的研究固然在其存在價值,但更有意義的是發掘歷史長河中「人」的因素。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把人置於歷史進程的核心,考察特定歷史情境中人的存在,關心他們的思想、感受,追逐他們的行止,應該成為中國歷史教育的基本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面對的是現在的人,教材則闡釋的是過去的人。一個歷史人物本身優良品格對學生的吸引影響,對中學生來說肯定要超過一些結論,一些所要達到的理論高度,很多成人回憶說現在能對歷史課有深刻的印象的恰恰是一些偉大人物及其品格。如對孔子的生平及思想進行講述時,引用《論語》的記載:孔子有次外出回家,其家人告訴他,家中馬房曾失火,孔子問「有人受傷嗎」,他的話語比教材上空洞的說教要生動得多,內涵要豐富得多;在歷史演進中,許多仁人志士將「朝聞道,夕死可矣」潛於深層心理之中,內化為一種深沉而自覺的歷史責任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士大夫的這種深沉的信念及其對社會的熱切關懷,完全是一種自覺的參與,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滲透、繁衍,已不自覺地形成了有識之士的人生選擇;「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他們演繹的這種悲願行道的崇高壯美,對於今天重新審視人在社會中的位置,反思人與社會的關係,透視著積極深刻的意義。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歷史課成為社會學科中的核心課程。其教育目標總的來看,是通過學生對美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學習,強調學生對美國式的民主觀、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意識的塑造。應該承認,美國歷史教育在民族意識的養成上是相當成功的。正如一位接受中國學者採訪的美國民眾所說的:「『水門事件』和越南戰爭,從未動搖過我對祖國和民主制度的熱愛。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跋山涉水,來到這塊陌生的土地,為的是建立一個以個人自由和社會正義為基石的理想社會。它是美國的國家認同,是『合眾為一』的基礎,也是我們的理想之所在,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一直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所以歷史課程所體現出來的人文性及其衍生出來的民族性,隨著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將不斷得到加強,而歷史課程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將會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顯。二、切實轉變觀念,在教育教學中全面實施人文主義教育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英國有一位小學生叫麥克爾勞德,他從小就有一顆好奇心。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想親眼看看狗肚子里的內臟是什麼樣的,哪知將一隻校長寵愛的狗殺了。事後校長非常生氣,冷靜之後,他要求麥克爾勞德畫一幅人體骨骼圖。麥克爾勞德認認真真地畫好了交給校長,校長看後很滿意,並原諒了他。校長這種巧妙的處罰,使麥克爾勞德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又保護了他的好奇心,還給了他一次認真學習生理知識的機會。後來他成了一位著名的解剖學家,並榮獲了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美國教育家艾瑪遜指出:「教育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斯賓塞在他的教育論中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在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氛圍下,我們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對教育的認識產生了偏頗,以為「科教興國」就是只要重視科技教育,重視科技教育又被理解為加強理科知識的教育,因而教育越來越走向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導致了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在學校學了一大堆今天沒有用、明天不會用、將來也註定不可能用的知識,他們的生命就在這些無用的知識中被耗盡了;另一方面是人文素養的嚴重不足——缺乏正確的社會理想和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缺乏社會公德和對人的理解與寬容,這已是當前青年一代的通病。納集安津曾說:「教育人是藝術中的藝術,因為人是萬物中最不固定和最複雜的生物。」正因為如此,在過去長期的歷史教育實踐中,出現了很多學生愛歷史,但卻不愛上歷史課,愛看歷史課外讀物,卻不愛讀歷史教科書的現象。其原因在於我們的歷史課太死板太僵化,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太枯燥乏味。我們傳授給學生的歷史,從形式到內容,都與豐富多彩的歷史本相和生動活潑的學生天性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現實的歷史教育中教師要切實轉變觀念,不能一直重複「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要認真研究新課程理念下歷史課該如何去教?學生如何去學?怎樣才能全面實施人文主義教育的精神實質?第一,課程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能產生終身受益的內在的東西,即思維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而不僅僅是記住或懂得多少知識。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什麼是教育呢?教育就是把老師所教的知識忘得差不多,但在忘掉知識的同時還留下一點什麼,這留下的一點東西就是教育。」我們認為歷史教育不是以培養「歷史學家」為目的,中學歷史教育的本質特徵應該就是它的「非專業性」。就如同我們喜歡音樂,欣賞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知識,但未必成為音樂家一樣。所以教學的關鍵在於實現由學科本位到學生本位的轉變、由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歷史到通過學習歷史而實現自身發展的轉變。因此,僅僅強調學習的主動性還不夠,關鍵在於教學組織上如何實現學科價值與人的發展特徵的結合,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情感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第二,重視歷史學習的體驗性。作為人文教育的歷史學科,其教育功能的發揮不是靠記住一些史實,甚至一些歷史結論就可以達到的。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這就要求學生應最大限度地進入歷史情境、走進歷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歷史的靈魂與歷史人物的心靈溝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參與體驗歷史真實,從而實現人類理想和精神的傳承,實現人本身的健康發展。要深刻地認識到:歷史是我們人類的歷史,我們為人類的勞動與創造、為人的發展與進步而激動;我們為人類發展的挫折和災難而悲哀,使自己融入整個人類發展的潮流中,從而形成與人類整體發展、和諧持續發展相一致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我們也更應該以主人翁的角色去經歷中國歷史,成就與輝煌那是我們共有的,失敗與墮落也是我們共有的。如對近代中國的悲劇,不能簡單以封建制度沒落及地主階級腐朽而一言蔽之,那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劇,我們應該以歷史主體一員的身份去感受和體驗,去鍛造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品格和勇氣,去追尋作為中國人的義務和責任,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第三,要強調歷史學習的反思性。學習歷史的目的不是為引導人們向後看,而是引導人們向前看。現實社會是過往社會的延伸體,對過往歷史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現實,可以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因為就歷史發展而言,總體性的普遍規律是古今相通的,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國家民族之間的關係等等。對現實社會了解得越深刻,對歷史的洞察力和反思力就越精密。如改革開放前,我們對改革多是忽略,甚至否定;改革開放以後,對歷史上的改革或改革人物則較多地做出公允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我國在實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對歷史上的商品意識、市場觀念、競爭思想也有了相對客觀的態度。這種逆向反思,不僅能加深我們對歷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能檢驗我們對歷史發展經驗與規律的認識是否符合客觀真理,從而保證對人類歷史觀、人生觀發展的正確導向。三、面向未來,依據人文教育的基本特點,適應現代人和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21世紀是競爭與合作的時代,競爭與合作能力是青少年自下而上和發展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在未來社會裡,合作能力的具備將比競爭能力更重要,運用更廣泛。因此在高揚人體的尊嚴、民主、自由、獨立性的同時,積極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中外教育專家把「具有與他人合作,對科學和真理的執著追求」作為21世紀人才素質必備的條件之一,因此歷史教育中必須體現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先秦的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張「君子和而不同」,要人與自己周圍的人和睦相處,並在一定條件下協調合作。「和而不同」,意味著允許不同個性、不同意見和對立面的存在,作為「君子」,既要保持自己的個性,又要容納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實際上,在歷史的發展中,各個時期的民族、國家在不同層次上進行的合作,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祖國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繫、友好往來,共同建設祖國,共同反抗階級壓迫和處來侵略,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係的主要內容。學生在吸納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鼓勵他們進行探究式學習,既嘗試發現、解決問題的喜悅,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歷史教育,引導他們認識到「如果不善於和其他人進行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綜合交叉,一個的發展也是有限的。」文明的整合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科學技術的進步,交通信息的發達,社會分工的細化,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信仰、不同品位的文化得以方便地交流,進而引起文化的選擇、親和與重建,出現了整合的趨勢,即取長補短、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歷史清晰地昭示:文明的交流貫穿於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始終,建構了不同文明交往的樂章。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中指出:「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過去已經多次證明是人類發展的里和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拜占庭帝國。在許多這種交流中,作為學生的落後國家最終總能超過「老師」的先進國家。中國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中,假若中國是學生,那麼中國也會超過他的先進的老師的。」人類是生物物種群中惟一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高級動物,人類文明作為人類智慧和良好的結晶,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必將逐漸擺脫野蠻而日趨文明化。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法西斯的獨裁和侵略、極端的恐怖主義都遭到人類普遍的唾棄。現代文明的整合,需要現代多元性的文明之間平等和耐心地對話。因此,歷史教育中應引導學生認識到: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標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和諧,是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平等互利,是對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賞和對異已文明的尊重、寬容乃至欣賞,是抱著愛其所同、敬其所異的廣闊胸懷和對人類共同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