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七佛傳法偈來說明修心成佛的簡單方法。只因為有了人生,才會知道要修心成佛。

人生的兩大因素條件:第一是有相的色身;第二是物相的幻心。若能了得身如聚沫心如風,明瞭身心本性空的真理實際,這個明白的身心即是真心,即與佛無二無別。一個明白的人、有智慧的人,能知罪性本空無一物,坦然不懼生與死。明瞭生本無生的事實真相,明瞭佛性與眾生性同是一空性。空即無生無滅、無生無死、無來無去、不動不搖。在清凈性中,哪有什麼罪業與福報可得呢?即明瞭一切皆不可得的真理,還求什麼?追什麼?恐怖什麼呢?既無掛礙、貪戀、追求、執著,還有什麼生死煩惱可言呢?修學佛法的最終目標是達到悲智雙運,以大悲心為上首,以平等的智慧心為方便。依無所得、無執著的態度,從事於無我、無自性見地相應的活動,空有兩邊皆不執著。用無分別的平等智慧心,觀察一切境相平等無二,明瞭無二之性即是佛性,無二之性即是空性,空性無著即是真實性。無性之空性即是諸法的本來面目,即是諸法的本性。見性之人時時不著相,即無相可得,做到一切不可得,即無求無取、無愛無憎。無愛憎心,即是真心,又叫平常心,又叫智慧解脫心。諸佛菩薩了悟法界是現空相幻不可得。一切幻相的體性是一如的空性。因此宇宙的萬相,正宛如幻人所做的幻事一般,幻起幻滅,並沒有不變的自體存在。因為一切皆空,一切幻相都是平等一如的。只有體悟不生不滅的真實性,證到無相的實相,也就是證空性不著相,既不執著有相,更不執著空性,達到空有不二、理事圓融、性相一如,方是究竟圓滿的大智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