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修心為什麼不能一勞永逸呢?為什麼有時候心情已經很好心通透了,但沒過多久又因為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順心的事情,又情緒低落變得痛苦不堪,又繼續學習修心,心情又慢慢變好變通透。但也不長久,反覆輪迴,喜怒哀樂。修釋迦牟尼當年修佛悟道得到正果,很奇怪,他為什麼可以一直這樣下去,難道他悟道以後可以一勞永逸嗎?心魔不會再生了嗎??他是怎麼做到的?或者根本就沒有做到? 這個問題感覺很重要,請多多指教!謝謝


謝邀。

嗯,其實這也是為何我要反對張載的開萬世之太平的原因了。乃在於我們都有著惰性,都太想著一勞永逸、太想著畢其功於一役。

此乃人性也。故夫子曰: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題主所問其實還是認識上的問題,世界是複雜的、世界是動態的、世界總處於各種矛盾之中,而人則更是欲壑難平,所以這個世界、這個人間本就是紛雜的、本就是此起彼伏的、本就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那我們就應該絕望嗎?!故夫子曰:擇善固執。先認識清楚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然後認識清楚自己,然後擇其善者而固執之,我謂之立命

夫子又曰:我欲仁而斯仁至矣。重要的是我要幹什麼?!你所求的只是所謂的成功、所謂的一個結果嗎?!如果是則你努力求之,如果不是,幹你想乾的,幹你應該乾的,夫子謂之知其不可而為之

夫子又曰:樂在其中矣。這麼做,是你好之、樂之的嗎?!如果不是,請重新去尋找那些支持你好之、樂之的東西,如果是,自然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我樂在其中。

夫子問曰:汝,安否?

後生小子答曰:安。

夫子曰:安則汝為之。

你之所以有此問,是因你所謂的心通透,不過是自我麻醉而已。不反覆拷問自己到底所求者何、不經徹底的反省,談什麼修身修心的,糊弄誰呢?!


今天思考,覺醒,覺性,能覺悟的本性,能覺悟的本能,是怎麼回事?發現,覺悟這件事,不存在本能,也就是柏拉圖,黑格爾等人所說的先驗的、完整的、人性和神性合體的「先驗性」。好比,自然界沒有純粹的金子,可能有少許狗頭金,那不是自然界有意為之,佛性也是如此,不存在一個隱蔽的,潛在的佛性,佛性如同黃金,煉後出現的新事物,礦石中可以提煉金子,是人類的發現,自然沒有礦石的概念,更沒有金子的概念。人性中有佛性,不是人自覺意識到的,是佛祖發現的,沒有佛祖的發現,就沒有佛性概念。佛性和金子一樣,是人造之物,智能的產物,對自然而言,這兩樣東西不存在。 人類的苦,來自覺悟,我們對肉體,對精神所承受的苦,越來越深,當我們還是爬行動物時,對苦的認知比較淺,雖然是苦,感受不深切,那時,生死如夢,來不及痛苦就一命嗚呼了。自從喫了蘋果,有了覺悟,痛苦一日深過一日,深入骨髓的痛苦與日俱增。失落園得比喻有道理。目前,人類對自己的器官所承受的痛苦,非常敏銳,對破產的痛苦,痛不欲生。動物是沒有如此深刻的體驗的。這份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升逐步感知的。隨著文字的發明,對每一個細小的痛苦,都會明確記載並反覆體會,久更加加深了痛苦體驗。今後,痛苦還會加劇,佛祖,忽略人類文明的種種要素,只是死死抓住苦這個核心本質,真的是抓住了人類的核心本質,除了離苦,其他都是次要的。佛祖真是太會抓核心,抓本質,其他種種都被佛祖的奧卡姆剃刀剃光了,只留下一個最核心的下巴——苦。截止目前,我明白了佛祖的高明,也能體會他這樣做的遠大深邃的動機了。眾生皆苦,眾生皆苦,這個事實,怎麼論證都推翻不了。哲學,科學,美學,藝術,享樂,財富,智商,成就,這些加起來都不能抵抗苦的秤砣。離苦,的卻是第一要務。

深刻,讚歎,可喜可賀!你對苦的的理解有獨到之處。【自從喫了蘋果,有了覺悟,痛苦一日深過一日,深入骨髓的痛苦與日俱增。失落園得比喻有道理。目前,人類對自己的器官所承受的痛苦,非常敏銳,對破產的痛苦,痛不欲生。動物是沒有如此深刻的體驗的。這份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升逐步感知的。隨著文字的發明,對每一個細小的痛苦,都會明確記載並反覆體會,久更加加深了痛苦體驗。今後,痛苦還會加劇,佛祖,忽略人類文明的種種要素,只是死死抓住苦這個核心本質,真的是抓住了人類的核心本質,除了離苦,其他都是次要的】

這段話,我在任何法師那裡,都沒有聽到,只有活在2018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纔有這種感知!

【佛祖真是太會抓核心,抓本質,其他種種都被佛祖的奧卡姆剃刀剃光了,只留下一個最核心的下巴——苦。截止目前,我明白了佛祖的高明,也能體會他這樣做的遠大深邃的動機了。眾生皆苦,眾生皆苦,這個事實,怎麼論證都推翻不了。哲學,科學,美學,藝術,享樂,財富,智商,成就,這些加起來都不能抵抗苦的秤砣。離苦,的卻是第一要務。】

是的,這種感覺的苦,就是與生俱來的苦,你越是富有、越是具有極高的地位,你越是感到【苦】,因為【幸福以後必然到來的痛苦】會加劇【痛苦指數】!

中國最近抑鬱症患者急劇增加,就是【幸福以後必然到來的痛苦】會加劇【痛苦指數】,痛苦指數與個體的天賦、習氣緊密相關,痛苦指數最終會摧毀個體生命的整個抵抗系統!

------------------------------------------------

禪宗法門,只是教你,不住不執著一絲一毫,皆是依據當下生活的因緣而談禪機。

又如古人指一片石問學者雲。此一片石。在心內在心外。答雲。在心內。古德雲。爾著甚死急。心內著一片石。眾中商量雲。不合以內外答他若以內外答。則法有少剩矣。出語雲。大好一片石。或雲。痛領一問。或雲。喚甚麼作一片石。或雲。諾諾。或雲。

你如果正面回答,就落入了名言法相,豈有活潑潑的遊戲氛圍呀!


謝邀。

  1. 釋迦牟尼佛證悟前,跟過6個外道師父,後來知道路子不對,就去雪山修行,衣不遮體,每天只有一麻一麥可喫,後來知道路子又不對,下山喝了牧羊女供養的牛奶,在菩提樹下坐了七天七夜,發誓不成正覺就不起來了。這裡還不提他前世無量阿僧祁劫的各種苦行。
  2. 所以,您的修行,經歷過多少呢?


人之所以能夠適應環境,是因為自我的存在,有了自我存在感,我們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更好的活下去。所謂七情喜怒哀樂恐憂懼等的存在,也不過是激勵自我去追求六慾的滿足而已。而自我的存在,說到底是為了生存和繁衍。

可以想像,一個無欲無求的人,自然不會追求繁衍,也不會有很強的生存慾望,因此早早就被大自然淘汰啦。

而修心修身,根本上來說,是反人性、反自然的,因此,就會受到人性的制約。

釋迦牟尼之所以能夠心魔不再生,應該歸為「諸法無我」的自我否定和強迫性的自我觀照(內觀),當然,持續而穩定的環境也不可少。

內觀能夠達到自我解體的效果,沒有了自我存在感,一切苦樂也就失去了作用的對象,就好像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一樣,自然會六慾不起。

當然,後果就是沒有生存的慾望,所以後來,很多阿羅漢都早早主動入涅槃了(其實就是自殺)。

---------------------------------------------------------------------------

1.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是一種感知覺綜合障礙,特徵為自我關注增強,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實、遙遠或虛假的,這種改變發生時,感覺正常而且情感表達能力完整。

2.當個體的自我否認由潛意識中的原始本能衝動渲染自我形象時,個體便容易患人格解體症。

3.多數學者認為,人格解體是一種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禦方法,與自我否定相關聯,當通常的壓抑機制失效的時候,人格解體便可用作控制無法接受與容忍的衝動的應急措施。

4.患者有一種感覺:自己是自己的精神過程、自己身體或部分身體的外部觀察者。

5.在諸多宗教神祕體驗中人格解體癥狀還被視為一種高境界的標誌。


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是降伏其心。再進一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是降伏其心。如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調心,不是在不斷的自我催眠而是無分別唸的現行。不是以一念止另一念,一法止另一法 而是真接返觀自心(明心實相)的現證。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