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光是這兩個字看上去,彷彿舌尖就已經感受到了奶的絲滑甜美,茶的醇香清爽....

當今的街頭文化早已不是燙頭穿釘鞋,而是捧着一杯網紅點單法的加料滿滿的奶茶,哪怕是天王周杰倫也抵不過它的甜蜜誘惑而心甘情願的發福。如今的奶茶菜單如此眼花繚亂,以至於衍生出了一個新職業——奶茶菜單測評師。

“古早味奶茶(半糖 / 熱飲 / 加燕麥)”

“冰激淋紅茶(半糖 / 融化攪拌後喝 / 加波霸)”

“ 鮮芋青稞牛奶+紅豆+無糖+布丁”

“酒釀桂圓紅棗茶+珍珠+無糖”

........

雖說奶茶也就是近幾年才突然崛起的高端網紅飲品,但其實它的網紅之路,說是逆襲也不爲過。

或許很多90後還會記憶猶新,小時候的奶茶可沒有這麼講究,街頭記憶都是用五顏六色的粉末,一衝就是一杯。哈密瓜奶茶是綠的,草莓奶茶是粉的,香蕉奶茶是黃的,那時的奶茶產品,由各種粉末沖水即飲,味道五花八門,比如原味、草莓味、香芋味、西瓜味、芒果味等。

而其實那些粉末裏,既不含奶,也不含茶。那它含什麼?香精,色素,植脂末...總之除了奶和茶,其他不好的原料都有。

而如今,21世紀的新式茶飲終於朝「精品茶飲」的方向邁進。

在原料選取上,“茶”會使用上等茶葉萃取,而且光是萃取就有熱泡、冷泡、真空高壓萃取的方式(所以有些奶茶店你會看到“冷泡茶”的選項),至少,它終於成爲了奶+茶的奶茶。

而“奶”,則是用鮮牛奶、淡奶、進口奶油、天然動物奶油等代替植脂末,全方位提升奶茶的口感,網紅奶蓋就是用打發六分的鮮奶油做的。不過就算是植脂末,由於加工技術的發展,現在許多奶茶店都採用了“0反式脂肪”的植脂末,相對也更健康了一些。

並且加料品類也不斷豐富,以前一杯奶茶就是一杯糖水,而現在的奶茶,加料單很豐富,紅豆,珍珠,燒仙草,布丁,奧利奧等等,說是一杯粥也不爲過.....

那麼以上,就是奶茶的進化歷史了,至此,奶茶終於成爲了網紅界王者。

但是也正因爲如此,現在的奶茶菜單越來越讓人眼花繚亂(不同的店有不同的菜單,不同的菜單有不同的加料,不同的加料又有不同的組合...)

於是爲了規避一杯熱量,糖分爆炸的奶茶,現在人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比如“聽說點無糖熱量更低!那就要無糖吧!”“聽說加芋泥會比珍珠健康!那就加芋泥吧!”“聽說把糖換成蜂蜜更好!蜂蜜是養生的!”

所以今天,或許會揭露一些殘酷的真相——

點無糖,熱量會更低嗎?

這好像並不靠譜。

在某音上,就曾有人測評過一、、的奶茶甜度與熱量,至於結果,讓很多女生都中箭不起。

一杯500ml的珍珠奶茶,奶茶340ml,珍珠163ml,分別測試全糖、七分糖、五分糖、三分糖和無糖的熱量後:

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全糖七分糖五分糖三分糖無糖的熱量,居然相差的並不大!

甚至三分糖奶茶的熱量反而比五分糖的熱量高1大卡!

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爲奶茶店現在使用的糖多爲果葡糖漿與果糖,這種糖比傳統的蔗糖甜度更高,所以只需要少量這種糖漿,甜度就會很快上去,而全糖和三分糖的糖漿,其實也不會相差很大。但喝無糖和全糖的快樂卻是天差地別的。

當然,並不是讓你以後可以放肆點無糖,糖的危害並不只體現在熱量上,只是如果單純憑藉口感和甜度來估計熱量,實在是比較天真。

“把珍珠換成芋泥/燕麥/紅豆,會更健康麼?”

這個好像也沒辦法。

現在的加料如此豐富,什麼珍珠椰果燒仙草,布丁紅豆小芋圓,蛋糕曲奇奧利奧,讓人不知道選哪個才能養生一些。因爲珍珠一般爲了口感,都會選擇用紅糖來製作,而且珍珠本身屬於澱粉類,導致珍珠本身的含糖量就較高,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規避珍珠。

所以像“芋頭”“紅豆”“燕麥”這種,聽上去的確很像是健康食材,但它健康也得是它還保有自我的前提下啊!在它們淪爲奶茶加料後,就會被浸泡在糖水罐頭裏,而芋泥被充分剁成泥後升糖指數更會提高,從而從健康食材變成了甜品。

薯片在被油炸之前是土豆,土豆不也是健康食物嗎?但是你能說薯片的健康嗎?

看到這裏,如果你點了這些加料,其實就可以點無糖或者微糖奶茶,因爲它們本身就自帶甜度啦。

爲了不要糖上加糖,我們應該首選一些低澱粉,低熱量的加料。

高澱粉加料:珍珠,芋頭,奧利奧,血糯米,芋圓,小丸子,紅豆,燕麥

低澱粉加料:椰果,燒仙草,布丁,蒟蒻,寒天,西米,水果果粒

低澱粉低熱量低糖低脂加料:椰果,燒仙草,寒天,蒟蒻

把糖換成蜂蜜,會更健康嗎?

這個似乎也是一個誤區。

有些奶茶店會有蜂蜜換糖的選項,但很可惜意義並不大,根據USDA(美國農業部)資料,一茶匙蜂蜜的主要成分清單如下:

熱量:64大卡

脂肪:0克

蛋白質:0.1克

糖:17克

好,接下來我們看看同樣一茶匙咱們都害怕的精白糖的成分:

熱量:49大卡

脂肪:0克

蛋白質:0克

糖:13克

怎麼樣?摸着自己絕不欺騙自己的理性來品味,感受一下?

一茶匙蜂蜜所含能量中,源自蛋白質的沒有,源自脂肪的沒有,自然也沒有來自膳食纖維的,幾乎100%,全部源於一樣東西,那就是“糖”。

爲什麼同樣是一茶匙的情況之下,蜂蜜所含糖的量要比精白糖還要多呢?這是因爲蜂蜜更加“稠密”,密度更高,而且風味更好。

天然成熟蜂蜜中,總的糖含量超過75%,每天兩大勺蜂蜜,額外攝入的糖就能輕鬆超過22克。某種意義上,蜂蜜被保健品行業擡得太高了,讓人不僅沒有節制意識,甚至覺得很養生。

無論白糖還是蜂蜜,本質都是遊離糖,喫多了仍然對健康沒有益處,甚至蜂蜜或許會降低人的負罪感,從而不經意攝入更多超出身體需要的糖分。

那麼奶茶到底還能不能好好喝了呢?當然,畢竟我們喝奶茶還是爲了快樂的,只是要控制住量,不能用自以爲“健康”的方式而去放飛自我每天喝一杯哦~

————

作者:柴桑(公衆號:柴桑小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