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字--別偷懶……
在前期做好規則和約束,會為之後的管理省心不少。

在孩子成長這條路上,家長一定不能偷懶,不肯吃飯,給個pad自己玩,早上起的早,給個手機自己看,周末寫完作業,大人玩手機,孩子自己玩電腦……在這個過程中,就很難避免不良信息偷偷的傳輸給孩子了。

首先,有限使用電子產品。盡量少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在學習時不得不使用時父母在旁邊陪同,定時定量,讓不良信息沒有出手的機會。其次,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無聊時,大人不能在旁陪伴時,都可以通過讀書打發時間。上周六晚上去我家孩子去醫院看病,候診的孩子大的小的,人手一個手機,只有我們家孩子捧著一本書,安安靜靜的看了兩個小時。再次,有效親子陪伴。幼兒時期,孩子對電子產品只是「好奇」,對於幼兒來說,跟爸爸媽媽玩是要比那些發光的「磚塊」有意思多的。他們最愛跟爸爸媽媽玩,但是爸爸媽媽卻慢慢讓他們失望,爸爸媽媽不肯放下、眼睛不離的手機是不是更有意思?多做些親子活動,聊天,遊戲,加強親情互動,也讓孩子沒有時間玩電子產品。

最後,幫助孩子選擇。幫助孩子選擇一些寓教於樂的電影、動畫片、紀錄片,遠離不良信息。


謝邀。

我還沒有小孩子,但是未來幾年可能有要孩子的打算。

看見youtube這個事件的時候覺得相當恐怖,畢竟4-5歲是小朋友性格養成的時候,且不說這個產業鏈背後的恐怖,這些視頻本身會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

好像紅黃藍和攜程幼兒園事件,如果家長提高對孩子的實時關注程度,參與到小朋友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小孩子每天都與家長溝通,讓我們自己成為孩子最信任的人,可能有些事情再未發生之前都會被制止。

上面說的是最樂觀的情況,作為全職媽媽或者全職爸爸才可能有機會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如果爸爸媽媽都是上班族,家裡的老人在家幫忙帶孩子的話,只能限制孩子在每天固定時間玩電腦看ipad玩手機了,保證孩子接觸互聯網的時候有父母在旁邊陪同。畢竟現在的互聯網信息連我們成年人都需要辨別真假,小孩子就更難以區分善惡了。


看電視少兒頻道不就好了,比如電視鎖定少兒頻道,手機開啟兒童模式然後找電視直播看,類似的直播軟體很多,比如HDP,雲圖tv
家長需要安裝童鎖,限制小孩獨自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小孩本身就不應該看太多電子產品。
不了解


給孩子看你看過的 你玩過的
先下載好動畫片,然後在給孩子看的時候關網
家長監護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