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是一级国宝,也是国家严禁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周朝时编钟被发明出来,很快就风靡整个上层阶级。编钟是用青铜铸造而成的,因为大小不一,所以敲击的时候也会发出不一样的音节。编钟的演奏方法看似很简单,只要用小锤子敲打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想要熟练的演奏一首完整的乐曲,还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的。曾侯乙编钟之所以可以成为国宝,是因为它保存非常完整,一共56组青铜编钟至今仍然能够奏出美妙的乐曲。

曾侯乙编钟之所以会得到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主人叫做曾侯乙。1978年,一个建筑小队在城郊的一座山上进行爆破工程。一声巨响过后,山体崩塌,露出来了下层奇特的木质结构。施工队长很有经验,立刻叫停了工程,马上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到场协调。

收到消息的政府人员立刻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赶赴现场。到了现场一看,专家立刻要求将这块工地保护起来,并且马上进行考古发掘。虽然工事暂停了,但是专家们对这个近在眼前的古墓还是有些束手无策。因为古墓位置在山坡之上,而且当时正是雨季,接连几天都在下雨,挖下去几铲子,挖出来的都是湿哒哒的泥土。

为了防止挖掘的时候雨水倒灌,专家们不得不先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做防雨措施。等到古墓终于挖开的时候,又有一件事震惊了在场的众人。原来古墓里竟然挖出了24具棺材。这24具棺材中的一具,规格比其他棺材都要高,而且根据上面描金绘银的图案,专家确定这应当是墓主人的棺材。

经过对墓志铭的研究,专家得知了墓主人的身份,他就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曾侯乙。至于其他23具棺材,虽然样式也很精美,但是大小和规格都完全相同,这让专家们摸不着头脑,这23具棺材的主人分别是什么身份呢?专家们将这23具尸体一一取出,进行鉴定,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23具全部是女尸,而且根据骨骼鉴定,她们下葬的时候都是风华正茂,年龄在15-20岁之间不等。

按照这个年龄来判断,这23具女尸应当是墓主人生前的姬妾。在这23具棺材的墓坑中,专家们还挖掘出了不少乐器和生活器皿,其中就包括后来全国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所以这23名女子被杀害后,是作为陪葬品被安葬在这座陵墓之中的。古人十分封建迷信,他们相信人死后会到达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往往会陪葬大量的生前爱物。

曾侯乙一生最喜欢的就是音乐,可能是为了想要在死后也能有人为他演奏音乐,所以他才会下令让23名少女为他陪葬。一个人死了,竟然要搭上另外23人的生命,在现代人看来无疑是非常残忍的。对于考古专家们来说,他们直面这23名少女的尸体,更是满怀同情,忍不住泪流满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