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明白紙  

一、肥牀育旱秧  

選用良種,適時播種,。播種期為4月15--25日,每畝大田用種量1公斤,每畝大田需苗牀面積10--12平米,苗牀要選在肥沃的菜園地,苗牀深耕整平,做畦,畦寬1.4—1.5米,清除畦面雜草、及根系殘茬,使用壯秧劑培肥苗牀,使用旱育保姆拌種,苗牀播種前澆透水分,(表土10釐米水分飽和狀態)稀播、勻播,播後踏谷、細土蓋種、濕潤、插竹弓、蓋膜。嚴格按旱育秧技術管理培育壯秧。苗牀管理技術。  

(1)出苗期。這個階段主要措施是保溫、保濕和土壤供氧,膜內溫度控制在30度左右,防止苗牀板結,畦面積水,但當苗牀土壤泛白時可適當噴水。  

(2)一葉期;當秧苗長至一葉期時,膜內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晴天要注意揭膜降溫,陰雨低溫時再蓋膜保溫,同時苗牀的濕度不宜大,土面不開裂不噴水,以控苗促根。  

(3)二葉至三葉期;當秧苗長到二葉後,要進行通風煉苗,膜內溫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苗牀以乾燥為主,秧苗不卷葉不澆水。苗牀秧齡30 天,移栽前4—5天晝夜揭膜煉苗。  

二、移栽  

秧齡25-30天移栽,合理密植,規格移栽,(統一用划行器划行),精確淺栽,每畝栽插1.6萬~1.8萬穴,每穴栽插1~2粒穀苗。移栽時大田田面平整,淺水栽插。  

三、肥水管理  

肥料運籌。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適施穗肥。大田每畝施純氮14~18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7:1,磷肥和60%鉀肥用作基肥,40%鉀肥作穗肥,氮肥按5:2:3比例分別作基肥、分櫱肥、穗肥。即每畝大田施50公斤有機肥加50公斤水稻配方肥(N:P5O2:K2O為10;20;15)作基肥,栽後7—10天施分櫱肥尿素12-14公斤,(同化學除草劑一起施),孕穗期施穗肥,畝施N、P、K三元複合肥(20:5:20含量)7--8公斤加3公斤尿素加5公斤氧化鉀。其他微量元素隨缺隨補。  

水分管理。淺水栽秧、寸水活棵、乾乾濕濕促分櫱,80%夠苗擱田,揚花期保持淺水層,後期切忌斷水過早。  

病蟲草害防治。栽後7天化學除草,及時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蟲害。詳見每期病蟲情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