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喫鹽的正確“姿勢”!

  文丨 人間世

  來源丨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中國人講究“食療”,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出院的時候都會習慣問一下飲食上有什麼注意的,我想得到的答案裏都會有“低鹽飲食”這一條。那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鹽與健康的故事。

  01

  鹽喫多了危害有多大?

  中國疾病負擔研究顯示,2013年我國因高鹽飲食導致的死亡佔全部死亡的12.6%,其中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中歸因於高鹽飲食的可高達25.2%。

  那麼高鹽飲食爲什麼會增加死亡呢?這主要與高鹽飲食中鈉的過度攝入有關。適量的鈉攝入有利於保持體內滲透壓和酸鹼平衡。

  但是當體內鈉過多時,可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多、血壓上升,而高血壓可進一步導致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發生。

  其次有研究顯示鈉離子過多,還可使尿鈣排出增加,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最後高鹽飲食的滲透壓高,可直接影響胃粘膜,增加癌變風險。

  02

  每天喫多少鹽才健康?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鹽攝入量應不超過6g,但是實際上我國人均每日烹調用鹽攝入量就遠高於此:2012年一項調查顯示可高達10.5g。因此大家每日減少鹽的攝入還是大有可爲的。

  03

  除了食用鹽,你還喫下去了多少“隱形鹽”?

  我們要減少鹽的攝入,需瞭解鹽的來源有哪些。日常生活中鹽的攝入不僅僅來源於烹調中直接添加的食鹽,也來源於一些我們容易忽視的“隱形鹽”。比如一桶裝方便麪的鹽可高達5.5 g,就接近每日鹽攝入量上限。表1是日常部分食物中鈉含量情況。

  表1:日常部分食物中鈉含量情況

  04

  怎麼測自己喫了多少鹽?

  鹽攝入量測定的方法很多,目前認爲重複測量的24小時尿鈉檢測法是最爲準確的方法,因爲人體對鈉的代謝絕大部分經尿排出,並且排出量與攝入量成正比,但是由於其費時、費力、依從性低,實施起來難度很大。

  其次也可採用時點尿鈉檢測法代替24小時尿鈉檢測方法,並用一定的公式進行轉換估算,但是這種轉換關係在不同人羣的適用性尚沒有得到普遍認可。

  另外還可以通過各種膳食調查方法來評估人羣食鹽攝入量,比如稱重法、24小時膳食回顧法和食物頻率法,但是膳食調查方法一般都會低估食鹽攝入量。

  表2:不同鹽攝入量評估方法的優缺點

  05

  如何減少鹽的攝入?

  鑑於鹽的來源有烹調用鹽和烹調外鹽,我們減少鹽的攝入也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烹調用鹽

  1)減少在外就餐的頻率;

  2)減少含鈉高的調味品,包括味精、醬油;

  3)儘量不要喝菜湯;

  4)烹調時儘可能使用定量鹽勺,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圖1。

  烹外用鹽

  1)避免或減少含鈉鹽量較高的加工食品,如鹹菜、火腿、醃製品;

  2)養成瀏覽加工食品營養成分表的習慣,瞭解攝入食品的鹽含量。

  圖1:定量鹽勺舉例

  06

  低鈉鹽更好嗎?

  超市裏的食鹽種類很多,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就是低鈉鹽,那這個低鈉鹽是炒作概念,還是真的有用呢?

  所謂的低鈉鹽是以精製鹽、粉碎洗滌鹽、日曬鹽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爲原料,爲降低鈉離子濃度而添加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如氯化鉀等)經加工而成的食用鹽。

  確實已經有臨牀研究表明低鈉鹽與普通鹽相比,可顯著降低血壓水平。但是低鈉鹽中鉀的含量增高,對於腎功能不能或正在應用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的人來說,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高鉀血癥。

  總 結

  鹽作爲膳食必需的調味品,在我們的生命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長期過多攝入會有較大的危害,因此我們需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減少鹽的攝入量。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2] 邢辰: 2018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徵求意見稿).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18, 19(33).

  [3] China Salt Substitute Study Collaborative G: Salt substitution: a low-cost strategy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mong rural Chine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0):2011-2018.

  看過,請點這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