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農民起義就是二黃(黃巾、黃巢)一李(李自成)一洪(洪秀全)。

王仙芝、黃巢大起義爆發時唐朝皇室己經很衰弱,藩鎮割據軍閥林立朝廷對各地控制力極弱,但是當時唐朝廷沒有強大的外敵入侵,尚可組織起忠於唐王朝的各方勢力共同剿滅黃巢。

而李自成起義時明王朝陷入外有強悍的滿清入侵,內有多股流寇禍亂的腹背受敵、兩線作戰的艱難處境當中,捉襟見肘焦頭爛額,這就給了李自成多次死裡逃生東山再起的機會。

黃巢、李自成的共同點是倆人勢力發展的巔峯期都攻佔了當時的首都(一個是長安,一個是北京),兩人都建號稱帝了(過了把皇帝癮),最終結果是倆人都很快兵敗身死。

不同的是黃巢沒有滅亡唐朝,因為要命不要臉的唐僖宗逃跑到四川了,並且後來又回到了長安城,延續了唐朝的壽命。而李自成算是滅亡了明朝,因為要臉不要命的崇禎帝不跑弔死了,所以李自成攻破北京時明朝就滅亡了。


黃巢是鹽商家庭出身,天生「富二代」,武藝出眾,又是失意的讀書人,他的詩作,豪氣衝天。李自成就一驛卒,個人才藝方面感覺遠不及黃巢的水平。

至於起義方面,黃巢的部隊破一城,洗劫殺人之後就跑了,沒有建設根據地鞏固地盤的想法。雖然最終攻佔了長安城,但由於沒有鞏固地盤,四方依然都是唐軍的地盤,加上唐僖宗不是崇禎皇帝,沒有在長安城等死。最後還是兵敗被殺。

另外史書有記載黃巢的部隊一缺糧就經常喫人……名聲極臭。

相比之下,李自成還能拉攏李巖、牛金星之流的軍師,建立關中根據地,還提出「迎闖王,不納糧」之類的口號來忽悠人,並最終推翻明王朝,軍事跟政治上的建樹比黃巢要強很多。


謝邀。有關黃巢和李自成的異同點,我總結了一下:

相同點:兩者都是一個封建王朝末代,因為無法生活下去而被迫起義的義軍領袖,對於推翻那個腐朽的王朝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他們都攻下了首都且建立了一個短命的政權,最後也都失敗了。對於後世而言,他們都是英雄。

不同點:

出身:黃巢是連試不中的讀書人,而李自成是驛卒出身。

起義軍表現:黃巢起義在歷史上的描述是比較血腥的,其手段也是非常殘忍的,所以沒有很好的羣眾基礎。而相對而言,李自成的起義軍就比較溫和,「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深入人心,所以其擁有的羣眾基礎比較深厚。

佔據領土:黃巢根本不重視攻城略地,到最後只佔有一個長安,所以最後被消滅很容易;李自成注意對土地的控制,因此到後來大順政權的疆域基本佔有了整個西北和華北。

起義結局:雖然都失敗了,但是黃巢起義並沒有推翻唐王朝,唐朝的滅亡是黃巢的叛將朱溫一手造成的。李自成卻一手推翻了明王朝,大順政權最後的滅亡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所導致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