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以前討論過,當時我是說,這種書就像垃圾食品,看了也不要緊,不過不能看多了,沒想到家長孩子們反映很熱烈。

後來很多孩子評論留言,還提到了更多這類「沒營養的」書,我也重新思考整理一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孩子到了小學中高年級,識字的問題解決了,可以自己選書自己閱讀了,但是這段時間也出現了要從淺閱讀向深閱讀過渡的問題。

小學生要想在閱讀能力上一個臺階,不能花太多時間總是一直停留在這一類書上。

但是那些新聞、知識類的書對很多孩子來說,讀起來很枯燥每個字都認識,就是一句也看不懂,所以孩子就很容易被一些簡單的書吸引。

有孩子說,這些漫畫、小說很好看啊,搞不懂為什麼老師要抵制。

因為老師們覺得這些書大多是直接的感官刺激,讀完了沒有太多的知識吸收或者精神上的成長。像有位家長說的那樣,小學階段時間這麼寶貴,沒有大量閱讀好的作品,到初中就發現問題了,後悔不如小學時候多讀些歷史、自然科學的書。

所以在很多重點小學,老師是直接把這些書當成精神垃圾收走不讓孩子看的。

家長要不要禁止

查理九世有恐怖情節就不能看嗎?

和孩子們討論的時候,孩子們說,查理九世也要拍電影了。說到《查理九世》恐怖的情節,我想起來愛倫坡的小說、《福爾摩斯探案集》、《弗蘭肯斯坦》、《聊齋志異》這些書裏都有恐怖的情節,那這些又都是名著了,不又是老師推薦看的文學名著嗎?為什麼這些書就是經典呢?

以前老師不讓看的流行小說:金庸的武俠,現在也成了推薦閱讀的書目了。而阿衰、查理九世是當前流行的書,能不能成為經典還要看時間。

有孩子評論留言說,書沒有貴賤高低之分,所以阿衰、查理九世也有他們的價值。

阿衰讓學渣有了精神安慰,查理九世的描寫引人入勝。

我覺得家長還是不要強行抵制,直接把書撕了,或者不允許買了怎樣的,孩子無法理解你的做法,搞得和孩子親子關係緊張,孩子也需要和同齡人交流,大家都看你不看,就顯得沒有共同語言。搞不好孩子還產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讓看的我越要偷著看。

孩子喜歡閱讀是件好事,既然是正規出版社出的書,讀了也不會出現什麼嚴重的問題,有問題也不是書本身的問題,關鍵是家長做好引導就可以了。

家長如何引導

首先、和孩子多討論交流他讀的書

我們做家長的有時候覺得孩子大了,總算不用輔導作業了,他愛看什麼書就讓他看去。

「只要是孩子多看書就好」——好多家長因為有這種思想後悔的。甚至有家長說孩子整日沉迷這些書,導致成績不好退學的。

現在各種信息、資訊太多了,和我們家長小時候的物質匱乏年代不一樣了,我們也得和孩子一起多學習。

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量也增加了,家長沒有那麼多時間陪孩子一本本讀怎麼辦?我們可以和孩子聊書。

他看的書,我們偶爾拿來翻上幾頁,空閑的時候和孩子聊一聊。最近看你總在看阿衰,講什麼的呢?說來聽聽。孩子為什麼喜歡看阿衰?我們讀了漫畫也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

阿衰我看得不多,只看過幾本,他是個學渣的定位,書裏對班主任、校長、好學生的虛偽諷刺得很到位,會引起很多孩子的共鳴。但是他一直靠嘲笑自我、搞怪吸引眼球在班裡刷存在,而且漫畫人物就是這樣設定的,他也不可能變得積極進取了,所以我覺得雖然能夠輕鬆搞笑緩解壓力,多少有些麻痹精神的副作用。

為什麼有些小說有恐怖情節,卻成了名著呢?因為這些書會讓人產生思考。像《弗蘭肯斯坦》,作者開創了科幻小說的先河,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現在的科學技術一直像這樣發展下去,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和孩子說說你自己讀後的想法,孩子也會明白,哪些書值得花更多時間讀,哪些書可以淺嘗則止,孩子理解了你,比你簡單粗暴地禁止不買要好得多。

家長也可以理解孩子,孩子為什麼喜歡讀這樣的書,孩子是不是在書中找到了共鳴,在學校裏是不是也有書中講的這種事情?

孩子是面向未來的,他們接觸新鮮事物很快,懂的可能比我們家長多,我們不是抱著一個教孩子的姿態,而是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態度和孩子討論,自己也有收穫。

其次,多引導孩子閱讀經典

家長也可以推薦孩子一些歷史、科技方面的書,讓孩子從簡單的入門級書開始,也可以是漫畫、搞笑的書開始,比如《可怕的科學》這種,從這些入門級別的兒童小說和漫畫讓孩子一點點深入。

多引導孩子看經典的書,因為這些書是經過時間、眾人閱讀考驗篩選流傳下來的。

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讀什麼書怎麼辦?只有花時間跟著孩子多學習了。好好珍惜孩子給我們家長成長的機會吧。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

雖然我的孩子還很小,沒有您提到的這個問題的體驗,我本人也沒有讀過這兩本書。但是看到其他回答說《查理九世》是有些恐怖的書。

之所以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也是很巧合,我最近剛聽了臺灣兒童文學作家及閱讀推廣人林文寶老師的一個講座。正好他有提到這個問題。所以也把他的觀點分享給您參考。

阿寶老師講座中提到了安東尼·布朗的《我喜歡書》,不是英文版的,是臺灣版本的譯本。這本書正巧剛給孩子買了,所以也瞭解內容。阿寶老師講到了孩子的讀書,正好講到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書,用了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喜歡看怕怕的書。

說到怕怕的書,阿寶老師也說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去看。其實,這類書並沒有那麼不好,如果真的覺得孩子看這類書會有什麼不好,阿寶老師建議家長自己也去讀,然後給出一些反對孩子讀這類書的理由,如果不能說服孩子說服自己,那麼就大可不必阻止孩子看這類怕怕的壞壞的書。

在我個人看來,我覺得,孩子讀什麼書也許並沒有孩子愛讀什麼書重要。培養孩子閱讀,其實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愛上閱讀,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單純從有益無益來將書籍分類,似乎有些欠妥。當然並不是說孩子看書不受限制,家長幫助選擇還是有必要的。不過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結閤家長的閱歷,共同來決定。

如果強行阻止孩子不看哪些書,讓孩子因此而反感,反而會對孩子閱讀產生不好的影響。培養一個終身的閱讀者,父母更應該點燃孩子閱讀的火焰,助力燃燒。


我女兒在小學時特別喜歡看這兩本書,還看《淘氣包馬小跳》《父與子》。《查理九世》看的更是入迷,我最開始也不想讓她看,就覺得看這些書會打亂她的正常思路,甚至有些幼稚,可又無法阻止她。我也嘗試著給她選一些文學類以及作文類書籍,但她幾乎都是在應付我。

後來乾脆就不管了,隨她怎麼看吧!等上了初中後我發現,她的興趣改變了。她開始對一些雜誌感興趣,也慢慢的開始看一些文學類書籍如《城南舊事》《童年》等,當然也有些是老師強制佈置的閱讀。而那些漫畫書以及查理九世,她幾乎不看了。

沒有一本書是完全適合孩子的,只要他願意看就是最適合的。我們沒必要替他們去選擇,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閱讀的書籍也不相同。最重要的是先讓他們愛上閱讀,當他們擁有足夠多的知識後自然會追求更深層次的書籍!


在這裡說好的一般都是孩子,我作為一名初中生的家長想說幾句。我兒子小學時很愛看查理九世,我一直覺得要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就給他買了一套,之後還每出一本就買一本。孩子也很喜歡,看了很多遍。可後來我發現他看這套書看得膽子變小了,晚上都不敢上廁所了。原來這書裡面有一些嚇人的情節,但當時我也沒太在意,只是告訴孩子這書別總看了,也沒什麼營養,看一遍就得了別總看了。

後來孩子上了初中我才發現,小學時候看得那些毫無營養的書簡直是浪費時間啊!上了初中孩子如果閱讀量較大對初中語文、歷史等學科都是有很大幫助的。我一直以為我家孩子小學裡讀了很多書,閱讀量沒問題,可事實上小學裡讀的那些查理九世那類書或是淘氣包馬小跳、笑貓日記或是其他描寫童真童趣的書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對學習以及對世界和社會的感知幾乎沒什麼作用,還好孩子還看了其他一些名著,但這些有益閱讀量遠遠不夠啊!孩子做語文閱讀題裡面反應勞動人民的生活艱辛的文章,他完全不能理解,我看過文章感動得幾乎流淚,他卻說,媽媽,你讀懂了?我怎麼感受不到呢?我真是後悔啊!孩子上了初中課業負擔很重,根本沒時間閱讀,現在想引導孩子提高有益閱讀量都很難做到啊!

在這裡我想提醒各位家長一句,引導孩子閱讀應該多讀經典,多讀歷史故事,名人故事等等或經典的或真實的或貼近現實,貼近歷史的書,多讀弘揚真善美、或是反應現實社會的書,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樣才能豐富孩子的頭腦,成長為有思想、有素養的人。

第一次在頭條寫這麼多字,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多包涵。


我覺得看這類書並沒有什麼影響。我家孩子也喜歡漫畫書,但是他喜歡的是漫畫版本的《史記》《上下五千年》《福爾摩斯》。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擔心過,擔心看漫畫類的書籍,會影響孩子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但是後來我發現並不會。孩子的知識面一樣得到了拓寬,想像力也一定得到了拓展。《查理九世》很多孩子都喜歡看,孩子去看,也容易和其他孩子與共同話題。

首先你要想,看書比不看書好。如果你一味強制孩子不許看《阿衰》這類書籍,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乾脆什麼書都不看了。

其次,看文字多的書籍,尤其一些經典書籍的確對孩子的寫作水平等其他方面有幫助,但是也不能把此類書歸位沒有營養。作為家長還是要想辦法引導。我家孩子之前就喜歡看各種漫畫,對於文字類多的一點興趣都沒有。後來,我找一本小說,每天晚上臨睡前都給他講一章,到最關鍵的地方就停住第二天再講。連續幾天,他就等不及開始自己看了。慢慢地他會發現文字類書籍的有趣之處。現在兩種書籍混著看。

所以我認為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書,不要強制阻攔,要學會用適當的方式引導。


我喜歡看《阿衰》,初中時看了也不算多也不算少,大概有那麼十幾本吧。現在還保存在書櫃裏,阿衰的漫畫內容相對豐富多彩,幽默搞笑,這就是您孩子逛追不捨的原因。

對於您說的,確實如此,任何有趣的東西看多了都會上癮,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但是,不能任由其自由發展,父母應當適當合理的進行引導,慢慢的望好的方向去發展,比如培養閱讀能力啊這些都是很不錯。

切忌不能強行對孩子的這種愛好一刀兩斷,要慢慢來,一步一步來。否則對孩子對您都是兩敗俱傷,孩子不開心,不理解,您也很生氣,對誰都不好。


兒子今年八歲,也連續看了《查理九世》《阿衰》《植物大戰殭屍》這類型的書

剛開始我基本本著只要你看,什麼書都可以買來看一下,總有好處沒壞處吧!

大概是從二年級開始的購買的,我們中午不接回家,是託管的,高年級很多人都在看,他也借一些書回來看。寫作業也偷著看,中午睡覺也偷著看,我看他這麼喜歡,為了鼓勵和培養他看書的興趣,就買了回來看!

之後不久,我就發現兒子也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媽媽,人死後靈魂去哪了,」「媽媽我們身後都會跟著一個死神,你能看見嗎」「法老的身體為什麼會有詛咒」等等這些我自己都無法解釋的問題。

再後來,本來自己獨住在一個房間,晚上去廁所要喊大人陪著去!不要關門,脾氣變的也不好,想像的無邊無際!造句,作文,寫的也大多不著邊際!

我自己也拿書看了一下,書上有益的內容,這個年齡的孩子,還領悟不了,多的都是視覺的刺激,和一些言語的刺激!再有就是對故事的好奇心!有一個解密卡,才能看到謎底!孩子更多是被這些東西吸引!反而一些《笠翁對韻》,《草房子》之類的書看不下去了!而且對學習感覺用處不大!

裡面的一些詞語,比如惡魔,一些行為自己在身上做實驗,等等很容易誤導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誤導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性格上也會變得暴躁!

總之,我不贊成孩子們看這些!至少在中學之前,少去涉獵這類的書籍。還是去看一些積極向上的,有文學內涵的書籍!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這兩本書,我的孩子在小學時也讀過。那時候,孩子喜歡的不得了,把自己的零花錢都拿去買書了,另外還在學校借閱同學的書。一本小冊子在孩子們手中傳來傳去,最後書都卷角了,孩子依然愛不釋手。

在當時,我並沒有刻意限制孩子那些書能讀,那些不能讀。因為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就喜歡看個動畫片、讀個小人書,大人的讀物他也沒有興趣,更看不懂。

那時,我非常注重親子閱讀,為了培養他的閱讀興趣,盡量選擇孩子吸引孩子的書來讀。比如,三年級時,我和他一起讀《夏洛的網》,從一隻蜘蛛和一頭小豬開始,孩子特別喜歡,並因此愛上了蜘蛛。他覺得蜘蛛是有靈性的動物,在生活中看到蜘蛛他就會興奮的不得了,「夏洛,我看見夏洛了」。其實,那張網在客廳的角落裡,實在有些礙眼,真想用掃帚一把清掃出去,但是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我也只好「興奮」地府下身,和他一起看。

當然,「阿衰」不能和《夏洛的網》相提並論,畢竟一個是網路的小冊子,一個是名著。我想說的是,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應該注意培養閱讀的興趣,如果你強行要求孩子必須讀那本書,孩子沒有興趣,那也毫無意義,甚至還因此扼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只到養成習慣,那樣到了初中,你會發現,雖然孩子的「叛逆期」來了,但是他依然有自己喜歡的書,有自己喜歡的事,對孩子來說,這太重要了;相反,如果小時候沒有閱讀的習慣,到青春期你再想讓他養成愛閱讀的習慣,那真是難上加難。

個人體會,希望共勉。


兒童喜歡童趣的東西,我在那個年紀也很喜歡看《阿衰》,只是那時候沒有《查理九世》,但也看了《淘氣包馬小跳》和《冒險小虎隊》。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不止她自己,基本那個年齡段都會喜歡看這類書。

《十萬個為什麼》內容可能偏枯燥,可以引導性的讓孩子看,比如可以家長孩子一起看,或者說「你知道什麼什麼嗎」給孩子講一些知識,慢慢培養這方面的興趣,但不建議完全禁止孩子看《查理九世》之類的書,它們可以共同存在在孩子的書單裏。書看得多,心裡的世界也會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