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369——404),字敬道,一名靈寶,桓溫子。據載,桓溫的妻子月夜獨坐,看見流星墜入銅盆水中,如火珠而有光,乃以瓢接取吞之,遂有孕桓玄。生桓玄時,「有光照室,佔者奇之,取名靈寶」。據說保姆抱著桓玄去見桓溫,需兩人輪流抱他才堪其重量。桓玄長大後「風流疏朗,博綜藝術,善屬文」,恃才自傲,朝廷「疑而不用」。後來出補太守一職,發出「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的嘆息,鬱鬱不得志,於是辭官閑居。

隆安元年(397),南兗州刺史王恭遣使與荊州刺史殷仲堪謀討王國寶,桓玄欲藉機發展勢力,便力勸殷仲堪起兵。在朝執政的司馬道子被迫斬王國寶,於是王恭,殷仲堪罷兵。桓玄因此得官,督交,廣二州,桓玄受命而不行。

次年,王恭與庾楷再度舉兵,攻王國寶之弟江州刺史王愉。桓玄與殷仲堪,楊佺期皆起兵助王恭。楊佺期率舟師為前鋒,桓玄次之,殷仲堪繼後,順流東下。桓玄俘獲王愉,大破官軍,與楊佺期進逼京都。此時王恭部將劉牢之被司馬元顯收買,率兵倒戈,王恭被殺,桓玄等倉皇回軍。司馬道子以殷仲堪為廣州刺史,桓玄為江州刺史,楊佺期為雍州刺史,企圖利用桓,楊對付殷仲堪,結果三人皆不受命,反而共相盟約,以桓玄為盟主。司馬道子只得妥協,桓玄始得志。

桓玄把原屬楊佺期統領的四個郡劃為自己統轄。殷仲堪害怕桓玄勢力無法控制,與楊佺期結姻親以對抗桓玄。後來桓玄乘荊州大水,殷仲堪撫賑百姓,倉廩空竭之機,襲殺殷仲堪和楊佺期,平定荊雍,盡佔上游之地,都督荊,梁,江,寧,益,秦,雍,襄八州軍事,任江州,荊州刺史,以兄桓偉為雍州刺史,侄桓振為淮南太守,其餘腹心,皆得樹用。桓玄自謂有晉國三分之二,勢力日益膨脹,遂有代晉自立之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