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05W811班的董小寧。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三篇精讀課文《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對本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由於這裡的人們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護能力,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山村捲走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森林就是毀滅自己。本文以一把「斧頭」為線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小山村由「美麗」走向「毀滅」的過程,文字淺顯,卻寓意深刻,文章的時代感強,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這一單元的課文都圍繞著「保護環境」為主體,通過質樸、深蘊的語言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和保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願望。   本課教學需要兩課時,我所說的是第二課時,根據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結合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和本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在第一課時已經掌握了生字,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為後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段學生在閱讀時,要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重點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標、本單元訓練重點、課後思考題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   教學重點為:讀通、讀懂課文,明白小山村由「美麗」走向「毀滅」的原因。   教學難點為:體會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二、說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因此,在本課設計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帶講,讀思結合,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的表達能力,以求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教法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所以整堂課我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課件,圖文結合,創設情境,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麗和洪水肆虐沖走小山村的情景。   2、朗讀感悟法: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情景教學法: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課文內容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說學情、學法   三年級學生進入了心理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他們的求知慾更強了,思想更活躍了。教學要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的權利;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並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採取多讀多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五、說教學流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及學生的特點,我將從以下五個環節進行本課的教學。   第一個環節:以畫導入,激活情感。   上課伊始,我以多媒體呈現小山村的圖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回憶舊知。然後娓娓道來:「將學生帶到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山村,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同學們一定想到昨天我們讀過的一篇課文,從而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第二個環節:圖文結合,對比質疑。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讓學生感受到小山村「美」的氛圍,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這個小山村。接著出示文本,採取多種形式的讀,幫組學生加深理解和感悟,讓他們在畫面和朗讀感悟中感受到小山村的美麗。   人們對美的東西都有無限嚮往之情。在學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後,我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這麼美麗的小山村,想不想去看看?」   我想學生一定會說:「想去!」   然後我話鋒一轉:「可是沒有機會了,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已經消失了,被洪水沖走了。」同時讓學生觀看洪水肆虐沖走小山村的短片,從聲音、畫面方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並指導學生閱讀文本,為小山村的消失感到難過、惋惜。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我以教材為依據,但又不拘泥於教材,把課文重組,力求通過強烈的對比,給學生造成巨大的視覺衝擊,感受小山村由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學生帶來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把學生的求知慾迅速調動起來,使學生迫不急待的想尋求小山村變化的原因,將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本課的重點。]   第三個環節: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是他們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在教學中我將運用朗讀感悟法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首先,我拋出問題:如此美麗的小山村就這樣被無情的洪水沖走了,是什麼原因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然後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朗讀2至4自然段,勾畫出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和同桌交流這些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3、同桌討論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最後,根據學生彙報交流的情況,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學生讀這些句子: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倒,運下來。就這樣,山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抓住重點詞「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一年年」「一代代」等組織學生思考和感悟,理解到小山村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們亂砍濫伐造成的,再讓學生讀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讓讀成為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新課標所極力倡導的。   【設計理念:本環節我通過讓學生在讀中層層加深,層層提高,加深後再度,在體驗,在品味中體現人文性,讓學生站在「讀者」的地位上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文本的語言魅力。】   第四個環節:情感升華,明白道理。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在學生充分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後,我問學生:「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同時讓其明白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森林就是毀滅自己,並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們從小要樹立環保意識。   第五個環節:聯繫實際,拓展延伸。針對現在存在的一些砍伐樹木、破壞環境的社會現象;讓學生談談自己打算怎樣做,在倡導學生寫一條號召人們保護環境的廣告詞,培養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這樣的板書:                        美麗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 {亂砍濫伐                        消失   這一板書方式在於抓住小山村的變化,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種板書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點。   專家點評:   鍾濤老師的《一個小山村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滲透了新課程理念,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抓得准。   「讀」的訓練設計合理。課堂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師指導讀、教師比較讀、學生齊讀、男女生賽讀、自由讀等),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到小山村的美麗,激起學生喜歡環境優美的小山村,想去看看的慾望。朗讀的設計能使學生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懂得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保護環境十分重要。   課文的學習設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師適時引導,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談自己的體會,以突破課文的難點,值得提倡。   設計多媒體的使用恰如其分。學生直觀畫面感受到小山村的水清天藍,樹木蔥鬱,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也可目睹鬱鬱蔥蔥的樹木被砍伐,裸露的土地在不斷擴大,空中濃煙瀰漫,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山村捲走的慘境,以此觸動學生的心靈,學生會油然而生一種對人們錯誤行為的惋惜和譴責。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自然滲透著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體驗和感悟。   點評人:黃學蓉(科學城二小副校長)     

 [2010-11-30]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