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和發行情況考察

苗強(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出版發行研究》2012年第3期

摘要:近年大陸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可謂如火如荼,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相對而言,臺灣地區的漢語教材出版卻呈現疲軟乏力的狀況。本文通過實地考察和訪談的方式,力圖為讀者呈現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和發行的真實情況,以供對外漢語教師、對外漢語教材出版者和其他教育圖書出版者參考。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材 華語教材 教材出版 漢語國際推廣

  我們所說的「對外漢語教學」,在臺灣地區被稱為「華語文教學」:我們所說的「對外漢語教材」,在臺灣地區則被稱為「華語教材」。

  臺灣「華語文教學」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以高校和民間學術社團為主的零散發展時期(約1956-2002年),二是官方主導下的正規化發展時期(2003年至今)。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學起步較早,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如今,「漢語熱」席捲全球,祖國大陸的對外漢語教學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據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家漢辦)的統計資料,全國出版過和仍在出版對外漢語教材的出版社已經超過100家,每年僅從北京發往世界各地的漢語教材就達2500噸之多!

  雖然兩岸經常就漢語國際推廣進行交流,但是目前對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學和漢語教材出版情況的研究較少。

  2011年12月26—29日,筆者應臺灣「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之邀,赴臺參加「第十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期間對臺灣的漢語教材出版及發行情況進行了考察。

  一、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出版

  目前臺灣出版的漢語教材,以針對成人學習者的居多,面向兒童青少年學習者的較少。這一點與大陸區別較大。

  近十多年來,大陸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發展迅速,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以僑辦牽頭編寫的針對華裔青少年的漢語教材為主,其他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北語社)與菲律賓華教中心合作出版的《菲律賓華語課本》、《通用中文課本》,雖不隸屬於僑辦,但也是主要針對華裔、華僑子弟的教材:21世紀中期至今,以國家漢辦牽頭編寫的針對非華裔青少年漢語教材為主,如《漢語樂園》、《快樂漢語》、《跟我學漢語》。僅北語社一家,2005年至今,出版的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已經超過400個品種,從之前非常薄弱的產品線一躍而成為強勢產品線,為出版社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收益。除漢辦組織編寫的教材外,國際學校這一此前不為對外漢語教學界所關注的領域也浮出水面,成為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編寫的重要新生力量,由國際學校教師編寫的《快樂幼兒華語》、《易達漢語》、《嘻哈說唱學漢語》和《輕鬆學中文》系列,在兒童青少年對外漢語教材市場佔有重要市場份額;尤其是《輕鬆學中文》,已經成為美國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第一品牌,在香港地區和英國、荷蘭、義大利等國均樹立了良好口碑。此外,海外中文學校也編寫出了新一代本土化的華裔青少年漢語教材,如暢銷美國的《新意中文》。

  而對照臺灣地區漢語教材市場,只有正中書局出版的《嘻哈樂園》、《全新版華語》,以及遠東圖書公司出版的《遠東天天中文》和《遠東少年中文》等少數幾個品種,與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的歷史相比,產品線相對薄弱。

  臺灣地區的生活類等暢銷圖書給人的感覺都非常精緻,設計精美、印裝精細,但是漢語教材出於成本考慮,在版式設計、插圖質量等方面。都已經落後於大陸出版的《漢語樂園》、《輕鬆學中文》等少兒教材,插圖以簡單的電腦製作為主,缺少手繪或半手繪插圖細膩的層次和豐富的色彩,不夠生動精細。

  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年由於大陸經濟發展迅猛、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國家漢辦在全世界範圍強力推廣漢語,使得簡體字和普通話的影響力明顯上升,這也直接反映在臺灣地區出版的漢語教材上。如《遠東天天中文》同時出版了繁體字版和簡體字版,而正中書局的《嘻哈樂園》則出版了「正體字版」(即繁體字版,臺灣本地有時也將所使用的繁體字稱為「正體字」)和加註簡體字的版本為教師提供多元選擇;而其《全新版華語》的改版介紹則明確寫道: 「經典華語教材大變身!橫式排版,加註拼音與簡體字!」

  從中可以看出大陸漢語拼音和簡體字對臺灣地區漢語教學的影響,簡體字和漢語拼音在漢語教學中影響力的提升首先是在臺灣地區以外,如北美、東南亞等地區發生的,轉而影響到臺灣。

  追溯十年前,北語社與菲律賓華教中心聯合出版《菲律賓華語課本》時,東南亞的漢語教學還主要由臺灣地區的「華語文教學」所主導,繁體字還佔據著主要地位,北語社當時出版的《菲律賓華語課本》同時有繁字體版和簡體字版兩個版本。由於東南亞地區的消費水平較低,北語社出版此套教材時已經將定價壓得很低,而由於菲律賓比索貶值等原因。該套教材出版後7年多,北語禮在此項目上負債70餘萬元。此套教材的出版,在當時也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政府資助。但是從推廣大陸簡體字和普通話的角度、從國家戰略出發,北語社一直堅持在菲律賓及東南亞地區大力推廣這套教材。

  而今。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漢語學習者學習簡體字和普通話的比例劇增,佔據了主導地位。臺灣地區的漢語教材也放棄了對繁體字和注音符號的嚴格堅守。這一變化也體現了近年兩岸在文化交流方面越來越多的良性互動。

  總體而言,臺灣地區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出版已經明顯落後於大陸,而大陸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由於近年來作者羣體的變化,有更多海外作者和國際學校作者的加入,使得出版的教材兼具大陸教材的嚴謹和海外教材的活潑,越來越具有國際視野:而近年來大陸圖書裝幀設計水平也有了長足進步,其中的優秀設計越來越接近國際水平,在少兒漢語教材的設計上已明顯領先於港澳臺地區及國外。

  臺灣地區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近年發展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臺灣地域面積的侷限,在臺灣地區將漢語作為非母語學習的兒童青少年絕對數量較少。到臺灣地區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主要是非華裔。而且大多數為18歲以上的成人。而臺灣地區進行兒童青少年漢語教學的機構缺乏專業師資,常常會聘任一些具有華語背景的中小學教師,但是這些教師教學時不太能抓到第一語言、第二語言之間的規律,他們通常會使用臺灣地區的一些中小學課本。

  目前也有臺灣地區的漢語教學專家呼籲編寫兒童對外漢語教材,認為應該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但是需要兒童心理學以及華語文教學等專業背景,以及豐富的兒童漢語教學經驗,這樣的作者團隊在臺灣地區相對缺乏。

  而由於地域面積制約,臺灣地區以漢語作為外語來學習的兒童青少年絕對數量有限,這也限制了教材的發行量,由於賺不到什麼錢,出版商通常也不會出版。

  二、成人漢語教材出版

  目前臺灣地區出版較多的漢語教材主要是針對成人學習者的。

  出版成人漢語教材的出版社仍為上面提到的「正中書局」和「遠東圖書公司」。

  2011年12月26—29日,臺灣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一共邀請了三家漢語教材出版機構在「第十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上舉辦書展,大陸只邀請了北語社一家,臺灣地區本地出版機構則只有正中書局和遠東圖書公司兩家參展。由此也可見這兩家出版社在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材出版領域的地位,但是這兩家出版社與北語社的一個根本區別是:對外漢語教材出版都沒有成為這兩家出版社的主業,而只是它們的一個出版領域。臺灣地區還沒有一家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的專業出版社。

  臺灣地區使用較為普遍的兩套教材分別是正中書局出版的《實用視聽華語》和遠東圖書公司出版的《遠東生活華語》。此外,各華語教學機構的老師通常會使用一些自編教材,如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的教師編寫了大量的教材,但是隻是在內部使用;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除了一般語言課程,還會另開設語言選修課程與文化選修課程,供有興趣的學生選修。語言選修課程包括中國古典文學、歷史與哲學課程,文化選修課程包括廚藝、書法、國畫、功夫等中國文化課程,這些課程所使用的教材也通常是自編教材,涵蓋報紙、廣播與電視節目使用的中文語料。

  雖然相對於兒童青少年漢語教材而言,臺灣地區的成人漢語教材品種要豐富很多:如正中書局出版的《華語簡易通》、《迷你廣播劇》、《看報學中文》、《實用中文讀寫》;遠東圖書公司的《遠東商務漢語》、《商務中文開口說》、《旅遊中文開口說》、《哈拉中文》等,但是相對於大陸總量超過3000種、並且仍以每年出版數百種新書的速度迅速增長的對外漢語教材市場相比,臺灣地區的漢語教材數量還是明顯匱乏,品類相對單一。教師普遍反映,臺灣地區教材更新速度較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市場決定的。

  根據臺灣地區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的統計資料,2009學年度到臺灣地區各大學院校就讀的外國學生人數約計21,108人。而根據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的數據統計:2009年來華留學生總數為238184人(不含港澳臺地區),來自世界上190個國家和地區,在大陸的619所高等院校和其他機構中學習。

  這樣懸殊的人數對比,決定了教材的發行數量。由於來大陸學習漢語的留學生絕對人數較多,出版社如果出版一套質量較高、適用面較廣的漢語教材,可以通過營銷獲得相對理想的發行量,相應獲得利益回報。但在臺灣地區,因為地域面積等因素的制約,學習漢語的絕對人數還比較少,而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又日益呈現多元化,對教材的需求也呈現多元化,因而每種教材的發行量就受到限制,致使很多內部自編教材都未能公開出版發行。而且,從師資和編寫隊伍來說,大陸也佔有絕對優勢。

  在交談中,臺灣地區老師表示,除《遠東生活華語》與《實用視聽華語》外,針對外國漢語學習者編寫的專業漢語教材,如經貿、社會、歷史、文化、書法等領域的漢語教材缺乏。尤其是商務漢語教材,臺灣地區很早曾經出過兩種教材,目前可用的教材還是比較少,而商務漢語的教學需求現在增長很明顯,有的老師專門到大陸去買相關的教材。

  實際上,除了商務漢語教材,其他一些大陸和香港地區出版的漢語教材在臺灣地區也已經被廣泛參考和使用,但是多數老師表示,一般都不會原樣使用,只是揀選一些可以用的篇章,因為地域環境和語言、辭彙都有差異。

  很多臺灣地區漢語教師都知道大陸近年對外漢語教學和教材方面的蓬勃發展,也都希望臺灣管理部門能夠更加重視並大力支持漢語教學,加大財力投入。

  漢語教材的編寫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需要專業的作者、專業的編輯和專業的出版發行人員。近年在大陸,由於國家漢辦等機構投入專門經費資助教材開發,北語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華語教學出版社等出版社的強力跟進,加之旺盛的市場需求,大陸湧現了像《漢語樂園》、《發展漢語》、《成功之路》等一批品牌教材,曾經一度出現對外漢語教師「全民」編寫和出版教材的「過盛」現象,而在臺灣地區,很多從事對外漢語教育研究和教學的教師任務繁重,對於教材編寫有心無力,這就無法保證教材的多樣化和與時俱進。如何加大資金支持,形成合力,是臺灣地區教材編寫方面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針對以上對外漢語教材編寫和出版方面的瓶頸,一些臺灣地區漢語教師提出,進一步加強兩岸對外漢語教學的交流與合作,由兩岸漢語教師共同組建編寫隊伍,充分發揮各自的經驗和優勢,打造高質量的精品教材。目前繁簡體字已經不再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屏障,並日益融合,但是辭彙差異和語言表達方面的差異還廣泛存在於語言教學中,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由於漢語教學事業的蓬勃發展,近年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地區,培養漢語教師的對外漢語教育專業也發展迅速。針對對外漢語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漢語教師培訓用書的出版,臺灣地區則更落後於大陸。

  近年,只有「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董鵬程先生策劃、「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柯華葳教授主編的「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是第一套臺灣地區華語文學者專家策劃編寫的華語文教師的指導用書,該套叢書全套共21冊,由正中書局出版。

  針對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訪談表明:在臺灣地區,幾乎全部這一專業的學生都要研讀大陸出版的相關教材、參考書。如北京語言大學劉珣教授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成為臺灣地區相關專業學生的必讀教材。而這類圖書的購買,在臺灣地區已經非常方便。臺灣地區這類教材、參考書出版方面的匱乏,主要也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羣體較狹,很多知名教授或者承擔管理工作,或者有比較繁重的教學任務,因而無暇著述,二是因為這類圖書的受眾面相對較窄,出版商認為無利可圖,因而不願投入編輯力量。

  三、漢語教材發行

  從以上考察可知,臺灣地區漢語教學主要使用本土出版的教材,但也會普遍參考大陸出版的教材:而大陸出版的針對對外漢語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更成為臺灣地區這一專業學生的必讀書。

  根據這一特點,我們也考察了臺灣地區漢語教材的發行情況。由於臺灣地區出版的漢語教材數量有限,因而其發行也是通過專業門店和網路在線的方式,在「誠品書店」這種大型連鎖書店中則難覓蹤影。

  在臺北,本土漢語教材品類比較全、最為知名的書店是位於臺灣師範大學附近的「師大書苑」,它由私人開設,已成為臺灣地區教育圖書專賣店,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臺灣地區本土漢語教材在這裡都可以買到。除了門市店面外,也開設有專門網站。此外,正中書局和遠東圖書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網站,可以在線購買。

  而由於大陸漢語教材和教師培訓用書在臺灣地區被普遍使用,在臺灣地區也形成了大陸漢語教材和教師培訓用書的發行渠道,主要有位於臺灣大學附近的「問津堂」書店以及「萬卷樓」書店。

  「問津堂」書店是一家規模較大的專營大陸圖書的書店,書店開闢對外漢語教材專區,大陸的主要漢語教材在這裡都能找到,品種相當豐富。有些品種還陳列在重點推薦區域,如外國人學漢語工具書《1700對近義詞語用法對比》。該書店的老闆在北京開設了圖書商貿公司,負責在大陸選購各家出版社的圖書,並發往臺灣。

  「萬卷樓」也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主營大陸圖書的書店,在北京有專門的貿易公司為其供書。「萬卷樓」主要向臺灣地區的圖書館供書,因為門店面積很小,為節省空間圖書都豎立在書架上。「萬卷樓」的對外漢語圖書主要以教師培訓用書為主,漢語教材品種較少。「萬卷樓」也實現了在線購買。

  大陸漢語教材在臺灣地區的定價一般是按照人民幣定價的4~5倍折成新臺幣,按照目前人民幣與新臺幣的匯率,定價並不算高,有時還會有優惠。

  總體而言,臺灣地區漢語教材的編寫和出版更新速度較慢,比較普及的教材只有《遠東生活華語》與《實用視聽華語》,目前臺灣也在爭論是否應該建立統一的領導組織或機構,整合和出版更多漢語教學資源,同時加大主管部門對漢語教學的支持,但是由於漢語學習者和漢語教師絕對數量的限制,筆者認為短期內難以有明顯突破。由於發展規模的限制,目前臺灣地區漢語教材的發行主要通過幾家名氣較大的專業書店以及網路書店,這一發行方式也將持續較長時間。

  隨著兩岸民間文化交流近年日趨活躍與務實,臺灣地區的部分作者也開始尋求在大陸出版漢語教材和讀物,如臺灣著名對外漢語教育專家鄧守信先生,曾任美國麻州大學亞洲語文學系教授及系主任、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務,他早在1996年就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漢英漢語常用近義詞用法詞典》,201O年又出版了《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簡體字版)》;此外,臺北中華語文研習所還與北京語言大學共同編寫了《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相信隨著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進一步擴大,會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地區對外漢語教師將目光投向大陸廣闊的市場,尋求在大陸出版對外漢語教材和相關讀物。

  

參考文獻

  [1] 張莉萍.臺灣「華語文教學」述略.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J],2010(2).

  [2]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2009年來華留學生簡明統計[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

更多 0

本文固定鏈接: http://tcsol.1kapp.com/?p=2334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