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的皇帝叫沙皇,比其他國家的皇帝多了一個“沙”字。那麼,俄羅斯帝國皇帝爲啥叫沙皇?原來,他們有羅馬帝國皇族的血脈,這麼叫是爲了紀念一個人!

伊凡三世

俄羅斯的歷史要比中國短的很,直至862年,今日俄羅斯區域纔有了國家,也就是留裏克王朝。此後,又有了基輔羅斯,後來分裂成爲若干個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鐵騎佔領了今日俄羅斯大部分區域,建立了金帳汗國。

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的統治很特別,給各個公國很大的自主權,不過要任命公國的大公、收取賦稅負。爲了便於統治,金帳汗國讓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負責收稅,之後再交給金帳汗國。在收費的過程中,莫斯科公國逐步強大起來,吞併了附近的小部落。隨着金帳汗國內部矛盾的增大,莫斯科公國乾脆不交稅了。這下子,金帳汗國不幹了,出兵徵討莫斯科公國。然而,這場戰役失敗了,公元1502年,莫斯科公國滅掉了金帳汗國。

滅掉金帳汗國後,東歐的世界就開始重新洗牌。憑着前期的積累,莫斯科公國逐步統一了雅羅斯拉夫爾、諾夫哥羅德、彼爾姆、特維爾這幾個俄羅斯公國。

爲了獲得道義上的支持,莫斯科公國伊凡三世做了一件特別牛的事情,娶了羅馬帝國末代公主!

東西羅馬

羅馬帝國的影響太大了,特別是在偏遠的俄羅斯地區, 認爲俄羅斯大公們是羅馬皇帝的大臣。伊凡三世很清楚羅馬帝國皇帝在俄羅斯人們心中的重要性,於是娶了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此前,羅馬帝國剛剛發生了鉅變。

羅馬帝國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非常有意思,在公元395年1月17日, 將帝國東西部分與兩個兒子繼承,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滅亡。東羅馬帝國因爲帝都在拜占庭,所以後人將東羅馬帝國成爲拜占庭王朝。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攻入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伊凡三世娶了羅馬帝國末代公主後,認爲自己是羅馬帝國直系親屬,後世的血液中也有羅馬帝國皇族的血脈。所以,莫斯科公國便以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至今還有人將俄羅斯帝國稱爲第三羅馬帝國。

娶了羅馬帝國末代公主,伊凡三世開始繼承羅馬的一些規章制度,規定了拜占庭的雙頭鷹國徽爲俄羅斯國徽,並且將其圖案刻在了俄國國璽上。 此後,莫斯科公國開始了大範圍的吞併。

到了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的時候,地盤越來越大,乾脆就不叫公國了,改爲俄羅斯帝國。那麼,皇帝叫啥呢?

凱撒

羅馬帝國對凱撒是非常尊崇的。

凱撒是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正是在凱撒的肩膀上,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併成爲第一位帝國皇帝。爲了紀念凱撒的豐功偉績,皇帝名字中就要有凱撒的字樣。所以,沙皇中的“沙”字來自拉丁語中凱撒(Caesar)的轉譯。中文譯爲“沙皇”,是將царь的音譯“沙”與代表地位的“皇”字連寫而來。所以,沙皇,也就是大皇帝的意思。

沙皇着名字,並不是俄羅斯的首創,很多認爲是羅馬帝國後裔的國家,都這麼叫過。但是,真正把沙皇這個字叫響的,還真就是俄羅斯帝國。

就這樣,伊凡四世打破了對沙皇的一切權力限制,領主政體改爲了沙皇專制政體,成了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參考資料:《沙皇》、《歐洲通史》】 (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