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來回答。

本次問題是詢問明治天皇在倒幕運動後如何削藩的問題。日本分封各地大名如各小諸侯國,倒幕運動只是把德川這個分封頭子打敗了,那些小大名仍然遍佈日本,明治天皇強推縣郡制,加強中央集權,那些封建領主難道乖乖交權?如果各大名不乖乖交權,那麼日本明治天皇是如何削藩呢?這個問題要談清楚只有橋本來回答。

在「倒幕」成功以後,明治政府面對的問題是,明治政府仰仗倒幕的主力就是西南諸蕃的諸侯軍隊,也就是一方封建力量打敗另一方封建力量,只不過領導人更換了。基於這個狀況,明治政府決定在軍隊上進行改革,要用新的兵制來面對複雜的局面。第一步是任命大村益次郎作為兵部大輔來全面指定兵制改革。大村進行了以下的改革:設立鎮臺兵,以及兵學寮,為將來以天皇名義徵兵,以及建造新武器,與培養士官打下基礎。所以大村打下的兵制基礎也是為明治微新的削藩創造條件。

大村的對武士的激進態度,使得他在明治3年就遭到暗殺。兵制改革也是停頓下來。繼承大村的是從歐洲學習回到日本的「皇軍之父」的山縣有朋。他被任命為兵部大輔,首先就是著手建立天皇的親衛軍(之後的近衛軍),他與政府內的重臣商量,與當時掌握重兵的西鄉隆盛談判,給西鄉權利,最終說服西鄉等交出藩屬部隊,建立了天皇直屬的親衛軍。這就是日本近代第一支直屬天皇的精兵。這也為天皇之後的削藩提供了武力基礎。不久政府就發布了廢藩置縣的命令,徹底廢除了武士階層在國家中的地位。而天皇的軍隊不再使用各藩武士,而是直接從國民中徵召。各藩沒有了自己的武裝,又失去經濟來源,這樣不得不把自己藩地的權利上交明治政府。

當然武士的對於這樣措施有過激烈的抵抗,在美國電影《最後的武士》中已經描述過這段歷史。最後連明治軍隊的元帥,維新功臣的西鄉隆盛也被捲入武士的反抗中,更是被自己親手創立的鎮臺軍給打敗。現代化的軍制幫助天皇收歸諸侯的權利,統一了日本,纔有了集中力量發展日本,更是向外發展的力量。所以軍隊的改革,是一切改革的基礎。


嘉永五年(1852年)11月3日,明治天皇出生,是孝明天皇的第二位皇子。母親是英照皇太后。真正的生母是權大納言(中山慶子)。萬延元年(1860年)被定為儲君,並賜名睦仁。

按照日本歷代天皇均有較深文化素養的傳統,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精通漢文、日文等儒學經典。但自嘉永七年(1854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強迫日本與其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叩開了日本的大門以後,在民族危機一天天緊迫的情況下,日本不少有識之士也"獲得了西方科學和思想的相當知識","習知海內外的發展大勢",思想解放比較早。所以處於正在成長時期的睦仁雖身居宮廷,也會不自覺地受到時代思想潮流的衝擊和不同程度西方文明的薰陶,而具有改革社會的遠大的政治抱負 。

慶應三年(1867年),在倒幕運期間孝明天皇突然死去,睦仁十六歲繼承皇位。慶應三年(1867年)1月9日(2月13日),睦仁舉行踐祚典禮。在尊王攘夷派的鼓舞之下,同年12月9日實行"王政復古"。

睦仁繼位之初,正是德川幕府封建統治搖搖欲墜之時。由於德川幕府對西方列強的入侵束手無策,所以從19世紀50年代在日本列島上勃然興起的"尊王攘夷"運動已逐漸發展為"尊王倒幕"運動。

參加"尊王倒幕"運動的主要是長州、薩摩等西南四強藩內主張改革的資產階級下級武士們,以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等為代表。他們大都出身於封建統治階級的中下層,對社會的現狀有著強烈的不滿和深切的憂慮,企圖在社會的自身變革中尋找出路,這就使他們迫切要求推翻德川幕府統治,改革日本現狀。早在50、60年代就參與了各藩的藩政改革,而且比較牢固地掌握了藩內實權。他們為了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勢力,就把自12世紀以後大權旁落,受盡德川幕府排擠和冷遇,同德川幕府對立甚深的天皇擡出來作為自己的靠山。經過資產階級下級武士的周密籌劃於1867年9、10月(陰曆),召開了以薩摩、長州兩大強藩改革派武士為主的祕密會議,制定了以武力推翻德川幕府的行動計劃,並通過"朝廷"內線爭取睦仁天皇的支持。睦仁天皇很快就祕密下達了批准他們徵討幕府的手令。在倒幕運動迫在眉睫的情況下,為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幕府將軍德川慶喜搶先於10月14日向睦仁天皇提出一份"奉還大政"的報告,表示要辭去"徵夷大將軍"的職位。

慶應四年(1868年)1月,倒幕派發動政變,迫使幕府將軍德川慶喜把政權交給天皇睦仁。3月發布《五條誓約》,接著倒幕軍在京都附近打敗幕府軍[8] ,不久又進佔江戶。7月,睦仁將江戶改名為東京。8月27日舉行即位典禮,9月8日改年號為明治(年號取自《周易》,聖人南面聽天下,嚮明而治 )。10月,明治天皇抵達東京執政。12月,返回京都,與一條美子(昭憲皇太后)舉行大婚之禮。

明治登基時只有15歲,當大政奉還傳給長州和薩摩藩的倒幕密詔都沒有天皇的印章。是巖倉具視、三條實美這些公卿貴族假借天皇的名義造反。後來,明治是在西鄉隆盛、木戶孝允、伊藤博文這些維新志士和日後的名臣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這種培養塑造了明治天皇"威嚴、慈愛、剛毅的優秀的男子漢氣質"。明治天皇雖不過問具體政務,但其進取開化的個人形象和道德模範作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明治時期的時代精神。

為了將明治天皇培養成為一位出色的君主。西鄉隆盛在宮中進行了種種嘗試:首先,原先在宮中掌握大權的女官及貴族公卿們遭到排斥,眾多武士被徵調到天皇左右,他們都是活躍於幕府末期至戊辰戰爭時期的剛直武士, 這不僅對明治天皇的生活,對其性格的養成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一時期,為天皇講解學問的侍講也作了調換。元田永孚成為侍講,為明治天皇講解儒學,得到了天皇的極大信賴。明治四年(1871年),成立了御親兵。翌年改稱為近衛兵,西鄉隆盛親任近衛都督,時常陪伴天皇觀看演習,他還隨天皇進行了西國巡幸。明治五年(1872年),與天皇共度了相當長的時間。西鄉隆盛認為,無論他人如何,自己不應"俯仰有愧於天地"。而且作為武士必須為他人著想。在與西鄉隆盛接觸期間,西鄉所推崇的這種"敬天愛人"的個人精神深深感染了明治天皇。正是由於這種對日本精神的"覺醒",明治天皇開始憂慮此前矯枉過正的西化傾向,意識到尊崇日本傳統根性的重要性。可以說,這些變化正是在西鄉的影響下產生的。

日本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統治之後,各地藩國依然存在,並且擁有很大勢力,威脅著中央集權,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為鞏固中央集權,明治政府開始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以鞏固天皇為首的新政權,其中就包括政治上的"廢藩置縣"。

明治2年6月17日(1869年7月25日),日本政府曾通過版籍奉還、改革藩制。"版"指土地,"籍"指戶籍(人口),版籍奉還就是要諸侯向政府交出對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領主所有權,促使藩體制解體。

為消除封建根基,明治新政府繼續改革行政結構,廢除藩,設置縣。版籍雖然歸還了,但藩主仍是藩的行政官,而且藩主仍舊控制著徵稅和軍令的權利。這離中央集權的國家尚有很遠的距離。

1871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在薩、長、土三藩合作下,調集一萬兵力於東京,並由西鄉隆盛、木戶孝允、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等掌握政府中樞,而後召集在京的各藩知事,命令廢藩。由此,府藩縣三治制廢除,成立東京、大阪、京都三府和三百零二縣。原為舊藩主的知藩事,其家祿和華族身份得到保證,本人移居東京。各藩的年貢移交政府,債務也由政府承擔。中央任命府知事掌管東京、大阪、京都三府,縣令治理各縣,以代替知藩事,使權力集中於中央。

同年11月,實行所謂改置府縣,對府縣進行統一、廢除、合計共設三府七十二縣。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

巖倉使節團的副使伊藤博文訪美時,曾在舊金山發表演說,他一邊想著奉還版籍和廢藩置縣,一邊洋洋得意地說:"歐洲廢除封建制度需要進行長時期的戰爭,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彈未發就廢除了封建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雖廢掉各個藩盟,但長州藩 薩摩藩 肥前藩 土佐藩,這四大藩幫的藩主,依舊有著極高的政治話語權,甚至於裕仁時期,長州藩在當時的日本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廢藩置縣一方面有利於明治政府各項措施順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總的來說,廢藩置縣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廢藩置縣"的措施,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為 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

此外,日本明治維新還實行了"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的政策。真正使日本由一個封建落後國家逐漸變成一個封建色彩濃厚的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


明治維新最主要的舉措就是強化中央集權,實現「權力歸一」。因此,「削藩」勢在必然。

日本江戶時代的體制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中央政權是「至尊的天皇」和「至強的將軍」並存;二是中央和地方是「幕府」和276個藩「藩」並存。因此,江戶時代的政治體制被稱為「幕藩體制」,儘管「幕藩體制」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古島敏雄在1953年提出的。「藩」這一概念也是在江戶時代中期由一些儒學家最先使用。但是,「藩」在明治維新後壽終正寢。

公元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睦仁頒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宣佈接受德川慶喜「大政奉還」、辭去將軍職位的請求,掀開了明治維新第一頁。《王政復古大號令》頒布的當天,維新派首領在宮中舉行了「小御所會議」,維新三傑之一的大久保利通認為,德川慶喜須「辭官納地」(辭去官職和交出土地),如果不從,則「免官削地」, 「將其罪責昭示天下」。根據小御所會議決定,朝廷方面同德川慶喜就「辭官納地」進行了交涉,但幕府方面在一些藩的支持下沒有妥協。

面對幕府勢力捲土重來的危險,以巖倉具視、大久保利通為首的討幕派開始組織反擊。1868年1月31日,朝廷發出討伐德川慶喜的命令,並於2月3日下令剝奪德川慶喜的官職。2月9日,由西鄉隆盛擔任實際指揮的東徵軍以薩摩、長州等藩的藩兵為主力,從京都出發。3月12至13日,東徵軍諸路接近江戶,決定3月15日發起總攻。幕府主戰派要求決一死戰,但幕府重臣勝海舟看到了民心的向背,與薩長軍統帥西鄉隆盛談判成功,勸說德川慶喜投降。4月21日朝廷軍隊和平接收江戶,實現「無血開城」,軟禁了德川慶喜。1869年5月,戰爭以德川幕府及其殘餘勢力的失敗、討伐軍的勝利而告終。因這場戰爭發生於1868年即戊辰年,史稱「戊辰戰爭」。

1868年4月6日,睦仁天皇在紫宸殿率公卿諸侯,以向神明宣誓的形式頒布了新政府施政綱領「五條御誓文」,正式開始「明治維新」。

作為強化中央集權的重要舉措,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等倒幕派領袖在維新中推行了兩大改革舉措:版籍奉還和廢藩置縣。,首先,以各藩主「原領地皆朝敵(幕府)所授,並無天子之印璽」為理由,命令藩主歸還領地,任命他們為「知藩事」。之後,頒布《廢藩置縣詔書》,將全國重新劃分為3府72縣,府縣知事由中央重新任命,使他們成為地方政府首領而非一方諸侯,從而削弱了封建割據勢力,完成了中央集權的任務。

圖:1868年1月3日睦仁天皇頒布《王政復古大號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