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祝文

郭氏三個主要宗源的梳理探究及其稱謂的概括

——夏郭·周虢·歸郭——

郭氏源流可謂源頭清,主流明,即「祖源為黃帝苗裔,主流為周室宗支」。但是,不少人提到郭氏宗源,常以始自周朝的西、東、南、北、小「五虢」統而論之,以致有人以為,天下郭氏皆出自「五虢」。其實,周時「五虢」只是郭氏宗源中源出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或可稱之為「周虢」的周室姬姓宗支,而在「周虢」之前,郭氏宗源尚有出自夏朝,或可稱之為「夏郭」的「古郭國」宗支。除「周虢」、「夏郭」之外,郭氏還另有一個因住所之故化歸為郭,或由少數民族及漢族他姓化歸為郭的,或可稱之為「歸郭」的第三個重要宗源。

一、關於郭氏「五虢」宗源及其「周虢」之稱

周武王滅商後,為鞏固「宗君合一,家國同構」的分封制統治,周王朝將王室子弟及后妃姜氏族人等異姓貴族分封為大小諸侯,先後建置七十一國。分封之初,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作為武王叔父的近宗身份及「王室卿士」的重臣地位,分別被封為屏藩國都鎬京的「西虢」國公和護衛陪都洛邑的「東虢」國公。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時,已延續二百七十餘年的西周王朝衰微畢現,一直擔當「輔弼天子,監護諸侯,捍禦戎狄」重任的西、東二虢,也隨之頹勢難挽。其時,西虢隨周平王東遷至靠近洛邑的虞國與鄭國之間,即今濱臨黃河的河南陝縣地區及山西平陸一帶。史稱陝縣之虢為「南虢」,平陸之虢為「北虢」。西虢原處地今寶雞「虢鎮」所在,則被稱「小虢」。按照「胙土命氏」的古制,因虢仲、虢叔二位虢公被賜「食采於虢」,故其封地西虢、東虢,及其所衍南虢、北虢、小虢等「五虢」之民,遂以命土之稱而為「虢氏」。

但是,到東周時的春秋之期,自周初受封立國,且一直擔當匡扶周王朝重任的西虢、東虢及其後衍的小虢、北虢、南虢,在傳承延續三百八十餘年後,竟相繼亡國。期間,周平王東遷四年後的公元前767年,地在今河南滎陽一帶、都於「制邑」、時已立國二百七十餘年的東虢,首先被鄭國吞併;八十年後的公元前687年,西虢東遷後留居今寶雞一帶的小虢繼被秦國所滅;又過三十年後的公元前658年,晉國「假道於虞」,先滅北虢,三年後,將南虢也滅。至此,「五虢」無一倖存,全部退出了歷史舞台。

東虢及西虢所衍小虢、北虢、南虢亡國之期,其民被迫集體遷徙或分散逃流各地過程中,為免害避難,大多改「虢」為「郭」,這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因古時「虢」、「郭」音同字通,看似「虢」「郭」二字不同,其實姓氏脈傳未變,宗族承繼依然,更何況同為黃帝苗裔,夏、商時已有以「郭」為姓氏者。所以《路史·國名記·戍卷》等史料方有「西虢.....南虢......小虢,亦俱曰郭」的記載。應該說,這是郭氏發展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以虢改郭的最客觀、最直接歷史成因。除了這一原因外,諸虢遺民改「虢」為「郭」,還與諸虢亡國後其民逃出城邑,有的移居城外之地有關。《史記·晉世家》、《春秋左傳》等記載:南虢被晉亡後,南虢君主虢公丑攜國人逃往京師洛邑,依傍其城「負郭而居,以虢易郭。」古時將外城或近城之地稱之為「郭」,所以移居洛邑城外的這部分虢國遺民為免迫害和歧視,便順勢而為,借居地之稱亦改「虢」而「郭」。這些事例說明,以虢易郭,對於當時的諸虢亡國之民而言,既有匿虢避害之因,又有虢郭相易卻非改姓易氏之故,所以,諸虢雖然亡國之時不同,遺民逃亡之地不同,但卻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諸虢皆郭」的趨勢和結果。

西周之期的西虢、東虢及東周春秋時的南虢、北虢、小虢,自來被稱「五虢」,若以郭氏宗源論,將含義不甚分明的「五虢」之稱,明確劃代和統稱為「周虢」,則不存疑義,且其指稱和屬性更為明了。

由上可知,周時五虢,即周虢不止是郭氏宗源之一,而且是郭氏最主要的宗源,這是因為:

第一,源出周王室姬姓宗支,封侯建國,地位顯赫,國雖不存,宗承未斷,郭繼虢宗,譜顯脈清。

第二,周虢及其子民,雖國亡君廢,由貴而卑,民徙邊遠,卻促使郭氏困境求生,不甘卑微,以致自漢而唐,勛臣列侯迭出,更有林宗振漢、子儀鳴唐等冠世英豪,周虢後人自此宗盛族旺,播遷日廣,裔眾倍增。

第三,「周虢」以秦、晉、豫為根基之地,不斷繁衍流播各地:

東虢被鄭吞併後,其民留居河南中部者,與後來南虢被滅後逃往洛陽一帶之眾匯聚,尤因籍為陽曲的東漢大司農郭全之孫郭鎮後裔遷穎川且後裔中出了唐宰相郭待舉等名人後,更是發展形成了郡中望族「穎川郭氏」;東虢其民且有遠遷晉之雁門關者,「崞山郭氏」即為其衍。

小虢被秦亡後,其民遷徙甘肅、青海、寧夏一帶,到漢魏時發展成為顯赫的「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到明成祖時,又因了太原郭氏中居於交城的「北街郭氏」遷來,「西平郭氏」更是族旺名顯。

北虢、南虢相繼被晉滅後,身處今山西晉南平陸、夏縣一帶的北虢之民及地處河南陝縣卻被晉國虜遷的部分南虢之民,大多流居于山西晉南地區,也有相當一部分被遷太原附近的陽曲、汾陽、介休等地。《太平寰宇記》載汾州府(轄今山西汾陽市等地)之「虞、虢二城,相傳晉滅虞、虢,遷其人於此,築城以居之。」至今虞城、大虢城、小虢城等居地名稱,仍保留在汾陽及相鄰市縣。此外,再加上東虢亡後遷往山西北部之眾,就此,山西從南到北,諸虢匯聚,郭氏遍居,逐步形成了人多族盛的「太原郭氏」和「河東郭氏」。尤其是被稱「表望太原,建社陽曲」的太原郭氏,更是在郭氏發展史上發揮了無可替代的承前啟後和幅射各地的關鍵作用。太原郭氏不止衍生出了陝西境內的「馮翊郭氏」、「華陰郭氏」及山東境內的「昌樂(館陶)郭氏」,且河南「穎川郭氏」及青海西寧地區「西平郭氏」中,亦有太原郭氏的成份。而且,漢唐時以「林宗振漢」、「子儀鳴唐」為代表的一批祖籍為太原的郭氏賢傑家族的強盛和仕途的通達,更是前所未有地推動了太原郭氏和河東郭氏向全國各地的播遷。當今海內外郭氏家譜中,註明出自河東郭氏屬地山西洪洞者以及太原郭氏及其衍生的馮翊、華陰、昌樂、穎川郭氏的,可謂數不勝數,比比皆是。

綜上可見,以周室姬姓「五虢」所衍的,以太原郭氏及河東、馮翊、華陰、穎川、昌樂、西平、敦煌等郭氏郡望為主體的「周虢」,被稱郭氏最主要的宗源,是名實相副的。

二、關於郭氏「古郭國」宗源及其「夏郭」之稱

除了周虢外,夏禹時的古郭國亦為郭氏宗源之一,對於此說,先要從黃帝最小兒子的名字及其封地與「古虢國」及「古郭國」的關係說起。

黃帝幼子之名,《路史·後記》中記為禺陽、禺號,而在禺號之下又注為虞郭;《大荒東經》中則將黃帝幼子之名直接記為禺虢。這表明:禺陽、禺號、虞郭、禺虢皆為黃帝幼子之名。因古時「虢」、「郭」二字相通,黃帝幼子名字中的虢、郭二字可視為同音一名。可見,黃帝幼子虢、郭之名,與夏禹時的「古虢國」、「古郭國」之國名及郭氏的姓氏有著直接的關聯。

黃帝幼子封地,據《路史·後記》載:「禺陽受封於任,為任姓。」任國的地理位置雖說法存異,但依據禺陽子孫分封之地基本皆在河北、山東地區的史實及相關史料來看,禺陽所封任國的地理方位,大致在今河北任丘與山東濟寧一帶。任國的這個地理方位,與古「虢國」及古「郭國」的地理位置具有重合情況或從屬關係。

「虢國」一名及其地理方位,始見於《路史·國名記》,該書附引《左傳》昭公七年傳注云:「虢,燕地,與齊境」。可見,虢國的地理方位不僅與黃帝幼子封地任國的地理方位大致相合,且與黃帝幼子「禺虢」、「虞郭」名中的「虢、郭」二字相合。史料記載,黃帝幼子後人分封之地不僅多在河北、山東地區,且「以國命氏」的子孫中既有任、昌、章、謝、舒等姓氏,且有以禺陽、禺號、禺虢名中的「禺」字為姓氏者。這些現象和事實表明,黃帝幼子以己「禺虢」、「虞郭」之名,而將封地「任國」另稱為「虢國」,也是合乎規制,順理成章的。

「郭國」一名,初見於唐代顏師古訓釋《急就篇》中的一則附註,其注云:「齊地有郭氏之虛(墟),蓋古國,齊滅之,後亦為郭氏。」此即古「郭國」之來由。根據古郭國位於「齊地」的地理方位來分析,從「郭國」之名與黃帝幼子「禺虢」、「虞郭」之名的密切關聯來推論,古郭國與黃帝幼子及其封地任國間亦有著顯而易見的傳承和從屬關係,二者間這種關係的認定,一如古虢國與黃帝幼子及其封地任國間關係的認定,可謂異曲同工之理。

但是,要進一步認定古郭國為郭氏的重要宗源,這還要從史料記載中的郭氏第一人「郭哀」說起。

郭哀,夏朝人。《路史.國名記.己卷.夏世侯伯》載:「郭哀,夏侯御。博之聊城有郭水出東南郭。」作於漢代的《括地圖》亦載:「夏禹御郭哀」。夏侯、夏禹皆指夏朝時的禹王。東晉葛洪著《抱朴子》云:「禹乘二龍(古時馬八尺以上稱龍),郭支為御。」這幾例文獻記載表明:

夏朝人郭哀是禹王的御馬官,其官爵為可封地百里的「侯」,或可封地七十里的「伯」(將郭哀籠統稱為「侯伯」是不確切的);

郭哀封地在博之聊城,且其封地代表性地物名稱為「郭水」及「東南郭」;

郭支當為郭哀後人,基於夏時官職世襲之制,郭支得以繼郭哀為禹王御馬官。

這些史料還闡釋了這樣一些內涵:

一是郭哀其姓及其分封的國名,與其封地代表性地物名稱「東南郭」及「郭水」有著必須要強調的關聯,也就是說郭哀與古郭國有著必然的不可分割的關聯。

二是郭哀封地「博之聊城」的地理位置,與「齊地有郭氏之墟,蓋古國,齊滅之,後亦為郭氏」的古郭國地理方位基本相合,而且郭哀其姓與古郭國之民「亦為郭氏」的事實表明,郭哀及其所封之古郭國之民是為郭氏先人。

三是古郭國或是黃帝幼子禺虢(虞郭)的初封之地,或是其後裔「以國命氏」的分封之國。從郭哀其姓、其分封之地與黃帝幼子之名「禺虢」、「虞郭」及其封地「任國(虢國)」顯而易見的傳承關係來看,封於齊地古郭國的郭哀,明顯為黃帝幼子禺虢(虞郭)後裔,這與郭氏為「黃帝苗裔」之說相吻合。

以上三點,既表明了郭哀與黃帝幼子的傳承關係;也表明了郭哀封地與古郭國皆位於黃帝幼子封地——齊地範圍內的事實;同時,也表明了郭哀封地代表性方位名稱「郭水」之河及其發源的「東南郭」之地,與古郭國之標註:「齊地有郭墟,蓋古國,齊滅之,後亦為郭氏」之間互為注釋和印證的關係。

關於郭哀其名及其封地的這些注釋和解析,為郭哀封地即為「古郭國」的認定提供了依據。這些依據,是當時其它任何一個分封國所不具備的。

據《三一經》注釋,受封子爵的商朝大夫郭崇,亦為郭哀後裔。另據史載,古郭國於戰國時被齊國所滅,其國人大多遷流到今山東、河北地區。之後,太行山東麓河北中部燕趙之間的中山國及其附近的常山郡、廣平郡等地,成了古郭國後人聚居地之一。這個地區郭氏族人經過不斷繁衍發展,漸漸形成了中山等望族。據《春秋左傳》記載: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大夫郭榮、郭最、侍從大臣郭重,以及具有「金台師事」尊稱,助燕國由弱而強的傳奇謀士郭隗等,皆出自古郭國之宗。

綜上所言,史料記載中的郭氏第一人郭哀,當為古郭國之主。而且,因了古郭國與黃帝幼子及之封地的傳承關係,郭哀為黃帝幼子之後裔亦非虛論,這也正是郭氏被稱黃帝苗裔的另一重要來由。

以「齊地有郭墟,蓋古國,齊滅之,後亦為郭氏」史料為據,以郭哀後人郭支「世職世襲」之例及春秋戰國時齊、燕等國郭榮、郭隗等諸多名震史冊的名臣佐證,夏禹時地在山東聊城郭水流域的,或可稱之為「夏郭」的古郭國,被稱郭氏宗源之一,當無疑義。

三、關於郭氏「居所命郭、他姓及少數民族改郭」宗源及其「歸郭」之稱

除了「周虢」與「夏郭」這二個郭氏重要宗源外,郭氏還有另一個以居所命郭和以他姓及少數民族改為郭姓的,或可統稱為「歸郭」的重要宗源。

漢代應劭撰寫的《風俗通》中云:「氏以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這就是說,諸如城、郭、園、池等姓氏,是因其古時居住在"城"、"郭"、"園"、"池"之地,從而分別以所居處所名稱而命氏的。東漢許慎《說文》云:「郭,外城也。」《管子·度地》言:「城外為之郭。」「郭」字的字形帶有邑旁,正是形據其意之故。可見,郭氏的起源與居住處所名稱、方位也有著不解淵源。姓氏形成過程中,一些居住於外城的人,即以居處「郭」之所稱,而自命為郭氏,這與南虢被晉滅後,其民逃居洛邑城外「負郭而居,以虢易郭」的情況事異理同。其中還有據居所方位而複姓如「東郭」、「西郭」、「南郭」、「北郭」者,至後,這類複姓大多省略繁稱,統謂為「郭」。對這類以居住處所名稱而命為郭氏的,只是郭氏「歸郭」宗源中的一個宗支。

郭氏宗源中可稱「歸郭」的,另外還有由其他漢姓改為郭姓或由少數民族漢化為郭姓的這二部分郭氏。

由漢族他姓改為郭姓的如:

五代時後梁刺史郭納,本姓成,少年時避難入寺為僧,遂改稱郭納。

後周太祖郭威,本姓常,年幼時其母改嫁郭氏,郭威隨母到郭家,方由常姓改為郭姓。(另有一說郭威原本姓郭,其父郭簡為後晉順州刺史,郭威幼時父母先後亡故,其被山西潞州常姓人收養而改姓常,後復為郭姓。)

由少數民族改為郭姓的如:

《路史·後記·疏仡記》記載黃帝之子昌意的三子名叫「悃」,悃遷北土,成為党項族始主。然而,這位黃帝之孫的後裔,卻由姬氏演化為黨氏、拓跋氏、達奚氏、兀氏、郭氏等五十多個部落。悃的後裔演化為北方少數民族後,其中一部分又經歷了由少數民族復又漢化的過程,其中就包括漢化為郭姓的部分。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的南北朝期間,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及宋、元、明、清民族交融各朝,「胡姓漢化」的現象一直延續不斷,而漢化為郭姓者亦屢見不鮮,如後魏主政的鮮卑族拓跋氏,推行包括姓氏在內的「漢化政策」,以致大多臣民皆漢化為包括郭姓在內的漢姓。

《古今姓氏書辯證·郭氏》載:「後魏郭崇播,黨氏改焉。」《路史·卷十四》亦載:「郭崇播黨氏賜也」。

後晉檢校太保、先鋒都指揮使郭金海,本為突厥人,後由突厥氏漢化為郭姓。

宋初時的太師太保郭從義,本為沙陀族,其父被後唐武皇賜李姓,郭金海則於後晉時改為郭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郭爾羅特氏等部落於清朝中葉大多漢化為郭姓。

《八旗通志》記載:滿族郭齊里氏、薩哈連氏、托勒佳氏、郭武爾氏等族人也大多漢化為郭姓、武姓等。

原為達斡爾族支族的郭博勒氏,也效古人複姓從簡之例,漢化為郭姓,發展為郭氏東北黑龍江區域的「黑水地望」。

除了北方蒙古族、滿族等少數民族漢化的「歸郭」宗支外,主要分布在福建、河南、浙江、江蘇等地的回族中也有漢化為郭姓的。回族中的郭姓,早期出現在元代的福建泉州和惠安等地,其祖上為來華經商的阿拉伯穆斯林。元朝時福建發生「反色目」(元朝時將蒙古族及漢人之外的西域各族人和外國人稱為「色目人」)的排外風波,時有阿拉伯和波斯人混血後裔者,為免被逐,遂假託歷史上的郭氏名人郭子儀為祖,附之汾陽望族名下。據《泉州伊斯蘭教石刻》、《郭氏奇山義房家譜》、《溫陵螺陽奇山郭氏族譜》、《華山裡頂前架郭氏家譜》等史料及郭氏家譜記載,該宗郭氏源出福建泉州和惠安,其先祖之一郭德廣,波斯名為「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1967年在福建泉州發現的「惠白奇晉坡庭郭氏祖墳塋」,即為郭德廣之墓,其中的「惠」指惠安縣,「白奇」指白奇鄉,「晉」指晉江縣,「坡庭」其地則在法石鄉。其墓用波斯文撰寫的墓主之名「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德廣貢」亦有譯為「的關鞏」)。根據阿拉伯和波斯人姓與名的排列順序,可知墓主父姓「庫斯」,本人姓名「德廣貢」。推而言之,漢語中「庫斯」與「郭氏」諧音,意為其父輩為郭姓;按阿拉伯及波斯人「姓在後,名在先」之例,墓主名「德廣」,姓「貢」;又因波斯語「郭」的發音為「貢」或「鞏」,所以墓主姓名譯成漢語為「郭德廣」。可見,墓記其人之名及家世與相關史料文獻及家譜記載是吻合的,其祖上即為「反色目」時漢化為郭姓的阿拉伯穆斯林。這就是說,源出福建泉州和惠安的回族郭氏,亦為郭氏宗源「歸郭」中的一個宗支。

可見,「歸郭」宗源中的郭氏,既有黃帝之孫「悃」的後裔,也有漢族因居所命氏及由他姓所改的郭氏,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為少數民族漢化而來的郭姓。由此可知,郭氏「歸郭」宗源相較同為黃帝苗裔的「夏郭」、「周虢」宗源而言,還難稱完全意義上的同出一源。但是,作為郭氏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歸郭」列為郭氏的重是宗源之一,卻是不容置疑的。

本文對「周虢」、「夏郭」、「歸郭」三個郭氏重要宗源名稱的概括、解析及內容的梳理、論述,是在眾多郭氏宗源研究的基礎上,償試以新的角度和路徑,歸納一個內容相對全面、脈絡相對清晰、劃分相對合理,了解相對便捷和概括相對精確的郭氏宗源知識解讀資料。同時,也想以此進一步引起方方面面對郭氏宗源研究中重要疑點及不同見解的關注和探究。

本文寫作過程中,研學參考了中國家譜資料中心李吉先生,台灣郭時禮先生,香港郭青萍先生,陝西穆渭生先生、閻廣勤先生、郭賢才先生,江西郭世和先生,福建郭養法先生,浙江郭昇平先生,江蘇郭廣偉先生,山西郭世科先生、郭紅拴先生及已故的姜國民先生等諸多專家學者的相關著述。

諸位專家學者的著述中,有很多令人稱道的研究成果,但相互間也有一些不盡相同甚至明顯存異的觀點和看法。應該說,史研中的不同見解,既是客觀的,也是正常的,而且,正是這些不同見解,推動著郭氏宗源等人文歷史的探究,不斷為這些探究的深入和逐步接近歷史真實提供著動力。為此,特將各位專家學者及郭氏宗親關於郭氏宗源探討中的一些重要疑點和不同見解附列於後,以期引起進一步的關注和研討:

1、夏郭之「郭」早於周虢之「郭」,是否據此可稱夏郭為郭氏最早始祖?

2、虢叔是否可稱郭氏最早始祖?

3、虢仲、虢叔究竟何者為東虢公、何者為西虢公?

4、「序封陽曲」究竟事在何時、指稱何地?

5、如何正確解析《新唐書》所載「平王求虢叔裔孫序,封於陽曲,號郭公,虢謂郭,聲之轉也。」是否據此可稱虢序為郭氏得姓受氏之祖?

6、郭子儀祖籍究竟在太原陽曲還是今之汾陽?

7、郭子儀授爵汾陽王是緣於陽曲(漢、隋、唐曾稱汾陽)還是今之汾陽市?

8、汾陽王郭子儀首廟究竟初建於唐之汾州(今之山西汾陽市)還是初建於邠州(今之陝西彬縣)?

9、如何正確解析和表達郭氏、郭子儀、汾陽王、汾陽市與汾陽衍派、汾陽郭氏、汾陽世第、汾陽世澤、汾陽堂的含義和關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