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陣子,【大鬍子說房】團隊一直在調研大灣區各城的項目,一圈走下來,我發現,在大灣區火熱概念的包裝下,各大開發商都踊躍進入各城市拿地佈局,而由於城市內圈土地基本被本地地頭蛇把持,所以只能敗走遠郊拿地,在地段上沒優勢、高地價的裹挾,不少大開發商都傾向於去做CEO盤。

CEO盤:也稱貴婦盤,就是拼盡全力把產品的溢價做到極致,一般都是片區內最貴的項目。

這個詞最早起源於溫州師奶炒房團,就是把房子造成“跪舔式”地求貴婦來買:大開發商、最好的地段、最好的商業交通配套、最好的學區、大品牌物業、一流新中式園林、國內外頂尖設計師設計。

你能想到的,統統滿足你。

CEO盤特別迎合穿着Channel套裝,挎裝LV手袋再腳踩8㎝的華倫天奴高跟鞋的貴婦的幻想。畢竟女人買房最容易被樣板間的高顏值視覺誘惑,然後衝動刷卡。

而現在的CEO盤,由於受困主城區土地緊缺,已經不能佔據一流地段,轉而到了郊區,在偏僻的遠郊,周圍雜草叢生,突然出現了一個造型獨特、摩登嶄新的豪華售樓部和幾棟孤零零的房子。

雖然目前的郊區CEO盤標準有所降低,但還是當初那套打法:大開發商、地鐵周邊、引入名校分校、大品牌物業、一流新中式園林、國內外頂尖設計師設計。

雖然是在郊區,但這些項目在宣傳上都毫不示弱,儘可能地往高端豪宅區靠,來感受一下宣傳語中的畫風:萃塔尖作品之大成,承脈大城歷史與榮光,以世界級當代語境,詮釋中國高端居住的藏品藝術,敬呈一部引領時代的世界地標作品。

當然,顏值美麗,價格就註定不美麗,雖然這些郊區CEO已經不像第一代佔據市中心CEO盤,和周邊項目高達1倍的價差,但差不多也能達到30%左右的價差。

二.

深圳光明來舉例,光明目前規劃的地鐵有2020年開通光明-羅湖科學館6號線,2023年開通的光明-深圳灣口岸13號線。

光明最貴項目龍光玖龍臺:位於光明重點規劃的鳳凰城板塊內,位於6、13號線交匯處,打造了全光明規模最大的自持商業,小區內有原生湖和人造湖泊的生態園林,一期50000元/㎡,已售罄。即將加推二期,吹風價是58000元/㎡。

而在龍光玖龍臺1.8公里之遠,6號線的下一站,星河天地,單地鐵,自帶星河引以爲傲的商業 CoCo Park,戶型贈送比很高,42000元/㎡。

但缺點就是地段上沒有那麼突出,位於鳳凰城邊緣,商業體量沒有那麼大,園林沒有那麼漂亮,城市界面亂一點,周圍有廠房和農民房,並沒有特別大的硬傷。

1.8公里,16000元/㎡的價差,撇開剛需,單純考慮投資,考慮未來的投資收益,你說,是要選龍光玖龍臺還是星河天地?

想必你已經知道答案了,龍光玖龍臺就是典型的CEO盤,我非常肯定龍光玖龍臺比星河天地地段要出色、產品更優秀。

任何事情都是要講究邊際效益遞減。

在最好的地段,房子賣5.8萬,如果再走1.8公里,房價降一個檔次,差的項目可以享受好項目本身的配套,未來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有點缺陷的項目反而更有投資前景。

而且在剛需扎堆的光明,市場本身就對價格非常敏感,地段上就決定了這裏是沒有豪宅的潛質,二期的吹風價是5.8萬。

那未來二手房預期是要賣8萬、10萬嗎?而8萬、10萬是要比肩南山的價格,有這個預算,爲什麼我不選南山?

在未來片區規劃落地,大盤整體上漲時,你的買入價格越高,就意味着你的持有收益無法突破一個高峯值。

歷史證明,片區內最貴的CEO盤,一般都是第一“坑盤”。

這一點,已經在廣州市區珠江新城最出名的CEO盤凱旋新世界上得到了驗證了。

2010年,凱旋新世界賣5.4萬/㎡,產品建造非常高端,直接望珠江公園。而當時位置和產品遠不如凱旋新世界的保利心語均價1.8萬/㎡。

2013年,凱旋新世界賣6.9萬/㎡,位置和產品遠不如凱旋新世界的中海花城灣3.7萬/㎡。

2019年,凱旋新世界望珠江公園的戶型大概是14-15萬/㎡,而不望公園的戶型10萬/㎡也能成交,而保利心語和中海花灣城都已經同步跑到了9-11萬/㎡的價格。

9年,CEO盤凱旋新世界最多隻漲了2倍多,甚至都跑不贏珠江新城整體大盤的漲幅,更別說跑贏當時有着巨大價差優勢的保利心語中海花灣城。

而凱旋新世界的房價軌跡就是大部分CEO盤的宿命:片區內第一“坑盤”,價格高,又漲不動。

站在比其他項目更高的起點,在樓市下跌時確實更抗跌。但在中國單邊上漲的行情中,CEO盤的漲幅簡直是喪失了作爲房產投資品的尊嚴。

三.

爲什麼CEO盤敢賣這樣的價格?

歸根到底是因爲有錢人願意爲此買單,另一方是開發商的樓面價高,只能高配產品,賣5.8萬和5萬都一樣可以賣得出去,爲什麼我不賣5.8萬呢?

有錢人買這個房子更多是出於自住的需求,我買來自己住,我就是想要大開發商、大開發商、最好的地段、最好的商業交通配套、最好的學區、大品牌物業、一流新中式園林、國內外頂尖設計師設計。

而且買價格高的房子,能獲得更純粹的居住品質,更高端的圈層,市場已經自動用價格淘汰了購買力低的購房者,淘汰了低端的羣租客。至於漲幅,有錢人也是比較佛系。

以上,對於有錢人剛需來說,全是優點。而對於投資來說,統統都成了弱點。

爲什麼完美的CEO盤漲不過普通盤?

因爲在投資中,就是要買有短板有缺陷的房子,未來隨着區域的發展,補齊短板抹平缺陷,纔有漲價空間。例如:

旁邊是廠房和農民房,那在未來城區土地越來越稀缺下,片區有沒有城市綜合整治更新,甚至拆遷舊改的可能性。

現在片區內還是地鐵空白,但在大基建和地鐵規劃的推動下,2年、3年內有沒有可能修通地鐵呢?

現在周圍內商業配套不齊全,只有街鋪、小超市這些低端配套,隨着人口和產業導入,未來是不是有修建大型商業廣場的需求呢?

......

這些短板統統都是未來房價上漲的動能,

而CEO盤比片區內的其他項目賣高價,已經抹平了這種短板帶來的價差,在快速推進的郊區建設中,優勢更加不突出。

還有一點,很多房產小白深受完美主義的荼毒,只要投資必然要求優質學區房。

而專業的房產投資人基本都是寧要面積大一點,也不要學區。

一方面,優質學區,意味着需要支付更高的溢價,而現在多校劃片,學區房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而到真正要賣二手房時,又不一定劃在優秀學區內。

四.

目前限價,各樓層戶型之間價差不大,可以選優質樓層,但在房價正常下,假設好樓層和好戶型價差較大的情況,更沒有必要去選好樓層和戶型。

賣二手房,把握時機,賣對點位,比產品本身更重要。

最不建議大家去買CEO盤,最關鍵的原因,曾經項目高定價引以爲傲的用材用料、戶型設計優勢、高精裝品質、園林景觀,經過時間沉澱,溢價都已大打折扣。而未來都是5年以上的長持週期,全都會折舊,價差優勢不再。

而且中國的房地產發展速度太快了,產品更新迭代速度也非常快,現在盛行的科技住宅——居住升級、全生命週期戶型——實用率超高、十字單體裝配式住宅——公攤少得房率高、新中式園林景觀——小而美...

以前哪裏有呢?

同樣的,2019年CEO盤所引以爲傲的那些溢價,僅僅是在2019年算得上優秀,放在2025年,2035年,這樣的產品就只有被吊打的份,在未來的市場裏不值一提。

就像美人遲暮,再美的少女,都會變成婆婆,房子也一樣。

而且現在郊區的這些CEO盤,只是片區開發初期算得上優秀,未來隨着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進駐,各項目之間的激烈競爭會讓整個片區的品質擡升,畢竟到時,項目這麼多,你總得高於平均品質之上,你才能賣得出。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能買的房子,只有不能買的價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