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並不通用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下文簡稱《字表》) 三級字收錄了大量人名中的生僻字,但掛一漏萬的事還是在所難免。這裡收集了部分「漏網之魚」。

一、繁體字

本文對繁體字的界定根據《字表》附錄一。在繁體字方面,《字表》完全照搬《簡化字總表》,一個繁體字也沒能轉正,僅細微處改動若干,如:「蘋」字增加了「?艹頻」這一簡化字形,「餘」、「摺」、「?」等失去規範地位。雖然新簡化了一批漢字,但新增簡化字都是類推簡化,像燉—燉這樣非《簡化字總表》包含的非類推簡化的繁簡關係未見闡述。

實際文本處理中,對於一簡對多繁的情況,是否考慮繁體字為正體字仍有爭議。就是對《字表》進行注釋的配套字典,也稱「穀旦」「不穀」等詞中「穀」不能簡化為「谷」。故本文仍將在簡體文本環境下一般仍寫成繁體形式的人名列舉如下。其中,《字表》將「兒」視為「兒」的繁體字,但該字還可作為姓氏,讀作ní,如西漢的名人兒寬。本文也將兒寬附在此處,但讀者不應誤解此處的「兒」字。

程十(fà)(1921~2007):畫家,本名程潼,擅長插圖、連環畫和國畫,代表作連環畫《孔乙己》。

(gǔ)梁赤:戰國時人,舊題儒家經典《穀梁傳》(現在一般認為是今文經)為他所撰。

(gàn):唐代畫家,擅長畫馬,代表作《牧馬圖》、《照夜白圖》。

(jī)(1897~1951):中國法醫學家,字百淵,福建閩侯人。

(méng)初(1580~1644):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玄房,號初成,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代表作有小說集「二拍」和雜劇《莽擇配》《虯髯翁》《北紅拂》,後因李自成圍困嘔血而死。

(ní)寬(?~前103):西漢千乘(今山東高青)人,政治人物,曾與司馬遷共同制定太初曆。

(méng)(1984~ ):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奧運冠軍,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人。

(jī)道(1038~111):北宋著名婉約派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第七子。

(yú)蔚(?~398):也叫扶餘蔚,十六國時扶餘國國王,曾任前燕散騎侍郎,前秦滎陽太守,後燕徵東將軍、左司馬、左僕射、太傅。

朱慶(yú):唐朝詩人,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紹興)人,有「畫眉深淺入時無」之句。

二、異體字

本文對異體字的界定根據《字表》附錄一。《字表》完全照搬《一異表》,但對少數異體字視情況轉正。因此,本文將《一異表》以外的異體字放在本系列第二部分,僅將未獲得規範地位的《字表》內異體字羅列於下。

日韓越人名因漢字規範不同,出現異體字可能性更大,比如草薙素子、大塚愛、倖田來未、武井咲等等,本文暫不列出。一些《一異表》以外的異體字,如「韓志旼」的「旼」、「李祘」的「祘」等,也不在第二部分體現。「犛」雖然被《字表》視為「氂」的異體字,但「胡季犛」的「犛」讀作lí,也在此處列出,但讀者不要誤會。

(ruì)(204?~239):即魏明帝,字元仲,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239年在位)。

陳士(jǔ)(1909~1995):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生於武昌黃土陂,卒於北京。

(chú)麑(?~前607):也叫鉏之彌,春秋時晉國勇士。晉靈公討厭屢屢進諫的趙盾,派鉏麑去行刺。鉏麑見趙盾盛服將朝不忍下手,退而觸槐自殺。

(jùn)(1611~1687):清初詩人,原名詔先,字於皇,號茶村,黃岡人。代表作《初聞登船鼓吹歌》、《燕磯感舊》等。

(bìng)(?~前14):西漢陳留蔚氏人,曾領導農民起義,後失敗,為叛徒殺害。

(huān):戰國時齊國遊士,曾幫助孟嘗君安然為相。

(gé)羅鳳(712~779):南詔第五世王(748~779年在位),皮邏閤之子,合併了東爨與西爨,統一雲南各部。

(zhān)(1941~2004):原名黃湛森,中國香港詞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員,出生於廣州,代表作品《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倩女幽魂》《我的中國心》。

韓復(jǔ)(1890~1938):字向方,直隸霸縣(今河北霸州)人。1910年招入馮玉祥麾下,1929年投靠蔣介石,抗戰期間因不戰放棄山東並與劉湘等密謀倒蔣,被蔣介石誘捕並處決。

(zhì)英(1900~1947):近代畫家,海寧人。

何成(jùn)(1882~1961):湖北隨縣人,早年參加同盟會,後參加護法運動,1928年後長期在國民政府任職,1949年去臺灣。

胡季(lí)(H? Quy Ly,1336~?):本名黎季犛(Lê Quy Ly),即位後又改名胡一元(H? Nh?t Nguyên),字理元,越南大虞國(胡朝)開國皇帝。胡季犛原是陳朝外戚,1400年篡奪了皇位,不久讓位給次子胡漢蒼,以太上皇的身份仍掌朝政。1407年大虞國敗於明朝,胡季犛同親屬一同被俘虜,後事不明。胡季犛還是一位儒學學者和詩人,他對越南喃字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gài):東周敬王。

(yě)(1385~1449):明代官員,著名諍臣,字孟質,湖廣宜章(今湖南)人。

(shàn)(1686~1762):清畫家,字宗揚,號復堂,江蘇興化人,擅畫花卉蟲鳥,為「揚州八怪」之一。

(sù)(773~821): 唐代中期名將,字元直,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

梁廷(nán)(1796~1861):清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章冉,號藤花主人,廣東順德(今佛山順德)人,著有《南漢書》《藤花亭詩文集》《藤花亭曲話》和雜居「小四夢」。

(shèn)虛:唐代詩人,字全乙,洪州新吳(今江西奉新)人,詩作多為描繪山水景物的無言,今僅存十餘首。

(zhǔn)(467~479):即宋順帝,南宋末代皇帝,字仲謀,在位第三年時被迫禪讓給蕭道成,隨後被殺。

馬玉(kūn)(1838~1908):清末將領,字景山,安徽蒙城人,參與過鎮壓捻軍、鎮壓回民起義、抗擊阿古柏侵略、甲午戰爭赴朝鮮抗日和抵抗八國聯軍入侵。

聶緝(guī)(1855~1911):中國近代實業家,字仲芳,湖南衡山人,曾國藩女婿,曾任江南製造局總辦,1909年將華新改為獨資經營的恆豐紡織新局(後稱恆豐紗廠)。

(jùn)(?~239):三國吳將領,字乘明。

龐薰(qín)(1906~1985):中國工藝美術家,字虞鉉,號鼓軒,江蘇常熟人。

(jiàn)(1902~1969):中國植物分類學家,四川華陽(今成都)人,專攻薯蕷科植物。

(jùn)(1421~1495):明代廣東瓊山(今海南海口瓊山區)人,字仲深,著有《大學衍義補》。

山崎(àn)齋(1618~1682):日本江戶時代神道思想傳播者,童年出家,青年轉信朱子學,還俗為儒,晚年信日本神道,開垂加神道一派。(2019.2.22註:此條之前有誤,感謝評論裏指出,已糾正)

王歷(gēng)(1900~1977):中國泌尿外科學家,福建古田人。

(jùn)(206~286):西晉名將,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北)人,官至撫軍大將軍。

王樹(nán)(1852~1936):學者、文學家,字晉卿,號陶廬,直隸新城(今河北高碑店東南)人,詩有北方巨擘之譽,古文得陽剛之美。

(zhì)登(1535~1612):明代文學家,字伯穀,號玉遮山人,先世江陰(今屬江蘇)人,攻於詩、傳奇和雜劇。

(ruì)(1896~1976):南朝梁將領,字懷文,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魏人稱其為韋虎。

於非(àn)(1887~1959):中國畫家,名照,號閑人,擅畫花鳥。

(shèn)(1127~1194):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1189年在位),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養子。

(shì)(1269-1278):即宋端宗(1276~1278年在位),南宋第八位皇帝。

(jùn)(?~195):東漢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字公偉,曾鎮壓黃巾軍。

三、國外特有漢字

歷史上日韓越等國受中華文化影響,也一定程度使用過漢字,包括日本和字、韓朝國字、越南喃字等。特有的漢字包括這麼些情況:①主動模仿漢字自造字,如:峠、鴫;②少數字可能與漢字歷史字形同形,如:杣、雫;③中國古字或俗字的「牆裡開花牆外香」,如:硲、丼;④與中國現行規範不一致的字形,如:糸(絲)、仏(佛)。下文中日本和字注音參照我國教育部《日語漢字的讀音規範》,乭字按石音處理。

(tián)具教(きたばたけ とものり,1528~1576):日本戰國大名(日本封建領主),日本戰國三國司之一(其餘兩人為土佐國一條兼定和飛驒國姊小路賴綱),後被義子織田信雄殺害。

(jiǎn)剛(つよし くさなぎ,1974~ ):日本演員、歌手,SMAP成員。代表作電視劇《維納斯賓館》《義俠護工》《冬之櫻》《錢的戰爭》等。

(yuān)剛(ながぶち つよし,1956~ ):日本歌手、演員,代表作《乾杯》《蜻蜓》等。

(jiè)利彥(さかい としひこ,1871~1933):日本社會主義運動活動家,1922年建立日本共產黨,曾反對日本侵華。

(jiè)雅人(さかい まさと,1973~ ):日本男演員,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代表作《南極料理人》《不被原諒的搜查官》《勝者即是正義》《半澤直樹》。

近衛文麿(mó)(このえ ふみまろ,1891~1945):日本第34、38、39任首相,日本侵華禍首之一,法西斯主義的首要推行者。

(kū)北真希(ほりきた まき,1988~ ):日本女演員,東京都清瀨市人,代表作《野豬大改造》《小梅醫生》《白夜行》等,2017年2月隱退娛樂圈。

(guī)禮次郎(わかつき れいじろう,1866~1949):號克堂,日本第25任和第28任首相(1926/1/30—1927/4/20,1931/4/14—12/13),島根縣人。

李世(shí)(???,1983~ ):韓國著名圍棋棋手,棋藝世界頂級水平。

(shí)行人(あやつじ ゆきと,1960~ ):日本新本格推理文學標誌人物之一,本名內田直行,京都人,代表作《十角館事件》《水車館事件》《迷宮館事件》《鐘錶館事件》等。

(shì)澤左保(ささざわ さほ,1930~2002):本名笹澤勝,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橫濱人。

(tián)俊六(はた しゅんろく,1879~1962):日本陸軍大將、二戰甲級戰犯,東京人。早年參加過日俄戰爭。1938年來華指揮日軍侵華。1941年再次來華,任侵華日軍總司令官,負責全面指揮侵華戰爭。日本戰敗後被捕後,1948年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

(tōng)口一葉(ひぐち いちよう,1872~1896):日本女作家、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開拓者,原名樋口夏子,代表作《青梅竹馬》《大年夜》等,其頭像被印在5000元面額的日元紙幣上。

(wěi)井基次郎(かじい もとじろう,1901~1932):日本近代作家,代表作《檸檬》。

(wěi)田隆章(かじた たかあき,1959~ ):日本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所長,他與戶冢領導的實驗於1998年證實中微子震蕩,2015年梶田因此獲諾貝爾獎。

(yuán)頭健吉(そのがしら けんきち):化學家,於1975年發現了後來以其名字命名的薗頭偶聯反應(一種不飽和碳原子之間形成碳碳單鍵的有機偶合反應)。

(yún)宮(匂皇子 におうみや):《源氏物語》人物,明石中宮之子,今帝的第三皇子,喜好尋花問柳。

(zhēn)原敬之(まきはらのりゆき,1969~ ):日本男歌手,主要作品有《どんなときも》《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