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葉 賀靖婷 記者 龍文泱

  輕若煙霧,薄如蟬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輕、最薄的衣服。自從1972年出土以來,許多人嘗試仿製它,卻從未成功。

  3月27日,湖南省博物館傳來好消息。該館聯合南京雲錦研究所,歷時近2年,首次仿製出一件重量約49克的素紗單衣。經相關專家鑑定,從重量和形制等方面來看,這件仿製品與文物現狀相一致,仿製成功。

  南京雲錦研究所設計中心經理、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楊冀元說,素紗單衣的製作技術對現代人而言並不複雜,難的是一步步貼近古人的製造工藝。

  時光侵蝕,素紗單衣仿製迫在眉睫

  相傳在唐代,一位阿拉伯商人拜見一位官員時,透過5層絲質衣服仍看見了官員胸口的黑痣,驚奇不已。這個傳說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絲織水平的發展高度,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就是最好的物證。

  素紗單衣一共有2件,分別是直裾素紗單衣和曲裾素紗單衣,代表着漢代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其文化價值和意義不可估量。

  “素紗單衣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後環境驟變,纖維分子鏈加速斷裂,纖維的強度大幅降低。加上常年展覽、光照、氧氣等自然因素,加速了纖維老化。”素紗單衣仿製項目負責人、湖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師董鮮豔說,從文物保管、開放陳列、文化傳承等方面綜合考慮,素紗單衣仿製工作迫在眉睫且意義重大。

  重金尋蠶,定製織機,工藝不難“復古”難

  此次仿製的是直裾素紗單衣,它由極細的素色蠶絲織成的薄紗裁剪縫製而成。它的衣長爲128釐米,兩袖通長190釐米,重量約49克。

  董鮮豔介紹,爲做好素紗單衣的仿製工作,湖南省博物館文物技術保護研究中心對它的形制尺寸、面料裁剪、密度顏色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基於《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報告》和《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絲織品研究》,得出了準確的參數。該館經過多次實地考察,通過嚴格招標,最後委託南京雲錦研究所對素紗單衣進行仿製。

  在楊冀元看來,與同時期的羽毛貼花絹、印花敷彩紗等產品相比較,素紗單衣的整體制作工藝並不複雜,“除了織造就是簡單的縫紉。”

  難就難在“今時不同往日”,現代的很多工藝條件都發生了變化。

  如馴化後的蠶更胖,吐出來的絲更粗。素紗單衣使用的三眠蠶的蠶絲,纖度只有10.2至11.3旦(旦數越小,蠶絲越細),而現在生產的高級絲織物的纖度也有14旦。

  項目團隊不惜花費重金,克服重重困難,買到了一批瘦弱的三眠蠶,它們吐出的絲的纖度爲11旦。

  織機也要專門定製。董鮮豔說,目前的手工織機一般門幅爲1米多,而《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報告》顯示,素紗單衣的幅寬爲48釐米。因此,項目團隊特意定製了一臺門幅48釐米寬的織機。三眠蠶絲十分纖細,現代木梭過重容易造成拋梭不均。所以,木梭等織機上的部分器件也是定製的。

  團隊還採用了電腦測繪技術,一比一還原衣服上的紋樣。

  織手培訓3個月練手感,極致匠心攻堅克難

  仿製素紗單衣共有8道工序:選定原材料、定製傳統織造機臺、確認紋樣、織造、脫膠、染色、裁剪、縫製,道道都是難關。

  “面料織造對織手的要求極高,他們不僅要經驗豐富,還要有較強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專注力。否則,會導致織出的面料密度不均勻,或者絲線斷頭過多,影響面料輕薄的質感。”楊冀元說。

  他口中的“自我感知能力”,就是俗稱的“手感”。爲了訓練手感,他特意邀請了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楊建順主持織造工作,對參與仿製的織手進行了3個月的培訓,合格後才上機織造。即使這樣,每天也只能織出10釐米的面料,織完整件衣服的素紗耗時1年半。

  在最後一道工序縫製中,團隊嚴格控制針法、針腳、針距、縫邊寬度,所有細節都與原文物完全一致。他們製作了大、小樣衣共10件,經過反覆嘗試,採用了移位縫紉的方法,終獲成功。

  他們將匠心發揮到極致,終於製作出與原文物現狀相一致的素紗單衣仿製品,重現了“輕若煙霧”之神奇。

相关文章